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方小莉| 美国奴隶叙事研究

方小莉| 美国奴隶叙事研究

摘要:奴隶叙事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检验,最终被经典化,成为了能够代表非裔美国文学起源与传统的独特文类。美国奴隶叙事在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尚未有文章较为全面地对美国奴隶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从符号叙述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奴隶叙事的产生与发展、体裁、文本与伴随文本以及影响等方面,试图对奴隶叙事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方小莉| 美国奴隶叙事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黑人奴隶叙事现如今不仅在美国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也普遍得到重视。奴隶叙事作为一种文类得到学界的关注最早始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该时期,少数学者逐渐意识到奴隶叙事对非裔美国小说创作的决定性影响。自20世纪20年代中页开始,这些学者们开始尝试各种研究,探讨奴隶叙事的文学性。20世纪30年代的联邦作家计划( FWP)采访了美国17个州的2200多名奴隶(exslave) ,产生了16卷奴隶叙事。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和经典重构使奴隶叙事自70年代开始逐渐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

1985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查尔斯·T·戴维斯( Charles T. Davis) 与小亨利·路易斯·盖茨( Henry Louis Gates,Jr) 编辑的《奴隶叙事》( The Slave's Narrative) 。从广义上来讲,他们将奴隶叙事定义为产生于18-20世纪由奴隶书写或是口述记录的自传性叙事。也即从时间上来说,奴隶叙事包括了内战之前,美国奴隶制存在时期由奴隶书写或是口述的叙事;同时也包括战后,奴隶制被废除后,由这些前奴隶书写或口述的叙事。从媒介上来说,奴隶叙事主要分为口述和书面文体两种类型;从文类来说,奴隶叙事被归类成为拟自传型的叙事。2007年剑桥大学出版了《非裔美国奴隶叙事剑桥文学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African American Slave Narrative)这预示着非裔美国奴隶叙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文类,巩固了自己在文学经典中的位置,成为了人们阅读和研究绕不开的经典。本文主要从源起、发展、文类、影响等方面,从符号叙述学的角度,试图对奴隶叙事做出相对全面的研究。

一、奴隶叙事的产生与发展

奴隶叙事产生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奴隶叙事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文本:“最初是试图结束奴隶贩卖,之后是废除殖民地奴隶制( 指英属殖民地,如牙买加),最后是废除美国奴隶制”。由于历史语境、意图定点不同,不同时期的奴隶叙事书写关注的重点也不同。

18世纪奴隶叙事的产生有其文化与哲学思想背景。首先启蒙主义思想的产生催生了人道主义原则;其次18世纪感伤主义的兴起使同情、仁慈成为了重要的品质; 另外随着民主思想的发展,尤其在18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更多地关注人的自然权利。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奴隶贩卖成为了一种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人权的罪恶活动。因此18世纪的奴隶叙事关注的重点是贩卖奴隶的罪恶。一方面,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认为只要停止了奴隶贩卖,奴隶制就会慢慢消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历史语境的限制,大西洋两岸的废奴主义者们只是试图结束奴隶贩卖活动,并不想从根本上根除奴隶制。直到1807年,美国和英国都制止了奴隶贩卖之后,废奴主义者们才开始抨击奴隶制本身。

18世纪的奴隶叙事可以说是启蒙思想的间接产物,该时期奴隶叙事的主题是奴役与自由,作者非常关注个人自由的书写。黑人奴隶在非洲的个人经历是奴隶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洲的经历是黑人奴隶的个人历史,是构成其身份的重要部分。同时,非洲的经历向读者呈现了黑人奴隶曾经的自由生活,也交代了他们如何因罪恶的奴隶贩卖而失去自由。由于对个人经历的强调,该时期的奴隶叙事中宗教与冒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包包括在非洲的经历、自己的各种冒险经历、宗教皈依经历等。这些因素使该时期的奴隶叙事在体裁上也并不固定,人们可以将其当作“自传( autobiography)、宗教皈依叙事(conversion narrative)、犯罪忏悔录(criminal confession)、海上冒险故事(sea adventure story)、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novel)等。

19世纪是奴隶叙事的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奴隶叙事主要是逃亡奴隶叙事。除了公众对奴隶经历的阅读兴趣及欲望不断增长外,奴隶叙事兴盛最主要的原因是废奴运动的发展。由于 18 世纪美英都禁止了贩奴活动,废奴运动高涨,废奴主义者将抨击目标转向了奴隶制本身,因此该时期的奴隶叙事的意图是废除奴隶制。奴隶叙事在内容、主题、构成要素甚至是体裁归属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内战前的奴隶叙事的焦点直指奴隶制,逐渐变得更为流行,并成为了与奴隶制斗争的有效政治方式。

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废奴主义的复兴引起了废奴主义者们对奴隶叙事更多的关注,他们认为奴隶叙事可以为他们赢得公众的支持,因此他们主动寻找并鼓励奴隶进行演讲或书写他们的故事。经过18世纪的发展,奴隶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所罗门·诺斯洛普格(Solomon Northrup)、摩西·罗珀(Moses Roper)、阿奎那(Equiano)、威廉·威尔斯·布朗(William Wells Brown)、约西亚·亨森(Josiah Henson)等的奴隶叙事作品在销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力大增。在废奴主义者看来,奴隶叙事已经成为了废奴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由于废奴主义运动的支持,又反过来使奴隶叙事的影响及传播更为广泛。19 世纪的奴隶叙事应废奴主义者的政治需求,主要关注奴隶制下奴隶所受到的身体伤害和精神虐待。奴隶叙事不再关注个人经历或是对人生的哲学探讨,而是重点书写奴隶制下那些可怕的、耸人听闻的经历。18世纪奴隶叙事中的奴隶个人冒险经历被19世纪的种植园经历取代。

20世纪的联邦作家计划使更多黑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时期的奴隶叙事主要是通过采访记录来完成。此时的目的似乎是要将奴隶对过去的回忆作为史实记录下来,成为认识过去的材料。以往留下来的官方历史,大都是从白人的视角来审视美国奴隶制存在时期的历史。由于是采访记录,该时期的奴隶叙事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奴隶对自我经历的讲述和回忆,主要受到采访者问题的引导。20 世纪的奴隶叙事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更为广泛,采访中问题涉及“工作、衣食、宗教、反抗、对生病奴隶的照顾、与奴隶主的关系、内战时期的经历、南方重建时期的经历以及后来的生活模式等等”。受限于问答形式,黑人在叙述中的主动性也相对减弱,奴隶叙事也失去了18、19世纪的故事连贯性,体裁也发生了变化,从而脱离了文学体裁形式,很难被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

然而,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种主客观原因,联邦作家计划虽然成功地让更多黑人发出声音,收录了大量奴隶口述叙事,但这些材料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学界重视,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界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存疑。保罗·斯科特(Paul D. Escott)、C·万恩·伍德沃德(C. Vann Woodward)、约翰·布拉欣加米(John W. Bladdingame)等几位历史学家都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的来说,他们的观点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是真实性问题,质疑年过半百的受访者说出真相的能力; 第二是质量问题,怀疑因技术性问题造成采访被扭曲,采访报告质量参差不齐。

通过对奴隶叙事三个阶段的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奴隶叙事的目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奴隶叙事的功能也各有不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界的研究中,奴隶叙事的“真实性”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核心问题。在早期,只有读者相信奴隶叙事是对贩卖奴隶活动和奴隶制的真实描写,奴隶叙事才能成为废奴主义者的有效工具。到了20 世纪,奴隶叙事是否具有真实性也决定了该文类是否可以作为历史语料被应用到除了文学以外的其它研究中。因此在奴隶叙事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人将其归类为自传,即个人历史,也有人将它与其它文学形式归类为虚构性创作。奴隶叙事究竟是纪实型叙述还是虚构型叙述,本文将在下一部分探讨这个问题。

(本期编辑:贾佳)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