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为什么产后第一年容易进入婚姻危机?(一万字深度长文)

为什么产后第一年容易进入婚姻危机?(一万字深度长文)

写在正文之前

家庭,意识层面上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心的港湾,是家庭所有成员休憩的地方,是温暖的,柔软的,充满爱的。

在现实感受中,各种各样的家庭矛盾都让人感到家庭并非如所想象的那般充满爱,而是冲突不断,冰冷的,家庭关系可能是痛苦的,这些都让我们无法把家庭当作一个港湾。尤其当家庭中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孩子,原本隐藏的各种冲突更加凸显,家庭矛盾更加激化,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在中国大陆,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多数的新手父母会请老人来帮助照顾宝宝,以便自己能够安心工作。而更加普遍的现象是,在老人们进入这个新家庭,因为观念、生活习惯、育儿理念的不一致导致的矛盾更多了,以致于很多新妈妈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都感觉自己在一个十字路口徘徊:如果辞职自己带孩子,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她望而却步;如果继续让老人帮助,混乱的家庭关系该如何处理?

我,也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尤其是在现在,我重新开始我的工作之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无时无刻的让我想打退堂鼓。

4月底的一天,公司运营的同事跟我商量世界家庭日的平台运营计划,他们和我都希望我能够写一两篇关于家庭的文字。我在构思的时候,回忆起我和老公刚刚建立新家庭时的种种,这一段回忆让我重新看见我的内心。

而我,非常想将它分享给正在看这篇文字的你。


为什么产后第一年容易进入婚姻危机?(一万字深度长文)

核心家庭、原生家庭、混合家庭三国大战


公主梦的破灭

在我结婚之前,我怀揣一个公主王子梦,觉得生活就跟童话故事的结尾一样,公主找到她心爱的王子,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我结婚了,怀孕了。我突然发现,现实远比童话残酷,我的王子并没有让我过上想象般的幸福生活。我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孩,变成了家务小能手。再后来,我的女儿出生了,在我休完4个月的产假以后,我的妈妈和婆婆开始轮流帮助我们小两口照顾孩子,激烈的家庭矛盾就在这个期间频繁爆发了。

我和老公互相抱怨、指责,互相逃避,婚姻一度走到了危险的境地。


爱的抉择

我跟很多妈妈交流,在论坛中交流,结果发现,有孩子的第一年,是婚姻的一大挑战。原因无他,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各自的父母又因为我们的需要介入我们的小家庭,组成了一个混合家庭,整个家庭动力系统混乱了。

父母养育了我们十几二十年,用中国传统的孝道来说,我们要孝顺,回馈他们。

跟伴侣一起生育了一个孩子,我们共同建立了一个核心家庭,我们将会在这个核心家庭中走完我们剩余的生命历程。

一边是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一边是将陪伴我共度余生的老公,何去何从?


血缘与爱

很快,我发现,我的核心家庭(我、老公和女儿组成的家庭),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和我组成的家庭)、老公的原生家庭(老公的父母和他组成的家庭),是三个独立的运转系统。

我和老公是各自原生家庭的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最核心的力量是我们各自父母的关系。当我们组成自己的核心家庭时,我们是这个核心家庭的核心力量,我们女儿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去建立她自己的家庭,到时,我们就是她的原生家庭。

我们的父母各自互相陪伴走完余生,我和老公互相陪伴走完余生。这中间有一条明晰的界限,以各自家庭的核心力量为主导建立的界限。三个家庭之间又并非隔绝,存在很大的交集——血缘与爱。



用爱界限爱

界限

说到界限,也许你会感觉冷冰冰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十几二十年,现在却要划清界限?太无情和没人性了吧?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界限”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在心理上有一个爱、责权明晰的划分。

我从孕中期开始天天逛一个母乳喂养论坛,论坛中的母乳喂养知识为我之后的母乳喂养铺平了道路。更为重要的是,我看到论坛中新妈妈的各种吐槽,婆婆或者自己的妈妈如何让自己“被没奶”“被奶少”了,她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之后,我有幸接触了《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在女儿出生之前,我阅读完了母乳喂养、现代育儿、亲密育儿理论的全部内容,并且将婴儿发育的部分阅读到了一岁。

当时的我虽然对亲密育儿的理论和“爱的界限”理解没有现在深,我从别人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中,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要母乳喂养,我要亲手照顾我的孩子,这是对我和孩子都好的事情。

改变

孕晚期的某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散步,我将我在论坛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我聪慧的妈妈立刻理解了我的意思,但她当时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直到我生完女儿出院回家。

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我母乳和照顾女儿的环境,我选择了回老家生孩子。

妈妈替我联系好了医院,我在经历了曲折的产程后,无奈选择了剖宫产,产后因为稍有感染,一共住了七天的医院。在这七天中,我的父母还有叔叔一家竭尽所能的照顾我。妈妈每天晚上都在医院和老公一起陪护我,体谅我术后行动不便和伤口的疼痛不能利索的行动,体谅老公作为一个新手爸爸的手足无措。

在出院回到父母家的第一天,妈妈收拾妥当好所有东西,跟我做了简短的谈话,她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谁的孩子谁照顾。你是我的女儿,你不用操心吃喝、家务,这些我全部会做好。宝宝是你的孩子,她由你照顾,在你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帮助你。

那一刻,我觉得幸福来得好突然!妈妈说的,正是我想的。同时,我由觉得内心有些失落,我不再是一个小女儿,而成为了一个要担当自己责任的妈妈了。

成长

我无法想象若是在孕期我没有好好学习育儿知识,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没有跟妈妈表达我的想法,妈妈没有在我生完以后主动划出责权,我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

也许,我会不知道怎么喂奶,怎么照顾我的女儿。我会不知道女儿的一哭一笑是什么意思,我会被各种各样的意见、说法牵着走,痛苦其中。我会不知道怎么做妈妈,更不会养成一个在女儿哭闹时寻找她内心感受的习惯,不会用温柔的爱包容她。我现在所学会的种种,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妈妈对我的爱和包容。

我和我的原生家庭,在育儿上有一条明晰的“爱的界限”。我的老公,在他和他的原生家庭之间也同样画了一条“爱的界限”。在我们的育儿之路中,我们始终拥有主导权。


为什么产后第一年容易进入婚姻危机?(一万字深度长文)


适应做一个母亲

喂奶与睡觉

没生孩子之前,我的角色是女儿、妻子和自己。女儿出生之后,我多了一个角色——妈妈。

整个月子,妈妈每天用心安排我的饮食,换着花样的给我做美味的食物。我的衣服、女儿的衣服,包括给女儿洗澡都由她一手代劳了。我的生活就剩下了两件事:喂奶和睡觉。

喂奶和睡觉,是月子中最重要的事情。

女儿饿了要喂奶,哭了要喂奶,烦躁的时候要喂奶。白天喂奶,晚上喂奶。正是在一天天的和女儿的共同协作中,我对她越来越了解,我们共同建立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关系:依恋关系,这成为她之后一步步走向独立的基础。

在照顾好女儿之余,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睡觉。我和女儿作息同步,虽然每次睡眠都是短短的两三小时,我聪明的身体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状况,我每一次的睡眠质量都很高,我甚至还能有多余的精力在晚上喂奶的时候看书。

适应

我当然也会有疲惫和退缩的时候,尤其当女儿哭闹在半夜哭闹不止的时候。妈妈会在发现我搞不定女儿时出现,我当时很想把女儿扔给妈妈带着睡觉,这样我就能获得解脱了。而妈妈每一次都在帮助我想办法,当我们把哭闹得女儿哄睡着,妈妈自己去睡觉了。

我的内心开始不平衡,为什么别人家的老人就能帮助她整夜带孩子,为什么我就要一个人?!现在,我再回想这段经历,我很庆幸妈妈的狠心,她用她的方式帮助我进入“妈妈”的角色。

若是我没有进入“妈妈”的角色,我内心会混乱不堪,产后抑郁会将我折磨得体无完肤,正是我接受并适应了“妈妈”的角色,我才有勇气一次次从抑郁的痛苦中爬出来,才能在这里写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由于有妈妈的帮助,我不需要操心除了女儿和我以外的任何事情,我专心的学习怎么做妈妈。

月子,这个对女人来说重要的时间段,我不仅获得了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还初步学会了做妈妈,我跟女儿之间所建立的依恋关系,让我在之后的育儿之路中始终保持一个状态:孩子永远不会无理取闹,当她哭闹的时候,她是在表达她的需要,找到她的需要,满足她,让她的内心充满爱。

父亲的角色

父亲角色缺失

如果说我对月子有没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老公的陪伴。

很多女人都觉得怀孕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你可知道,这也是男人的事情。没有男人,女人如何孕育生命?在经历孕吐、大腹便便的不便、分娩的痛苦、照顾新生儿的幸苦时,他不在身边,他如何理解生养一个孩子这么辛苦?如何体验为人父母的不易?

我回娘家修产假了,老公在深圳工作。女儿出生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他来看望我们,并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了深圳。

在我和女儿回深圳之后,由于老公之前缺失了照顾新生儿的困难体验,加上两边老人后来轮流帮助我们照顾女儿,他很难进入“父亲”的角色,成为了“甩手掌柜”,我们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

父亲角色补位

最后,我做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决定:辞职,回家带孩子,让老人们都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

这个看似“决绝”的决定让我们三个人拧成了一股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老公跟女儿有了更多的接触,照顾她,陪她玩耍,慢慢进入了“父亲”的角色。我和老公之间因为自己带孩子,深刻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之处,更加感恩老人们之前的付出。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新家庭的建立和经营,更多依靠的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力量。

随着女儿的慢慢长大,她的各方面能力都在提升,我们所体验的育儿关卡跟她还是婴儿时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仍要继续探寻家庭的经营之道,让我们三人在一个爱意流动的家庭环境中生活、成长。这会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爱的空间

心理依赖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特别是前六个月,是母婴共生期。母子双方的心理空间完全融为一体,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是一个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主意识开始有了发展,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与妈妈不是同一个人;在跟妈妈心理分离的过程中,孩子开始自己探索世界,表达自己的意愿;孩子又很恐惧与妈妈的分离,他害怕因自己的独立而被妈妈抛弃。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哭闹的情绪和行为表达出来,在某一个时间段,他会紧紧“黏住”妈妈,不让妈妈离开。而妈妈,在这个时候,因为自己的心理空间被完全占据,也会表现出烦躁、焦虑甚至对孩子的怨恨和内疚。

无论是妈妈的情绪感受,还是孩子的,都是正常的。

因此,妈妈需要给自己一点“空间”,让自己身心放松,才能更好的面对孩子和家人。


人格独立

女儿一岁半之前,我是职场妈妈;女儿一岁半后,我是全职妈妈。若要我做个对比,上班比带孩子轻松多了。

上班的时候,我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成为全职妈妈之后,我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女儿占满了。除了照顾她,我还得承担我应承担的家务,压力重重,情绪自然也会反复不定。

我与老公沟通,我希望有一个“松口气”的时间,每个月我想带领两次母乳妈妈聚会,每个周末,我想有一个上午跟自己待一起。

这样的方式对我无疑是有好处的。

我持续的带领母乳妈妈聚会,让我与我所喜爱的行业——母乳哺育指导保持链接,我从求助者变成了帮助别人的人,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跟自己待着的每一个上午,我也许会找一个咖啡馆喝杯咖啡,看看书,或者我干脆发呆,跟朋友用网络聊聊天,都让我得到了放松。我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知识、觉察自己,触碰自己敏感的内心。之后,我再精神满满的开始新一周的生活。

当你成为妈妈,从妈妈的责任和义务来说,你需要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但并不意味着你要完全的放弃自我。你仍然是你自己,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在精神上独立的妈妈是他成长的最好榜样。

也许,你会感到疑问:“为什么你一直在说家庭中的女人要怎么做?难道跟男人没有关系吗?”亲爱的,一个家庭的经营是所有家庭成员的事情,只是相对于改变他人来说,改变自己更加现实。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过的快乐幸福。当你开始改变,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父母,都会因此而改变。

在这篇长文的最后,我衷心的祝福看到这篇文字的你,和你的伴侣一起,用你们的智慧经营一个幸福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