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作者:龚令民

据说女人无聊时总爱问男人:假设我和婆婆(儿媳妇)一起掉进河里,而恰好我们都不会游泳,你会先救谁?应该说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很多人最后只能跪在搓衣板上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哄哄媳妇然后哄哄老娘。

一、背了千年骂名的曹操

看过戏曲的朋友对舞台上曹操那张粗糙的白脸一定不陌生。按照戏曲脸谱的粗浅释义,白脸往往是大奸大恶之人的专利,如赵高、秦桧、严嵩等。说他们是奸佞,大家无话可说。但要连着曹操一块算上,懂点历史的恐怕都觉得冤。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曹操本来是一心想做好人的。三国后期,天下十三州,曹操占据其九。虽然临门还差那么一脚,但在晓事人的心里曹操已俨然天下共主了。客观上来讲,这个时候曹操的称帝时机已经成熟,但他依旧恭谨地执行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既定国策。孙权写信来劝他,被他好一顿臭骂“是儿欲著吾炉火上邪!”翻译成白话就是,这个小杂碎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

其实按曹操的IQ,他不可能没想过称帝的事。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这一切除了政治上的考量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称帝与他的理想主义情怀背道而驰。

曹操一直以来有个梦,那就是做一个像西伯侯姬昌那样的人。而且对比二人的经历,也确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曹操曾这样评价西伯侯姬昌“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意思很明显,他崇敬姬昌在天下三分独占其二的情况下还能谨守臣节,以小事大,最后成就了千古声名。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但遗憾的是,曹操最终不但没能成为姬昌,甚至在很多方面他连刘备家那个白痴阿斗都不如。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阿斗至少是无害的,而他曹操,不是梦魇就是毒药,这样的人想不让人恨都难。

这样的抉择,曹操遇到了,没处理好,背上了千古骂名。而类似的事,赵匡胤遇到了,处理得有板有眼,结果成就了赵宋三百年基业。

二、赵匡胤御下有方

宋朝开国的时候天下并不太平。各地割据势力气焰高涨,随时都可能奋起一戈,对赵宋中央构成威胁。这种时候对于最高领导人赵匡胤来讲,最宝贵的资源无疑就是人才。而偏偏在这个当口,他的爱将关南巡检使李汉超没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抢了一位老汉的小女儿,顺带着还抢了些嫁妆。老汉气不过,就跑到京城去告御状。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当时赵宋开国不久,维护稳定,维系民心确是当务之急。但四周强敌未灭,多事之秋又正值用人之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完全按本本上的做,挥泪斩马谡,人心是收买了,但失去一员骁将的代价又似乎太大。毕竟这还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

但假如就此把事情瞒了,对老汉不闻不问,甚至拳打脚踢,恶语相向,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古语有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视民如草履则民必视之如寇仇。

赵匡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几分钟的思量之后,他决定请老汉吃顿饭。

饭菜很丰盛,几杯酒下肚,赵匡胤开始向老汉发问“老丈,自从李汉超镇守关南后,辽军一共入寇几次?”“一次也没有!”老汉具实说到。“过去辽军入寇,边将不能抵御,河北民众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如果在那个时候,你能保住你的家财么?”“不能”老汉答。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那如今李汉超抢的钱财跟辽军比起来又谁多谁少呢?”老汉一时语塞,赵匡胤继续道“敢问老丈共有几个女儿,所嫁的都是些什么人?”老汉又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赵匡胤说,“既然他们所嫁的都是些村野蛮夫,而李汉超,则是我大宋王朝的贵臣,你的小女儿嫁给他难道还不如那些村野蛮夫么?更何况,李汉超是因为太爱你的小女儿才一时鲁莽的,以后他必然会善待老汉您跟您的小女儿。”

这一席话听得老汉乌云转晴,喜上眉梢,高高兴兴地就回家了。假如事情就这么完了,也看不出赵匡胤有什么高明。紧接着,赵匡胤派专人带着整箱的金银八百里加急直奔李汉超营帐,警告李汉超道“你需要钱,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是国家的梁柱,抢劫百姓钱财这样的混账事跟你很不相称,以后不要再干了。这里有几百两金银,你去把抢劫老汉的钱还上,并且诚信向他们爷俩道歉,以后善待他们,让他们改变对你的看法。”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三、两难抉择和一箭双雕

赵匡胤御下有术,顾此及彼,结果双赢。老汉高高兴兴地回去之后势必对赵宋王朝心存好感,因为这是一个有理可讲的朝代,最高领导人的话言犹在耳。更何况,身为国家梁柱的李将军还会登门谢罪,赔偿损失。

而对于李汉超,他因一时猴急差点酿出大祸,是他的顶头上司赵匡胤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说得狠点,他现在这条命,就是赵匡胤给的。那么接下来感恩戴德,以死来报答赵匡胤的皇恩浩荡也就理所当然了。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而曹操则不同,一方面他想做皇帝,另一方面他又害怕世人的唾骂,念念不忘做另一个西伯侯姬昌。在他那里,做皇帝跟唾骂和白眼是连在一起的,而不做皇帝接下来的报答似乎就铁定了是“西伯侯姬昌”。可惜最后曹操想错了,在这个两难抉择面前,他最终选择了不做,他以为这或许能圆了他的“姬昌梦”。而结果事与愿违。

在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类似的两难抉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向左?向右?过于坚持原则会开罪于人,但如果事事圆滑又容易失去自我。人人都知道坚持原则,重于泰山,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先贤又用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潭无鱼的水肯定是死水,一个无徒的人恐怕也很难称得上完人。

曹操背了千年骂名?赵匡胤却取了天下?原因竟是他!

很多时候,两难抉择就像需要用单面胶时的双面胶,让人左右为难。不过只要你能仔细分析,丝丝入扣,把握住事情的每一环节,也完全有可能像赵匡胤那样把两难变成两得。

现代经济学认为,预期利率屁股后面跟着的永远是风险系数,挑战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机遇的代名词。挑战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有时候看上去麻烦的双面胶用好了,带来的往往是单面胶不曾有过的惊喜。

最后说句套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的东西是死的,人的大脑是活的,两难抉择搞好了其实也可以一箭双雕。

(本人郑重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均系本人原创,所选图片皆出自网络,在此致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