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每个家运都和国运相通——平原李氏探源(三)

每个家运都和国运相通——平原李氏探源(三)

李好斌

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等有重要意义。这一点,从李氏族谱中可见一窥。

“靖康之难”中李氏南迁

从李氏最早的迁徙轨迹看,族史和国史息息相通。

平度市仁兆镇李家崮族谱记载,李氏原籍北直石匣因宋末金兵南侵,为躲战祸,始祖李仁美公举家南徙,至莱阳西南乡北崮村(李家崮村)安家立村。正史中记载,此时间发生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

公元1125年,金朝在灭辽之后驱兵南下,分两路进攻北宋,进逼宋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昏庸无能的宋徽宗赵佶听到金兵来犯,惊恐万状传位给太子赵恒(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借“烧香”为名,逃往镇江避祸。宋钦宗即位后,改年号为“靖康”。他同样畏敌如虎,只是迫于形势才任命主战派李纲负责保卫汴京。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求和,答应割地输款。金兵在获得北方大片土地和大量金银之后北撤,投降派又得势起来。宋钦宗以为天下无事,罢免了李纲。太上皇宋徽宗回到汴京,继续过着腐朽的生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秋天,金兵第二次南侵,东西两路军队合围攻人汴京,徽宗、钦宗束手就擒,做了俘虏。第二年春,金兵北撤,将城内92个府库内的财物席卷一空,又把微钦二帝及皇族、大臣等大批人员俘至北方,北宋王朝也就灭亡了。

正是在此大环境下,李氏举家南迁。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从京东石匣村到胶东莱阳县,一路风声鹤唳,颠簸流迫,最后安家立村,再次说明了“没有国家哪有小家”的道理。

“靖难之役”后李氏再迁

李寨村李氏的迁徙,也是一部家国相连的历史。

元末明初北方农民起义军连年征战,明朝建立后又发生“靖难之役”(民间称为“燕王扫北”),由于鲁西北地区处于南北征战要冲,当地农民为躲避战乱流离失所,战后又发生瘟疫,造成鲁西北地区人烟稀少。据说当时一位朝廷官员,为了验证人员密集度,在一个重要的路口,放置了银钱,几天之后,银钱仍在,他流泪向朝廷写了移民奏章,使明王朝决定从山西、北京、胶东等地区向鲁西北地区大移民。李氏就是在此背景下由莱阳李家崮移民平原县建李家寨村的。

举家迁徙时是冬天,据说先祖挑着担子,担着最小的孩子,先祖李昇妻张氏手牵着俩孩子,他们一家五口人一路风霜严寒步行至平原县,在茫茫黄土中,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中,扎根立足白手起家,成为一乡大族。而从清朝末年李氏修谱的内容来看,虽然做序的也是社会文人名流,但他们的文字只限于中华传统文化、家族伦理道德教化等方面,没有站在家国天下的高度进行思想论述。这足以看出,清朝末年,鲁西北乡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状态。落后就要挨打。思想的落后更值得现代人深思。

李寨村名的来历,谱中记载自立村就为李家寨,而有的传说中说,这个村庄原名小李寨村,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军入平原,当地豪绅组织村民广挖壕沟修筑围墙,砍伐树木修建寨门,小李寨村也挖壕沟修寨墙,故改名李家寨,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原县进行村庄名称登记为李寨村。但乾隆24年编纂的《平原县志》上面有明确村庄地名记载,那时已经称为李家寨村,可见家谱记载与县志记载较为可信。

今天李氏村庄繁荣富强

李寨村内中央路南有一个较大的湾叫“杨家湾”,为什么叫“杨家湾”,村民说不上来。该湾西南处曾有“潘家菜园”,在该村正东三里地处有块土地叫“王家门口”,村西北河堤边曾有个“小吴家”,现在成为耕地等等。这些地方顾名思义,历史上此处曾有人家和村落。残酷的生活环境,或天灾或人祸或兵殁战事,这些村庄在明朝之前都消失了,仅留存于人们片言只语传说之中,而今天的李寨村,则同其他现有的村庄一样,正走在追求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上。

2016年12月11日,笔者同刘宾洪村李清才到禹城市房寺镇崔李村探访,该村支部书记李德富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崔李村原来是“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盐碱地窝子,现在都已经成为良田,原村庄已经成为耕地,崔李村已经成为崔李社区,是禹城市农村工作的一面旗帜。望着大片平地而起的家家二层小楼,我由衷地为同族人幸福美满生活而赞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继往事知来者,从宋朝末年一个家庭繁衍出数百个村庄,从明朝中期一个家庭迁徙繁衍出几个村庄,李氏族谱记载再现芸芸众生中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也从中一窥到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强健向上的无限动力。传承前人努力奋起、艰辛磨砺、勇于承担责任,并将之精神财富代代相传,丰富细微生动的家族史和个人生命铸就的梦想共同融入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