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小小一个连长,连总督的话都敢打断,尹昌衡却由此官升三级

作者:金满楼

自从甲午、庚子两次惨败之后,清廷痛定思痛,决心大练新军,各省也就各自分配了任务了。

1910年,四川编练的新军第十七镇成立,统制朱庆澜是北方人,他为了更好的控制部队而安插了不少自己人,如参谋官程潜、协统施承德、陈德邻,标统周骏、叶荃、王铸仁等。

当时军中十几个管带中,只有宋学皋、彭光烈、龙光、彭鹄举4人为川籍(清末新军的统制、协统、标统、管带,即相当于现代军制的师长、旅长、团长、营长)。

由于当时的高级军官多为外省人,中下级的川籍军官大为不满,尹昌衡就是其中最激烈的一个。

小小一个连长,连总督的话都敢打断,尹昌衡却由此官升三级

在十七镇的成立庆祝会上,四川总督赵尔巽亲临现场并做了简短讲话,大意是:

“十七镇成立了,我为川人庆、为川人贺,从此国防省防更有保障了。”

孰料赵总督的话音未落,尹昌衡就首先跳了出来,其大声说:

“大帅刚才所言,昌衡以为大谬不然”。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赵尔巽听了这刺耳话,心里老大不舒服,但还是和颜悦色的说:“那你以为如何?”

尹昌衡于是抓住机会当众指斥军中“武器陈旧、用人不当,械不可用、将不知兵”,等等,诸如此类。

赵尔巽听后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在有同事出来打圆场,称尹昌衡喝多了乱讲话,随后将之强行拖出会场了事。

事后,赵尔巽对这个“刺头”倒是注意上了,在随后的十七镇军事演习中,尹昌衡被任命为东军裁判官(演习分东、西军对抗),以观成效。

演习结束讲评时,尹昌衡对那些外省军官们大加批驳,以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由此获取了“胆气粗豪,敢于说话”的名声。

在日本留学期间,尹昌衡曾与同盟会有过接触(李书城把他也划入了“铁血丈夫团”的大名单),但回四川后,革命党的“排满主义”在他这里却变成了私利性的“排外省主义”。

每次宴会,尹昌衡总是有意喝醉并乘着酒意大骂非川籍军官——当然,那些高级军官屁股后面不干净也是事实。

在川籍军官与外省军官的对立情绪下,尹昌衡的肆意辱骂反而赢得了本省军人的好感(这也是人之常情)。

1911年3月,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行前特向继任总督赵尔丰(即赵尔巽之弟,时任川滇边务大臣)推荐,尹昌衡由此改任教练处会办。

小小一个连长,连总督的话都敢打断,尹昌衡却由此官升三级

时隔不久,四川掀起了保路风潮,尹昌衡曾向赵尔丰提议,由自己组织一支军队去镇压“保路同志军”,并称“成则公功,败则衡罪”。

但是,赵尔丰的的幕僚提醒说,尹昌衡与革命党相勾结,决不可用,此事不了了之。

“保路运动”期间,四川陆军小学也闹起了风潮,总办姜登选(外省人,朱庆澜派)听说学生要罢课,于是召集训话,孰料话未说完,竟有学生自行退出。

姜登选大怒,命令宪兵维护军纪,闹事的学生们竟然蜂拥而上,当场撕破姜登选的军衣,后者在宪兵保护下才得以狼狈脱身。

姜登选之所以会被学员们打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当时盛行的“排外省主义”,在此形势下,本来就被“保路运动”搞得焦头烂额的赵尔丰只得改派尹昌衡接任。

尹昌衡倒是颇有手段,他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校内伙食(因为学员已经走掉一半,省下来的钱可以吃好一点),并亲自向学员们敬酒,以笼络人心,将学员们收为己用。

小小一个连长,连总督的话都敢打断,尹昌衡却由此官升三级

1911年9月,在诱捕了“保路运动”领导人蒲殿俊、罗伦等人后,赵尔丰又下令对请愿民众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成都血案”。

事后,十数万“保路同志军”将成都重重包围,赵尔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个多月后,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四川周围的省份,陕西、湖北、云南、贵州都已爆发革命,脱离清廷。

11月上旬,成都城内突然谣传北洋军已经哗变、摄政王载沣带着小皇帝逃出了关外,一时间人心惶惶,原本打算苦撑待变的赵尔丰也是方寸尽乱。

11月14日,赵尔丰释放了被扣押的蒲殿俊等人并同意将政权和平移交。

经过一番策划与协商后,赵尔丰于11月26日将四川总督印移交给原谘议局议长蒲殿俊,后者于次日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宣布独立。

(节选自金满楼:《民国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0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