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展现了河南人平凡中的伟大


欢迎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文明河南”,一键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传递河南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文明小编语】为弘扬“崇文尚德、实诚谦和、开明担当、求实创新”的汝州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引领全社会向上、向善,学好人、做好人,传播正能量,凝聚起实现“汝和万事兴、汝升万事兴、汝美万事兴”发展总方略的强大精神力量,从今年6月份起,汝州市委宣传部、汝州市文明办决定开展“弘扬汝州精神、讲述汝州故事”先进人物月度评选活动。小编带着您一起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

“你把孩子看成天使,你就活在天堂”

她叫王艳卿,是汝州市寄料镇一中一名普通而又出色的语文教师。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火热般的追求,二十年来,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虽平淡却耐人寻味的青春之歌……扎根山区,奉献二十余年。

王艳卿老师家地处深山区。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1995年师范毕业后,亲戚介绍让她留在城里工作,同时家乡的小学校长也曾给她说过:“学校除了我是民师转正的外,其余的都是代课教师,教学质量跟不上,耽误了我们山区孩子的前途,你若能回来的话,也是为家乡做点贡献!”她时常记着校长的话,决定回自己家乡任教,那一年她回到了炉沟小学校。

1998年,由于她业务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到寄料镇一中任教,一干就是十几年。

教学二十年来,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事情影响过工作。她以校为家,吃住在校。她连续十几年一直担任毕业班语文课及班主任,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所带的班级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在本校各班中总是最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曾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汝州市师德标兵”、“汝州市教育教学专家”、“汝州市优质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寄料镇地处山区,班里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比较贫困,致使一部分学生常常因经济困难而产生辍学的念头。为此,王艳卿老师一方面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一方面从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使学生绝不因贫困而失学。

她曾教过的范菲菲同学,父亲因家里建房不慎砸住腰部造成下身瘫痪,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艳卿老师了解情况后,自己带头捐了100元并号召其他同学为她捐款,同时资助范菲菲上中学期间的所有费用。范菲菲的父亲得知女儿又能重新返校学习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范菲菲同学也在王老师的资助下,顺利地升入了高中。

如今,在她的毕业班中也有不少同学受她帮助过,在通过作文了解到学生王一凡的家庭生活困难后,她亲自为其申请贫困生补助,还在生活上给予她许多帮助,王一凡十分感动,更加刻苦学习,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王艳卿说:“你把孩子看成天使,你就活在天堂,你把孩子看成魔鬼,你就活在地狱。”学生们个性不同,这时就体现了她为人师者的耐心和爱心。她不仅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令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影响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他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无论从哪个入口走进赵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整洁的街道边种满了各种花草,文化墙醒目有序……赵庄村村民们说,这得益于他们的好带头人——村支部书记李占立,是他用思想和行动带动全村发展经济、开展文明村居建设,让赵庄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赵庄村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土壤肥沃,村民习惯于传统上的“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脏,人文环境乱,都习以为常。

对此,李占立等村两委会一班人在市、乡两级“清洁家园”行动的号召下,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开展“清洁家园、美化家园”活动,召开了全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清理大小街道15条,建起了垃圾池,实行垃圾定点定时清运。

赵庄村有两口井,由于去年干旱无雨抽不出水,村里田地灌溉成了问题,通过村里“一事一议”,他自筹资金,请来了打井队及时进行深挖清淤,直到打出水,保证了赵庄村田地灌溉需求。他又带领村民修复村东边公路旁500米的排水渠,铺设了水泥管道。为了让村民的生活污水得到合理的处理,在村里建造污水处理池,既实现了排污净污,同时又使污水转化后得到有效利用。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的心情自然也好。这时,李占立又在思索,如何在全村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

李占立和村两委会班子通过考察和商议,决定在村里开展文明教育活动,他们对全村街道进行统一粉刷,每条街道都设置了文化长廊,几个月来,他们建设以勤、孝等传统文化以及汝州精神、村规民约为主题的文化墙1800平方米,绘制宣传画栏826平方米,宣传画76幅。

“每天一出大门就看见这些宣传画,对每个人都有感触和启发。”村民李万胜说。

“我们当村干部,就是要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把‘干好’放在第一位,用实事感动群众。”李占立说。

他不是农民,却成了农民的“参谋员”

一本本获奖证书、一片片赞誉之声,是对潘占社工作的最佳肯定。

现年49岁的潘占社,大专学历,共产党员。1988年7月进入汝州市农业局农技中心,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2004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深入田间生产一线,与农业、农民、农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人员,他在农业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地厅级研究成果奖。

自国务院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后,汝州大地上涌现出许多种植大户。经过每年一次的调研,潘占社发现大多数流转者只有一腔热情,却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种植技术。对此,他认真分析调研土地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把种植大户生产经营情况装订成册,每次下乡都带在身上,只要经过有种植大户的地方,必是一番细致的调查询问,把问题带回去研究,最终摸清全市种植大户具体经营情况,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指导措施。

同时,分析总结了种植大户的现状和种植的作物及品种,并按照粮食、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等类别,推选出科技带头人,互通信息,相互学习,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在麦收的关键时节,他利用星期天,多次到煤山办事处肖庄村、庙下镇西荒村对小麦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全程调查记录。他还通过走访调研,进行数据对比,找出差距和原因,作为科研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潘占社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在小麦技术推广方面,重点推广了秸秆还田、良种适应性推广等关键性技术;在秋季农业生产方面,重点推广“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在南北两山大力发展红薯、花生等耐旱性作物,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全市粮食生产稳定。

另外,为切实把握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给上级提供详实的决策参考依据,他结合农业部基点统计和河南省农情调度系统,在每个农事活动的关键点,不管严寒酷暑,在两米多高的玉米田间,在冰雪覆盖的麦田,总能准确及时地完成调查任务,在2014年带领农业科,取得了“河南省基点统计先进单位”和“河南省农情调度先进单位”等荣誉,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使下情能以最快的途径上达,及时改善问题,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他用诚信把小作坊变成大企业

15年来,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带领工厂由8人的小作坊发展为目前年产面粉15万吨,年销售额1亿的综合性民营加工企业,产品远销十余个省。他,就是温泉镇华豫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现朝。

十多年来,李现朝一直把诚实守信和产品质量第一放在首位。2008年3月,公司接到成都市一客户订单,需求很急。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人加班生产。正当如期完成任务进行发货时,工作人员发现计量称重的电脑出了故障,每袋面粉少了0.25公斤。李现朝知道情况后,立即组织公司后勤工作人员,重新返工标重,直到凌晨5点,把2400袋面粉按标准全部标定完毕,早上按时发车。

华豫面业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李现朝时刻不忘关心经济拮据的贫困群众。2009年,温泉镇华豫面业附近有一位60多岁的申姓村民,两个子女因病早丧,一个儿子还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伴和一小孙女相依为命。申老汉为儿女治病早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问题。得知这一情况,李现朝先后两次送去现金1万多元解决燃眉之急,还破例把申老汉招到公司,每月给他发3000多元工资,使他和老伴的生计问题得到了解决。

十几年来,李现朝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尽心竭力帮助身边的人,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情中却透着点点感动,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来源:大河报)

他们,展现了河南人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