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我们总说中国教育如何如何失败,如何如何扼杀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如何如何填鸭式等。外国教育难道是十全十美吗? 外国教育(比如美英法)有没有瑕疵?今天小编整理了知乎上对这一问题回答的精彩答案,小编看后也觉得收获不少!

希望这些答案能改变您对中外教育的看法!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版权声明:此文转自知乎中Summer Clover、叶修、GT朱老师、波妞等对这一相似问题的回答。

知乎帖子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59471

如果侵犯版权,请联系教师加油站,我们会尽快删帖

此文为教师加油站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转自教师加油站(ID: cmpedu)”

知友:Summer Clover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哪国教育都有自己的问题。

Education是一个如此重要又复杂的事业,以至于没有有哪个国家能提供尽善尽美的教育。

每一个国家要努力建立的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体制。

而且就我个人经历来看,各个国家的尖子生大多都愿意不留情面地剖析(hei)自己母国的教育。一个社会的精英们都懒得批评教育了,该国的教育还靠谁去改进、去推动呢。

借着其他国家教育模式的优点批评母国的缺点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上次BBC如此,我国常提到美国教育如何如何也是同理。取长补短没有什么不好的。

其次,被曲解的概念。当我们在说“西方教育”“东亚应试教育”时,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西方教育”是一个中国人的专属概念。西方那么多国家,英国和日本大不一样,法国和美国也非常不同。从来没见过哪个人把自己国家的教育体制说成西方教育。

“东亚应试教育”也是一个被曲解的概念。日本的应试教育和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很多方面,日本教育甚至更接近于美国。

我们应该意识到的一点是,“中国教育”、“美国教育”、“日本教育”都是各个国家在不断探索中确立下来的教育体制。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困难和取舍。

美国公立学校的问题很多人都讲过了。这种公立大学的问题是不少发达国家所共有的。放学时间早,课堂混乱,教学质量不敢恭维。大量学生没能获得坚实的基础知识,升入高年级后情况越来越糟。

美国私立学校的问题也很明显。美国私立中学的每个学生的人均投入是4万美元左右。4万美元真的被有效地利用了么。如果只有人均4万美元的教育才合格,那么美国大多数学生都只能享用不合格的教育。

这应该是美国中小学教育里最核心的问题了。怎样把好的教育以可接受的价格提供给更多学生?

美国也在努力纠正这些缺陷。可汗学院就是一种极好的解决方案。

日本更接近中国的地方在于,大学录取最主要的依据是考试成绩。美国大学极为看重的推荐信/志愿者活动等在日本是非常次要的。

但是日本更接近美国的地方在于,大学有独立的权限和考核选择自己中意的学生。不是全国学生都在接受同一套应试标准。不是所有大学都在按着同一种分数标准选择学生。这种双向的、多样化的选择明显更接近于美国。

(比如,同样是综合性大学,早稻田大学的考核标准就和东京大学极为不一样。两校的校风也迥异。早稻田大学女生比例大约是东大的两倍。)

日本中初高中热烈的社团氛围更是中国相去甚远。如果是按照中国那种一考定终身的标准化考试,绝不会有那么多日本青少年做梦都想着去甲子园。

还有更接近美国的一点是,日本学校提供的“宽松教育”是非常不充足的。以至于如果想考名校,就必须报价格高昂的私立补习班(塾)。如果想考好的大学,首先得付更高的学费。

由于我对欧洲大陆的教育模式也非常感兴趣。所以平时和朋友闲聊的时候就常常讨论到这个话题。

小R是一名隔壁研究室的俄罗斯小伙。出身于俄罗斯最顶级的理工院校。俄罗斯的整体氛围是非常注重数理教育。这种氛围甚至延伸到了高等教育机构里。小R说,因为太穷了,除了数学/理论物理以外,其他干什么都缺钱。想想俄罗斯大牛是不是搞数/理/计算机的居多。这也算是基于国情的妥协了。如果让俄罗斯学术界花大价钱去玩实验,那基本上理论/实验都被甩在后面了。

相反,这对日本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东大就是不缺钱的土豪。比如说,东大的“超级神冈探测器”,根本没有几个国家能负担这种级别的实验项目。小柴昌俊教授就因此设备测量的实验成果获奖。小柴昌俊后还有诺奖级的成果,梶田隆章等也有可能获奖。这种研究,包括俄罗斯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机会做出来。

小A是一名麻将技术高超、爱吃小笼包的法国小伙,也是PhD毕业后来东大做博士后。关于法国教育,他吐槽最多的是:1)历史、美术这类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数学、科学的地位越来越普通,无论是平时课程还是期末考核,学生们在数理上的付出远远不及上一辈人。2)教育进度越来越为差生服务。为了保证几位学困生能跟上,减缓了大多数学生的数理教育进度。尤其的,尖子生很难得到顶级的教育资源,天赋被极大的浪费。现在的法国教育对尖子生来说大概会显得很弱智。巴黎作为当今世界数学中心的地位可能在下一代不保护。听小A的语气,就是一副恨铁不成钢,法兰西药丸的感觉。

这和美国正好相反,美国有各种途径为天才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而正好缺少对公立大学的差生们的教育关怀。

美国和法国教育上的差别就不是经济问题造成的。更多的是一种取舍。

美国教育资源明显地偏向精英阶层,普通人上质量不过关的公立学校,而精英家庭要付出昂贵代价在换取教育资源。

法国教育资源则明显地照顾更多普通人,但是少数尖子生的天赋被牺牲了,没有得到合适进度和难度的教育。

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当然是问题重重的。但即使他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美国和英法德日四个老牌资本主义的教育水平也是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的。他们的成材率依然远超发展中国家。他们自己的精英也一定会反思、会变革。无论是美国,还是二战后的英法德日都展现了恐怖的增长能力和纠错能力。这些强国的教育其实不需要我们太过操心,我们还是多关心自己教育的问题比较实在。

我国的填鸭式教育是事实,当然也是对现实的妥协。我们没钱对所有人提供非填鸭式的九年义务教育。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反感填鸭式教育,然后填鸭式教育也会从一线城市开始慢慢退热了。就像日本教育经历的过程一样。

不同形态的教育更多的还是基于more or less的取舍,而非yes or no.


知友:叶修

教育智库研究员一枚,简单介绍一下国外教育状况,在对比中国。

但是我们先给结论:

国外教育也有很多问题,尤其美国,没有题主想的那么好;

中国教育也有很多问题,但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并且中国教育的未来,会更好。这不是主观意愿,而是事实,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先说美国教育。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对应的,我们也感觉美国教育应该是世界第一强的。然而美国教育有极大的分化。

一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分化;二是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分化。

美国的高等教育做的很好,无悬念世界第一,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被美国的基础教育逼的——基础教育实在是不敢恭维。。。

美国整个国家奉行的政策是——我们的平民可以很差,但我们的精英必须世界最强。所以,美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国家政策扶持和重视。基础教育,主要负责普及功能,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精英。

那么问题来了:基础教育不给力,小朋友都教水了,那么精英大学生从哪里来呢

两个来源:

1 、基础教育内部分化,差的虽然很差,但是好的极好。很多答案都讲了,美国存在(相对)大量的私立精英小学,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质量极好,各类资源投入极大,收费也极贵——即便对美国人也是很贵的。

2 、美国政府想了一个歪招:既然我们自己的精英数量不够多,那就对整个世界进行优质生源的收割吧

没错,就是开放高校留学生,接收全世界的精英。同时,美国政府长期鼓励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也是收割全世界的人力资源,不过与教育不直接相关,就不讨论了。

我还想补充的一点是,这一招,非常好用。自从二战时期美国接受了一大波欧洲的顶级科学家以后,国家实力瞬间爆膨! 冷战时期故伎重演,苏联倒闭后,又搜刮走了一批苏联的顶级科学家,国家实力又爆发了一次。

这批被搜刮来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不仅自己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利益,也有很多强烈的推进了美国高校的教学质量。

可以说,美国人就是这样尝到了甜头,于是走上了搜刮全世界人力资源的道路。

为了稳住本土精英和搜刮来的精英,美国社会为大学投入了极大的资源,所有因素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大学,真的很强。

相比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简直是个笑话。。。

我们还记得多年前网上的那个典故吧?中美两国校长相互交流,看到美国小学生课堂混乱,中国小学生课堂井然有序,然后大家都认为美国必败,中国必胜。。。

其实这个很有道理的啊。。。美国的很多公立小学真的就是烂啊。。。美国如果只靠这种水平的教育,真的是会亡国的啊。。。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美国的国家壮大,靠的是私立的精英小学,以及无比强大的高等教育收割机制。

大量公立小学的混乱,虽然没有扼杀想象力,没有扼杀创造力,没有压抑动手能力,但是:

没有交给这帮小孩儿最基本的价值观、做人原则——你知道很多美国小朋友三观极端不正吗?

没有交给这帮小孩儿最基本的知识系统——美国底层民众的弱智水平绝对让人叹为观止。。

最重要的,是没有交给他们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松松夸夸的纪律,基本没有任何难度要求,人能有什么成长?

美国真正值得一提的是私立学校。其实他们学生的课业压力也很大,难度很高,管理也很严。但是他们掌握了尺度和方法。严格,但是不会太压抑扭曲;难度很高,是因为要兼顾深度与广度,兼顾基本知识和想象力创造力等。

美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原因很多,比如种族问题(大量未受教育的黑人人口);社会风气问题(过度自由散漫,无生存压力等)等。不展开讨论了,反正问题不少。。

至于欧洲的话,差别较大,不像美国一个整体那么好讨论。但是要提一个欧洲教育的特例:芬兰。

目前地球上最完美的教育,大概就是芬兰了。基础知识也扎实,人文素养也高,科学教育也不错,什么创造力动手力思维力,这指标那指标的,全都很好。

但是对中国人来讲毫无借鉴意义。。。

且不说芬兰的教育体系设计对人均素质尤其是教师素质的要求有多么高,单说,有学生家里住的远而且是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带,于是当地政府大冬天的派了架直升飞机送他去上学这一点。。。我了个去,这tm你敢信?我这辈子还没坐过直升飞机呢。。。

中国教育,必须是计算成本,计算各种限制条件,计算现实可行性,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应试,扼杀创造力,缺乏常识,思考能力弱,负担重,等等,都是旧时代的产物。

让我们回想一下最近几十年中国的整体状况吧: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活下去都很难,要什么创造力想象力有什么屁用?负担太重又怎样?活下去就不错了。。。至于什么独立思考能力之类的,必然是没有的,这是整个社会的局限,并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国家宏观战略,到主流民众的生存环境,第一要务都是——活下去。国家的教育战略,必然是大规模、可复制、易推广,以让大多数普通人学会生存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战略。

直接做法就是,什么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力之类的奢侈品就不要考虑了,来点简洁明快的硬知识和技能吧。至于国家需要精英,这样培养方法出不了精英,没关系,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总有少量精英可以自动冒出来。大多数人,国家的考量是,不求你们多优秀,不要太烂就好。

从国家层面上考量,这个战略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当然,我们作为个体,可能就这么被历史的巨轮滚滚的碾压过去了。。。没办法,这是命。。。)

作为反例的话,可以参见印度:普及教育烂的一塌糊涂,极少量精英教育倒是做的不错,全方位素质培养,比中国的很多精英教育还强一些。但是印度的整体国力就比中国差太多了,毕竟国家的强大,不是极少量的精英能够托起来的。至于什么非洲、中东、南美洲,简直就不用提了。。。

最近十年环境好了,过去那种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国家战略和民众生存态势稍稍缓和了一些,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谈一谈教育升级。其实最近几年,教育改革已经动起来了,只是,任何事物的初始阶段,人们都难以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已。很多学校在搞教育创新试点,各种国外的教育模式大量引进,民间广泛的探索试错,国家宏观政策也在一步步跟进和放开。

高考改革方案已经推出,虽说变动不算太核心,然而,在高考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大可以引用一句名言:这里变化的一小步,将是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步。

可以说,中国教育改革,其实并没有怎么拖沓,几乎是在刚刚有条件改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动手改革了(延时不超过五年)。

未来十年二十年,教育改革将进入加速度阶段,教育领域真正风起云涌、大浪滔天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已经错过了,目前正在读书的学生也会错过,不过,我们的下一代,将会享受比我们优质太多的教育,这一点依然值得祝福。

结语:

中国教育的崛起,大势已至,无人可挡。


知友:GT 朱老师

这个问题太大,我就从物理教育研究(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PER)的角度上,谈一点儿看法。

物理教育领域这几年发的最高档次的文章之一,应该就是Ohio State的Bao Lei老师与许多国内的教授一起进行的中美大学生对比的文章,“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asoning”,发表在2009年的Science上。没错,SCI~~~~EN~~~CE!这篇文章采用了几个物理教育领域常用的量表,FCI(Force Concept Inventory,力学概念测试),BEMA(Brief E&M Assessment,电磁学概念测试)和LCTSR(Lawson‘s Classroom Test of Scientific Reasoning,Lawson推理测试),给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新生做。结果怎么样呢?

力学概念测试:如图所示,横轴是分数,纵轴是某个分数学生的百分比。红线是中国学生,蓝线是美国学生。中国学生完胜!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电磁学概念测试:中国学生再次完胜!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推理测试:中美学生终于打平,美国好棒!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Bao Lei老师也有后续的数据证实,在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年级进行Lawson推理能力测试,中美学生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说明推理能力上,双方的发展基本是同步的。那中国学生在FCI和BEMA上的强大优势是不是说明中国学生是死记硬背呢?如果这么说的话,FCI和BEMA的编制者,以及所有搞物理教育研究的人,都要哭了。FCI和BEMA,注重的都是学生对于概念的定性理解与运用。FCI更是改变了当年美国物理学界对于物理教育的认识,让一大批大咖教授发现自己好像教的不错结果学生根本没学懂物理。因此,FCI和BEMA的结果,其实反映出中国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平均掌握程度远远好于美国学生。

类似的结果在PISA中也得到了反映,这也是英国学校为什么要来上海考察,找中国老师去英国教课的契机之一。但当BBC的纪录片拍出来引发轰动以后,居然有记者在文章里写说,PISA看重死记硬背。。。真是让人无奈,难道中国人考的好,这套问卷就是考察死记硬背?那世界上大多数的学科测试量表都考察的是死记硬背了。要知道,现在中国物理教育都基本不用FCI来测试学生程度了,就是因为大家都考太高,没有区分度。

当然,中国学生在FCI或者BEMA中的考分高,和我们的题海战术是有直接关系的。当学生处理过同一类型的问题许多次之后,再见到这道题时,其认知处理过程与没见过这道题目的学生是不同的(参考文献:New Approach to analyzing physics problems: A Taxonomy of Introductory Physics Problems, PRST-PER, 2013)。一般来说,大量的训练可以显著减少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准确度。高考毕竟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不光是考察学生会不会某个知识,而是要选出能在限定时间内以最高的准确度解决问题的这一批学生。所以,看似我们的题海战术是笨办法,但在现行的选拔制度下,题海战术其实是有很强的认知理论支撑的。。。

一般来说,当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时,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当课堂以学生自己讨论为主时,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但是学习的效率会下降。在Bransford, Schwartz和Sears的研究中,以效率为横轴,创新为纵轴,把学习者分成了以下四类。

特纯的纯新手:既没效率也没创新

循规蹈矩型的专家:能很有效率的解决熟悉的问题,但创新性不足

适应性的专家:既能解决熟悉的问题,又能进行创新

受挫折的新手:特别能创新,然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效率

醒醒吧!你对国外教育的误解太深了!

之所以把“受挫折的新手”放在最后,是因为还有另外一个不太好听的名称来描述这一类人:“Annoying Novice”,直译为“烦人的新手”。就是不光是新手,没啥知识储备,还整天blabla的搞创新,觉得自己特别有创造力。回想一下BBC纪录片里的许多学生,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还真是非常符合“Annoying Novice”的特征啊。

所以说呢,中国的公立中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培养了一群循规蹈矩的专家,而英美的公立中学,则制造了大批烦人的新手。孰优孰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判断。总体而言,中国教育和英美教育,都是由各自社会构成与选拔制度决定的,互相学习可以,但谁也别笑话谁吧。

知友:波妞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让很多人心里很爽,但是确实非常的片面。在美国,除了上垃圾私利学校社区学校都毕不了业的底层人民,和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争上名校争做精英的家长之外,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是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主体。这些人大多上教学质量一般的公立学校,申请当地非常一般的公立大学,花钱不太多,孩子学习压力也不太大。

所以你跟美国家长说,你们教育制度有问题,你们的孩子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长大成为不了精英,上不了常青藤。美国家长会耸耸肩一脸疑惑的告诉你,so what? 当一枚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中产阶级不是挺好的吗?

我写这个答案并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毕竟我也不是教育学专家,我就是来反对高票答案的,毕竟高票答案的答主对美国教育的了解只是通过曾经的一个同事道听途说过来的,没有任何公信力。我觉得要说其他国家教育的缺陷就应该客观公平独立的说,而不是因为想要安慰自己而抹黑别人。同样上一个全球排名200名左右的大学,中国学生学业上付出的努力就是比美国学生多100倍,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好狡辩的。

然后高票答案说的中国教育好像很公平似的我也是无语了,撇开地域差异等高考本身的弊端。我老公有个助教A先生,是当年某省高考状元,北大学生,公派过来读博士的。然后我老公学校有大概6000个中国学生,本科学费一年四万美金左右。A先生这20几年来付出了多少才能跟这些富二代们坐在一个图书馆喝咖啡?

这个问题问都问的不对,中国教育最根本的两个缺陷,第一:教育不以人为本。第二:顶尖人才流失。这两个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最严重的。

教育不以人为本不止是教育制度造成的,家长和老师负担绝大部分责任。太多家长望子成龙,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殊不知,社会上精英无论在哪个意识形态,哪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是少数。

记得又一次我问我妈,你为啥小时候不让我学舞蹈?好羡慕那些身体柔软会跳舞的姑娘啊。。。。我妈说,当然送你学过,但是老师说你不是那块料,跳也跳不出什么名堂,对你特别不好你就不爱学了。我爷爷开音乐学校教钢琴也是这样,没有天赋的孩子就不乐意教,像会毁了自己名声一样。这就是中国所谓的“精英教育”思想,你成不了精英,学有什么用?废物,我都不希的教你。但是我后来长大之后一直坚持练瑜伽,练点舞蹈基本功,就为了增加床上的灵活性觉得也是对生活很有帮助的。读书也是这样,不是学霸考不上名牌大学,读书学习就没用了吗?

中国社会之前一直飞速发展,gdp呼呼涨,中产阶级数量和规模指数级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家长迟早要面对的事实是,无论在什么教育制度下,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孩子从底层或中产走到精英的几率都很小很小。

孩子问家长:我不是不是精英你还爱我吗?

第二顶尖人才流失我就不多说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基础教育那么渣科技生产力还是世界第一,很多美国名牌大学phd中国印度学生比例能达到60~80%。虽然今年来名校回国的很多,但是据我的体验,大多数是创业,而且大多数是拿绿卡的,回来搞学术搞科研的还是很少。费辣么多努力培养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最后还不是自己的。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各个方面制度的缺陷,但是这并不能作为我们的安慰剂。

—— end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