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享有“世外桃源”美誉的湖南省常德桃源县,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令人神往。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就在桃花源的东南边,还有一个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

他们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

但是却一直谨记民族的礼仪传统;

他们说汉语写汉字,

甚至拥有像汉族人一样的族谱。

然而,他们依然会在固定的时间上清真寺做礼拜。

他们就是生活在湖南常德市桃源县的维吾尔族人。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的村民翦万元和妻子合影。


为何在中部省份湖南有这么多维吾尔族?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桃源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是国内除新疆之外最大的维吾尔族群聚地。根据历史记载,这里的维吾尔族都是高昌古国将军哈勒八士的后裔。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南方叛乱,令哈勒八士将军率族人南征进入湖南,并赐予其家族“翦”姓,寓意 “翦敌有功 ”。从此,翦姓维维吾尔族便在桃源扎根,他们向当地汉族学习了种植和养殖技术,六百多年来在桃源安居乐业,早已将桃源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追溯到元朝的湖南维族人

2015年11月下旬,我去到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当车驶入桃源县不久,道路一旁便赫然出现了伊斯兰特色的建筑——一座有着尖顶造型的演艺大厅。再往前走一小段路,一座以绿色白色为主的清真寺就赫然出现眼前。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 汽车驶入桃源县枫树乡不久,就能看到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尖顶建筑。绿色的拱门上清晰地写着“清真寺”三个汉字。往里走大约50米,就能看到枫树清真古寺。而在古寺后面,便是维吾尔族人和回族人生活的回维新村。

清真寺内安放着翦八士墓,如今已经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翦八士原名哈勒·八十,原籍新疆回部高昌王国人,是元末明初的将领。他的祖先出自西域回鹘望族,是高昌国哈密人。12世纪,回鹘对西辽的统治极为不满。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成吉思汗西征,嘉定二年(1209年),哈勒·八十的先辈作为高昌都督,跟随高昌王亦都护,一同灭西辽派驻高昌的国监,并与亦都护一同归顺元太祖。随后蒙古人伐西域,灭西夏、金、宋都得到了高昌都督和亦都护的支持。由于屡立奇功,在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哈勒·八十的先辈被封为折冲将军,他的后代在元朝时期便世袭了此官职。元至正六年(1346年),蒙古察合台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哈勒·八十出任燕京总兵。

到了14世纪中叶,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启用元朝时期的部分官员,而哈勒·八十便是其中之一。哈勒·八十协助朱元璋在多次征战中取得胜利,由于战功显赫,于是朱元璋赐汉姓“翦”,取“翦敌有功”之意,同时又更其名“八十”为“八士”。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封翦八士为镇南定国将军,授职荆襄都督府都督,镇守湖广辰(洲)常(德)一带。《桃源县志》中记载:“湖广辰州四十八峒及九溪卫、九渡、水坪、散包、录溪诸蛮连结作乱,侵略旁郡,八士奉旨讨之。凡克四十八峒,后又攻铜鼓、五开、遭滴、腾浪、笃英、洪溯、古洲等,平之。”县志中又记载,翦八士骁勇善战,“诸蛮见‘翦’字旌旗,皆窜逃无踪,自是诸蛮慑服而五溪收安”。

在翦八士墓旁的一面墙面上,有“翦八士墓志铭”,文中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卒于军,奉旨敕葬常德关外黄龙冈(如今建设桥酒厂地段),太祖御笔亲赐‘威震南方’碑文。”所以在翦八士墓前,我们可以看见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赫然写着“威震南方”四个大字。而在1965年的时候,由于酒厂建设,翦八士墓被迁葬到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回维新村五组,1993年又再次迁移,与当地的清真寺并肩而立,守护着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

教授《论语》的清真寺

这里的清真寺名字叫枫树清真古寺,可能是因为位于枫树乡所以得名。而枫树乡名字的来源,也与翦八士有关。据《桃源县志》记载,县城东20里,有枫树夏绿秋红,景色宜人,为哈勒·八士军士所栽,所以命名枫树。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枫树清真古寺外观虽然简单朴素,但是却庄严肃穆。它是当地维吾尔族人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清真寺以绿色和白色为主,顶部有绿色的穹顶,穹顶之上是闪着银光的新月标志,而墙面上的窗子则被装饰成绿色的尖顶形状。整个建筑看起来虽然简单朴素,但是却厚重庄严。

我们来到的时候,清真寺大门紧闭,异常安静。寺外的庭院没有一个人在,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响。于是我们拨通了贴在墙壁上的寺师傅的电话。没过一会,人就出现了。一个看起来年过半百的大爷,戴着一顶蓝色的鸭舌帽,精神抖擞。我们向他表明来意,大爷听后非常高兴,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清真寺的大门邀请我们进里面参观。

原来大爷名叫翦林新,是负责这座清真寺卫生、看护等各项日常事务的。他说就在今天早上,清真寺才刚结束了礼拜。我们走入清真寺内,也能看到一块小黑板上用汉字写着一天五次的礼拜时间。清真寺内除了有汉字之外,也有一些用维文组合而成的图案,天花板用花朵植物的图案装饰,简约却精致。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翦林新在本子上写下名字和联系电话。他的汉字写得很好。

这座清真寺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1956年秋天,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受毛主席之托,曾以全国人大常委的身份回到故乡桃源视察。经他了解,在洪武元年(1367年),当时还未赐姓改名的哈勒·八十在率领伊斯兰教军队镇守辰(洲)常(德)时,就已经开始了零星的宗教活动,洪武五年(1372年)就建了哈旗营讲经殿,在征剿云贵诸蛮中,他还从云南带回了相关宗教书籍并聘请了毛拉、阿訇,甚至在讲经殿办阿文班,教授突厥语、波斯语。而这,也成为了当地最早的经学院,不仅解决了伊斯兰教军队中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求,后来还培养出了一批伊斯兰教学者和宗教教职人员。

后来在清康熙年间,讲经殿更名为礼拜西寺,民国五年(1916年),对湖南维吾尔族研究有重要贡献的翦氏后人翦山胜提出重修古寺,并更名为清真寺。当时,学识渊博的阿訇翦万逵把《论语》《荀子》等汉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得当地的穆斯林更好地融入汉文化之中。然而,1966年文革期间,古寺被视为“四旧”被拆除,直到1988年得到国家批准才重新建设,历时五年于1993年落成。如今的清真寺是当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每天前来做礼拜,每逢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穆斯林更是会聚集于此欢庆。

维族人的翦氏族谱

清真寺的后面,就是翦八士的后代们生活的回维新村。从清真寺步行过去不过是两分钟的路程。村子里大部分是两三层的建筑,外墙上贴着瓷砖。那些在窗户上加装的防盗不锈钢,那些在门前的水泥地上搭起竹竿晾晒的被子,还有房子旁那小块绿油油的菜田,一切看起来都与汉族人的生活无异。走在路上,随口一声“你好”,得到的回应也同样是普通话的“你好”,随意攀谈,并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上的不顺。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湖南常德桃源县翦伯赞故居中的“百翦墙”。

寺师傅翦林新告诉我们,村子里不仅仅生活着维吾尔族人,还有回族人。因为村子里的维吾尔族人都姓翦,他们深知同姓同源不宜婚娶的道理,所以一般是维回两族人相互结成连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年轻一辈的人们也会与汉族人通婚了。

我们走进了一户名叫翦万元老人的家里。老人如今已经78岁了,但身体依然健壮。从他的外貌上,还依稀能看出点维吾尔族人的特征。他和妻子住在一起,妻子便是回族人。

翦万元老人的家里没有传统维吾尔族人家中的彩色地毯,也没有炕,唯一与汉族人家中稍有差异的大概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用维文组成图案的装饰画。但是,翦万元老人告诉我们,他已经不知道维语该怎样说了,生活中说的使用的均是汉语汉字。虽然如此,他们依旧遵守民族的习俗礼节,饮食上有自己的规定,每逢古尔邦节、斋月,或者开斋节等重大节日,也都会依照传统欢度。

老人家里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全家福,他细细地向我们介绍照片中的每一个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孙子等。原来,在回维新村中,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族谱,儿子、孙子都是按照族谱中的字辈来取名的。

在湖南,竟然有一个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翦万元的全家福。他家到了儿子这一辈已经开始与汉人通婚。

翦万元老人家是“万”字辈的,而他的儿子翦象法则是“象”字辈的。看到老人家从房中取出两本厚厚的族谱,在微微泛黄的纸上写着“万、象、凝、英”等字时,我不禁感叹,“族谱”,这不是汉族人的风俗遗存吗?维吾尔族人取名字与汉人不同,他们没有姓氏这种说法。一个维吾尔族人的名字组成一般是这样的“自己的名字·父亲的名字”,再后面甚至会是“爷爷的名字”。而如今,在湖南桃源县枫树乡的这个地方,维吾尔族人竟然也有了自己的族谱,这大概就是他们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生活的有力见证吧。

后来我翻阅了一些论文资料才得知,翦氏的辈名是由给清真寺改名的翦山胜确定的。他在清末民初时,便组织了一干人编写翦氏宗族辈份歌:山体横敦,万象凝英,传家以善,继绪其荣,敏慎修得,谦和佐仁,洪开泰运,丕振芳声,惟民光厚,景尔咸宁,克恭孝友,本立道生,使得翦八士的子孙能够按此沿袭辈名。

离开村子的时候,在巷口我们遇到了已经86岁的老人家翦象砥。他穿着一件黑色大衣,戴着一副细框眼镜,虽然拄着拐杖,却精神抖擞,颇有几分学者风采。原来老人家是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1951年加入中华人民解放军第46军,后来战争结束,直到1956年才回国。老人家虽然年迈,但是记忆却非常清晰,他告诉我们,湖南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村子里曾经参加过战争的就有不少人。清真寺的寺师傅翦林新,他的父亲翦克千便是其中一个。翦克千在村子中上初中的时候通过考试当上了国民党宪兵,加入蒋经国的部队,不仅参加过战况激烈的淞沪战役,还去过台湾,后来经过多番辗转才得以回到长沙,继而回到如今生活的村子里。

湖南的维吾尔族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他们的先辈还是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们勤恳地生活,一方面不忘本民族的习俗传统,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地融入当地。

本文为《丝路发现》杂志原创稿件,版权归《丝路发现》杂志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抄袭、盗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若违反上述声明,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