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专家谈话剧《嘿,是我》

本报实习记者 张欣然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话剧《嘿,是我》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宋宝珍、施旭升、陶庆梅、邵泽辉、林蔚然、杨志弘、顾春芳、周映辰等专家及该剧主创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教授主持。

《嘿,是我》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祖纪妍编剧和导演,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制作。该剧描述了一个男剧作家“闯入”了他笔下的一个角色女设计师的生活中,两人继而相爱相杀,迷幻和现实在剧中交相呈现,演出之精彩,意蕴之深邃,给观众带来了更加强烈的艺术化的享受。导演从“莫比乌斯环”的概念里获得灵感。所谓的莫比乌斯环就是说:一个正常的纸本来是两面的,但是如果你把一个单面旋转180度之后接在一起,它虽然还是一张纸,但就只有一个面了,玄妙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展到了另一面。剧中到底是男编剧创造了女设计师还是女设计师创造了男编剧?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全剧通过描写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试图带领观众探寻生活和爱情的本质,剧本台词富有极强的文学性和哲学思辨性,观众从中也各自有了对生活和爱情的重新认知。

与会专家认为,《嘿,是我》非常恰当且艺术地将当下流行元素、现实情境与思理批判结合起来,敢于挑战传统,观众从该剧中听到了年轻一代对生活发出的声音,感受到其强烈的先锋意识。

陈旭光教授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嘿,是我》的戏剧表现空间开阔,具有“作者戏剧”的味道。剧中编剧寻找到自己创作的人物并展开剧情,全剧充满了超现实奇幻色彩。超现实与现实,艺术家自体反思与世俗生活思考在剧中达成了统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谈到了该剧的创作视角,她认为,剧作者在本剧中不是站在男人或女人的各自立场上来审视两性关系,而是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的处境。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施旭升教授着重分析了剧中的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有力地剖析了两个人物之间的“我”“他”关系。他认为,剧作者把“我”划分成“我”“他”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对立中探讨男女关系、社会关系,引起观众深刻的思辨,这是本剧第一个亮点;在处理深刻思辨时,不是硬生生地“讲道理”,而是结合当下热潮,适当地穿插喜剧元素从而吸引观众、引领观众,这是本剧的又一亮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认为,该剧的台词非常具有“90后”的特色且文学性强,《嘿,是我》的主创团队是一批来自校园的戏剧专业人才,他们的创作视角、戏剧理念以及剧本风格都彰显了新鲜的活力,为中国戏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戏剧蓬勃崛起的新力量。此外,她也强调了戏剧不能单单有思想的外壳,新生代编剧导演更应该关注戏剧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该剧最后的两声枪响将虚无感体现到了极点,尽管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但今后在向社会传递积极的正面能量方面还要再做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表示,《嘿,是我》在人物塑造和戏剧风格两个方面都独辟蹊径。该剧塑造出了一个非常可爱鲜活的“作”的人物形象,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该剧展现出了伍迪·艾伦式的喜剧风格,而这种喜剧风格正是当下舞台剧所缺失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