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专车新政严苛,网约车恐难逃生路

近两日,《新京报》、《经济观察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专车新政事宜。一方的信源提到顾虑到百姓、司机需求,专车新政不会仓促出台。一方则提到,“专车新规有望今年五一后出台”的消息。

专车新政严苛,网约车恐难逃生路

《新京报》报道称,去年10月份公开征求意见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专车新规”)已经“沉寂”近半年,经过公开征求意见、重新论证评估、多部门会商等程序,“专车新规”有望在五一后出台。

网约车新政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对私家车做网约车提出限制,滴滴、优步、易到等私家车加盟模式的专车平台或将遭遇强力约束。按《经济观察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专车“新政”极有可能“将专车等新业态纳入出租汽车管理范畴,届时专车业务车辆将被要求取得营运许可证,网约车市场中的B2C模式或将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报道内容成真且得到严厉执行的话,意味着目前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市民的生活将立刻回到“四年前”,出门要么叫不到出租车,下地铁后得去坐价格高、不安全的黑车。因为每天都在召唤的各种互联网专车数量会瞬间降至低点,整个行业规模将大幅度萎缩。一些在闲暇时间出来接送乘客的司机会失去这部分收入,而全职司机则有可能回到地铁口去当“黑车司机”。

这并非一般消费者所希望看到的。对于那些已经分享到互联网专车这个新兴行业所带来的好处的市民来说,加强监管理所应当,但出台强力取消的政策的话,未免过于激进,毕竟有一个事实已经众目睽睽难以忽略:在互联网专车出现之前,各大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打车难的问题,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都没有彻底解决,但互联网专车出现之后,打车难迎刃而解,互联网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技术、资本等巧妙的化解了这一难题。

今天的出行现状,如果回到五年以前说出来,普通人可能都不敢相信,但通过互联网的方法做到了,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而且在解决过程中,除了长期垄断的出租车行业不再有垄断地位之外,整个社会几乎没有其他人的利益受损,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互联网专车司机提供的服务甚至比出租车更优。

网络约租车行业一共只发展了三四年,已经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城市出行习惯。近期麦肯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37%的调查对象认为,因为共享出行服务的兴起,降低了买车欲望。这种改善会直接减少城市拥堵,使出行更加环保、舒适。

专车新规对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都提出具体要求,网约车平台需要在某地登记,需要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网约车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需要取得预约出租汽车的《道路运输证》;驾驶员要取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业内人士表示,专车新规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一条是“网约车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约车由私家车组成,《管理办法》出台后,私家车若要参与网约车运营就要变更车辆性质,一旦变成为营运车辆,私家车报废年限就变成八年或更短,这会让很多私家车打退堂鼓,这将对目前的网约车市场格局产生地震般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各大专车平台如滴滴、优步们是啥感觉?

那小编只能说,真是酸甜苦辣咸,怎一个字了得。

最高兴:神州。他们保有大量专车司机及车牌、车队。

最心酸:滴滴快的。1.面临将私家车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转化的不确定性2.要交不菲的司机保险费。另外,由于最为强大,可能要针对《暂行规定》要求的“在服务所在地不应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做出牺牲。

最忐忑:优步。典型的外资企业,要迁服务器,要面对股东质疑,要面临外资审查,要和滴滴肉搏。

最忧虑:易到。和滴滴一样,私家车占比过大,但实力又逊一头。

专车新政严苛,网约车恐难逃生路

据交通部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暂行办法》已进入国务院第二次会签,大部分原则和框架已经确定,最终调整还有待观察。行政权力上的“试错”是应该被允许的,不过,为了社会整体利益考虑,应尽可能的将成本降到最低点,符合最小伤害和比例原则。专车新政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以个别城市试点先行,总结经验之后再向社会推广的办法更为妥当。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