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浦江山坳里,发现了一种动物,3.2亿年前他和恐龙“称兄道弟”

几亿年前,地球上曾经生活着恐龙,现在只剩下恐龙化石了。如果有一种动物,它们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它们熬过了地球演变,一直生活到了今天,这是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上周四,在浦江县前吴乡的山坳里,当地发现了一种动物,它们被称为动物“活化石”——中国小鲵。

脚趾数前四后五,这群小家伙是中国小鲵

浦江县前吴乡章山村地处深山,这里是浦江当地饮用水源地通济湖水库的上游,生态环境不错。

最早发现并帮助核实这群中国小倪的是浦江当地媒体的两名记者朱捷和潘朝辉,上周四,他们正在这里拍摄林地垦造的新闻。

见到有记者在村里,当地村民跑来向他们反映说,村民在山里发现了一群奇怪的“小家伙”:从样子上看,有人说是娃娃鱼,有人说是蝾螈,谁也拿不准。

这些奇怪的四脚两栖动物栖息在一处山林的排水沟渠里。只见“小家伙”们在蓄水池里努力将头伸出水面,好似正在费劲地呼吸着空气。

浦江山坳里,发现了一种动物,3.2亿年前他和恐龙“称兄道弟”

当大家伸出手想要触碰它们的时候,它们却“害羞”地躲进了水里,抓在手里,又感觉它们非常安静,全身的皮肤触感极其柔嫩。

而当把它放在地面上时,它便行动迅速的爬走了。仔细观察“小家伙”全身显黑褐色,表皮上有灰色斑点,头部扁平,眼脸突出。

有意思的是,它们的两条前腿分别有四个脚趾,而后腿却又长着五个脚趾。

村主任黄法地说,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国家保护动物,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帮忙鉴定一下,“它们还会浮到水面上来的,好像是装死,还是不知道缺氧。”

随后,浦江县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胡旭昶对这些小家伙进行了观察鉴定,为了慎重起见,他还将图片发给了金华市水利渔业局,最终得出判断:基本上是中国小鲵,“以前拿到我们这里来鉴定的都是蝾螈,中国小鲵还是第一次见到。”

3.2亿年前和恐龙生活在同个时代

浦江山坳里,发现了一种动物,3.2亿年前他和恐龙“称兄道弟”

平时,大家看到比较多的是蝾螈,还有娃娃鱼。笼统的说,蝾螈是一种统称,它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

平时大家在街头看到的,号称“娃娃鱼”的那种,大多是人工养殖的观赏性蝾螈,最常见的是东方蝾螈,不属于保护动物。而真正的娃娃鱼也叫大鲵,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从外形上看,中国小鲵和蝾螈有几分相似,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小鲵为中国特有珍稀动物。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定名“中国小鲵”。上世纪30年代,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和湖南祁阳发现过“中国小鲵”,尔后一度销声匿迹。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小鲵距今有3亿多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的古老物种,历尽沧桑劫难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有意义的是,记者发现,这类被冠名“小鲵”的物种,大多比较稀有,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也很长。

比如我市之前曾发现的“义乌小鲵”,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朱弼成、蔡波就曾发表文章说,它们就曾在地球上生活了数亿年,有可能比恐龙还早。

此外,还有我省发现的“安吉小鲵”,是小鲵科小鲵属的两栖动物,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全球只有浙江安吉的龙王山发现过安吉小鲵。数万年来,它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别的地方都没有,由此而得名。1992年,安吉小鲵首次被发现,2004年被列入全球极度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与大熊猫、华南虎、扬子鳄等一样。

中国小鲵,发现的记录也挺多

金华市水利渔业局渔政管理处处长应德强说,关于中国小鲵,网上的说法、资料有很多,他们还尚未去核实,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最近这几年,各地发现的记录还挺多的。

公开报道显示,2007年和2015年,广东东莞观音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内先后两次发现了中国小鲵。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当地遭受暴雨洪灾侵袭,造成部分乡镇水土严重破坏,给小鲵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一些小鲵在洪灾后爬出洞穴,爬到田间地头,被群众捕捉。之后,当地畜牧兽医水产局将回收的300多只珍稀小鲵放生。

2013年2月,湖南省衡阳县岣嵝峰内发现两条中国小鲵;同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火烧坪乡某工地上,一辆挖机在挖石头时,挖出了一条中国小鲵,后被当地林业部门放生。

浦江县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胡旭昶说,他们已经通知章山村两委,不要破坏中国小鲵的生存栖息地,特别是不要去动发现它们栖息的水池,“不要去打扰它们。”

浦江山坳里,发现了一种动物,3.2亿年前他和恐龙“称兄道弟”

(记者 杨林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