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今年极端天气会否多发?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回应

2022 年,全国平均气温 10.51 ℃,较常年偏高 0.62 ℃,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 , 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23 年我国气候趋势如何,备受关注。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2 月 6 日,中国气象局举行 2023 年 2 月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3 年 1 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 年 2 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并发布了《2022 年中国气候公报》。

发布会上,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贾小龙强调,国家气候中心针对今年的气候形势提出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建议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

2022 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降水量为 2012 年以来最少。

2022 年,全国平均气温 10.51 ℃,较常年偏高 0.62 ℃,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 , 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 606.1 毫米,较常年偏少 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 1961 年以来同期第二少。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在刚刚发布《2022 年中国气候公报》之后,气象部门对我国今年的气候趋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贾小龙回应称,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 为此,我们针对今年的气候形势提出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贾小龙。

此外,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补充解答,关于今年整个年景的预报,每年按惯例都会在 3 月组织相关机构进行会商,对整个汛期情况做出精细的预报和预测。" 因为气候预测不确定性非常大,3 月,影响我国年度的气候状况的因子和信号才能够收集到,我们会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

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的种类也比较多,而且区域气候差异非常大。认识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保护气候,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实际上已严重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贾小龙指出,我们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过去几十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气候变化也非常明显。根据气候变化预估,未来我国气候变化持续存在。

比如说,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然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未来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也越大。

比如我国中东部地区,2035 年前后,类似于 2013 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变为两年一度的事件,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也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中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也会从目前的 50 年一遇变为 20 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 50 年一遇变为 32 年一遇,这表明我国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还是比较严峻的。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

贾小龙强调,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 小概率高影响 " 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