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这是“圆桌”栏目第一次和大家见面。

圆桌,没有位次之分,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交流。

“圆桌”第一期,我们将走近“转专业”这一话题。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2014年,陈骏校长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三制”下的专业准入准出制度使得本科生能够自由选择转换专业方向。近年来,成功转专业的本科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注:以上图表数据均基于南京大学教务处网站《南京大学2014/2015/2016年度全日制本科生跨院系专业准入录取结果公示》整理)

近三年来,商学院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都是转入人数最多的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外国语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也是转入人数相对多的院系。

而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是近三年来专业转出人数较多的院系。

“我只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被调剂的结果,不顾老师和家长关于复读的建议,惴惴不安地踏上了去南京的路途。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再读一年高三’比‘念一个被调剂的专业’更令人恐惧。”2015年毕业的学姐南戈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道。她不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但她没有选择转系,因为“没有其他特别想学的专业”。

而有一部分人却是毅然决然地走在转专业的路上。

我们在小范围发放了一份关于转专业的调查问卷。问卷显示,过半数的人有过转专业的想法。但大部分有意愿的同学都只停留在空想阶段,没有付诸行动。转系面临着降级或者读“大五大六”的风险,还有各种调课、缓修、准入标准,种种阻力都磨蚀着那个并不十分坚定的想法,许多人选择了半途而废。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近四年的转专业数据中,当然有很多是从所谓的“冷门专业”转向“热门”,但也有一部分人,做出了除了“热爱”没办法解释的决定。从商院转到考古学,从外院转到数学系,从地海转哲学系……

转专业就像是一场博弈。除了达到各种准入标准,还需要兼顾本专业的GPA、顶着院里的压力、处理同学微妙的态度。为了修准入课程,许多本专业的必修课需要调课或者缓修。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面对的却是落下的专业课,和拾不起的斗志。调查中,转专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选不中课学分不够,达不到准入要求。其他还有学分绩不够、面试被刷下来、自己放弃转专业等等。但还有人准备继续走下去,“这次如果失败了,就下年再转。”

对转入的专业更有兴趣是很多同学选择转专业的原因。被调剂、被父母要求读不喜欢的专业、专业和想象中不一样、专业学不下去……种种现实与理想的原因,压迫着转专业的人。

采访中许多人都表达了同样的情绪:焦虑、不安。转专业的人,走的虽然不是独木桥,但却离开了熟悉的大部队,独自拿着地图,走在广阔却荒凉的大道上。 另一方面,转专业的念头却仿似强心针,让那些曾经日复一日迷茫、得过且过的人找到动力。 转与不转,似乎难以抉择。不转,在不喜欢的专业呆四年,以后还要辛苦地跨专业考研、就业;转,害怕失败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怕转到发现也并不适合自己。

初识W同学是在院里的形势与政策课上。她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说的是从商学院转到软件学院的计划。出于对金融的兴趣,她在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商学院,但对软件与日俱增的热爱使她产生转专业的念头,同时商学院偏文科的课程又为偏理科思维的她提供了“推力”。就这样,她自然而然地走上转专业的路。

出于“逃离”的心态,S同学从天文学转到了应用心理学。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在综合考虑后她选择了天文学专业。但由于自控力不足以及对专业缺少热情,她很快便失去了继续学习天文学课程的动力。“我认为能够学好自己不那么感兴趣学科的人是很厉害的,因为那需要很强大的内心,而我首先在这一点上就做不到。”虽然对心理学的兴趣高于天文,但在进入这个专业之前,她并没有非常强烈的热爱。回顾过往,她常常觉得转专业是自己逃避的方式。

Z同学转专业的过程虽有波折,但还算顺利。出于固有的观念,父亲反对他转专业,认为心理学是女生学的东西,而男生应该去做外科医生、律师或从政。一家人也曾因为转专业的事而闹得不愉快,“但决定权其实还是在我手里”。下定转专业的决心后,父母也觉得管不住,便不再阻挠。

S同学的内心异常挣扎。“学习状态很糟糕,不知道大学、专业对于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下学期她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和老师的交流让她渐渐能够梳理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老师友好地提供了一些关于学科本身的体会。

但对信息管理学院的L同学来说,她就没那么幸运。在大一上学期之后,她才做出了转专业的决定。到了下学期转专业面试的时候,她很遗憾地被拒了,原因是大一第一学期没修到院系要求的3个转入学分。“很多计划都被打乱了。”转专业失败后的她不无沮丧地说。

转专业,面临最大的阵痛大概是降级,或者说延迟毕业。其他院系的同学转到外国语学院,除非自身有语言基础,绝大多数都需要降级从大一开始学习。“宁可多读一年,也不要浪费四年,就当自己读医就好了。”一位从信管转来的同学笑着说。他们大多都心境阔达。来到大一,他们比别人多了好些空闲时间。“更加自由,可以做许多大一时候没时间做的事情、社团什么的。”在学习上,转系的人也表现得更加勤奋,和有着明确的目标。

C同学从文学院转来外院已经一年了。“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很多人会觉得耽误一年。耽误一年有时候确实感觉很古怪,有点脱节,但是从好的方面讲,就是已经适应大学环境了,进入状态会比较快,而且能够有多点时间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她转专业后与人结交的兴致,不像刚上大学时那样强了。新的室友、同学都很好,但她有时候也会怀念原来的室友和寝室。“我和同学在一起时,顾虑确实会多一点。因为我毕竟大一些,和原来在文院那种完全平等的感觉不一样。”

Z同学对转入心理学系的生活非常满意,新的班级也带给他许多惊喜。比起医学院,他更喜欢心理学系小班教学、师生互动频繁,有些思想碰撞的学习状态。“读到大三了还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是件很愉悦的事情。”

对他而言,大二转专业最大的难点是补大量的专业课。他目前正照着自己能适应的速度学习,把课尽快补上。对于未来,他想抓紧时间做点科研,拓宽自己的眼界。

“医学和心理学都是可以很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学科”,谈起转专业,他引用了清华教授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

成功转入软件学院的W同学对自己的“程序媛”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这个心仪的专业找到了满满的学习动力。受益于转专业的她,还不忘表达对“三三制”的“感激之情”:“真的很喜欢我们的学校,还有我们的‘三三制’,真的帮助到了我们不少!”

最后

一位信管的同学,大一被父母要求转到商学院,在修了一年的准入课程后,她却在志愿申请的最后一天,偷偷把专业改成了小语种。

“我真的很开心,开学到现在每一天都很开心。”

我们不知道,这份由衷的快乐背后,藏着转专业的人,多少挣扎与盼望。

而事实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南青希望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是无比慎重的,并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南青对于转专业持中立立场,只是愿每个同学找到自己的答案。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我们给圆桌定了栏目语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邀君圆桌侧,共话南大事。”

真心希望“圆桌”能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空间。

For your dream, follow your heart.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南大青年

数据来源/南京大学教务处网站

问卷、图表/谭雪晴

采访/谭雪晴 谢智颖

文/谢智颖

美编/周业

责编/史月

圆桌 | 在南大,我曾经动过转专业的念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