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医如何再通输卵管助孕?

中医如何再通输卵管助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较为棘手,西医多采用输卵管通液、输卵管介入治疗、宫腹腔镜手术等手段,但存在治疗后的输卵管功能恢复障碍、受孕率低等问题。

黄健玲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尤其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独具专长。她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除了中药内服,还结合经验方复方毛冬青灌肠、四黄水蜜外敷等外治法,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和肿块消退,达到输卵管再通而怀孕之目的。

瘀阻胞络冲任致不孕

黄教授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流产、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卫生不洁,喜食生冷或月经未尽而同房,以致邪毒内侵,胞脉痹阻,使二精不能相搏而成不孕。其根本病机是瘀阻胞络冲任,且大多是虚实夹杂,或兼湿热、气滞、寒湿,或兼脾虚、肾虚或阴亏。湿热内蕴,感受湿热之邪,则瘀阻冲任,胞脉血行不畅;素性抑郁,愤怒过度,肝气郁结,则气滞血瘀,瘀阻胞脉;感寒饮冷,久居湿地,瘀血与寒湿互结,冲任阻滞;素体脾虚,久居岭南湿地,则脾虚湿瘀互结,冲任不养;先天肾气不足,后天房劳产乳伤肾,则肾虚血瘀,冲任失养,胞脉受阻。

5种证型遣方用药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在临床上的致病因素呈现多元性,证型也可以复合出现。黄健玲教授借鉴历代医籍对不孕症的理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大致分5种证型,其治疗原则以通为根本,或攻或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用药。

湿热瘀结证

证见:

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可伴低热,口干口苦,胸闷纳呆,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止带方加减,即赤芍15g、牡丹皮15g、丹参15g、车前子15g、泽泻15g、毛冬青30g、路路通30g、败酱草20g、忍冬藤20g。热盛者,加黄芩、黄柏以清热;下腹痛甚者,加香附、延胡索以理气止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厚朴、枳实以通腑泻热;有炎症包块者,加三棱、莪术以活血消癥。

气滞血瘀证

证见:

情志抑郁,头目胀痛,胁肋胀满,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不畅,经血紫黯夹血块,经行少腹胀痛拒按,两乳胀满;舌质暗或舌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

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逍遥散加减,即当归10g、柴胡10g、赤芍15g、茯苓15g、白术15g、丹参15g、香附10g、郁金15g、枳壳10g、毛冬青30g、穿破石15g、路路通30g。气滞明显者,加素馨花、砂仁、厚朴以理气行滞;经行少腹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木香以行气止痛。

脾虚湿瘀互结证

证见:

下腹隐痛、坠胀,腰骶酸痛,劳累后加重,带下量稍多,色白质稀,神疲乏力,纳呆便溏,婚久不孕;舌质淡黯,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宜健脾化湿,活血祛瘀。

方药:完带汤加减,即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5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15g、苍术10g、路路通30g。脾虚甚者,加黄芪、山药以加强健脾益气;兼肾虚者,加续断、淫羊藿、补骨脂、桑寄生、菟丝子以温补肾气;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鸡血藤以补血生血。

☆寒湿瘀滞证

证见:

月经后期,经行量少,色暗夹血块,带下色白而清稀,形寒肢冷,少腹冷痛而坠胀,得温则舒,小溲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即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吴茱萸5g、小茴香5g、延胡索10g、桂枝10g、艾叶10g、茯苓20g、白术15g。兼脾虚见神疲乏力者,加党参、黄芪以健脾益气;兼肾虚见腰骶酸痛,加川续断、桑寄生以温补肾气;下腹痛明显,加木香、乌药以理气止痛。

肾虚血瘀证

证见:

月经失调,小腹隐痛,腰腿酸痛,夜尿频多,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宜补肾活血通络。

方药:归肾丸加减,即当归15g、赤芍12g、丹参20g、桑寄生15g、续断15g、菟丝子15g、路路通30g、熟地20g、白术15g、山药20g。偏肾阳虚者,加肉桂、熟附子、淫羊藿;偏肾阴虚者,去当归,加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

配合外治法效果更好

毛冬青灌肠:选用复方毛冬青灌肠液(含毛冬青、大黄、黄芪、莪术等)制成药液100ml,保留灌肠。药物经直肠吸收,能有效改善盆腔血运,有消炎散结的作用。

灌肠前先排尽大小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有利于药液顺利进入肠腔。用一次性肛管将配好的药液缓慢灌入。药液温度以38℃~40℃为宜,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最好在4小时~6小时。每日1次,可连续应用,月经期停用。

四黄水蜜外敷:将四黄散(含大黄、黄芩、黄柏、黄连)采用现代工艺制成中药粉剂,加温开水拌匀搅成饼状,表面涂以蜜糖,用布包好外敷下腹部。每日1次~2次,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应用,月经期停用。

中药包外敷:吴茱萸10g、桂枝10g、桃仁15g、红花10g、大黄20g、黄柏20g,用布包好,隔水蒸10分钟~15分钟后取出敷下腹部,表面可放置热水袋,待药袋冷却时取出挂起,下次敷时再蒸热。每袋药可蒸5次,每天敷1次~2次,月经期停用。

文/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陈志霞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