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当你谈舆情时,其实你是在谈什么?

当你谈舆情时,其实你是在谈什么?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的活跃度已达史上最高,不论国内还是国际的重大热点敏感事件,都能在网上立马形成舆论。网友们通过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对企事业单位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进而,这一波无形的舆论压力就形成了网络舆情,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质的社会事件而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更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手段的综合。

由于网络舆情不限空间、时间,所以网络舆情能够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通过网络舆情的概念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不仅限于负面舆情,它同样包括正面和中性的舆情。之所以现在的人们谈舆情即色变,是因为曾经的一次次舆情事件发生之后,由于各方的应对处理不当,给涉事单位以及我党、乃至国家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所以现在极力打压关于党政机关的负面言论,只为让更少一部分人听到负面的声音。但物极必反是真理,打压的越厉害,反抗也就会越激烈。

当今是一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更是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这也恰恰证明了社会的自由程度和个人思想意识的增强。曾经的人们习惯了口号式的撕喊,习惯了人云亦云,同一种声音给人们灌输的太久,让人们逐渐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最终所有人都缺乏理性地跟从意见。“人人都有麦克风”来表达意见,这是好事,我们有了话语权之后,要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而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不仅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更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在这个时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从某种程度上讲,“失声就等于失真”。遗憾的是,当前在一些重大突发、社会热点事件上,有的地方或部门动辄就“沉默是金”,或是反应缓慢;有的躲避公众,认为网民 “找事”,“封、捂、堵、压、瞒”、“防火防盗防记者”;还有些虽然回应了,但不能让人信服。所以可以得出,稳定是可以压倒一切,但绝不能让群众信服。

互联网就是想一面镜子,万事万物皆在网络中,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应对,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及危机事件应对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