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他从50多岁寻觅到古稀之年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他从50多岁寻觅到古稀之年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他从50多岁寻觅到古稀之年

王艾甫手捧《铁证:日军侵华罪证自录》《铁证:王艾甫抗日藏品精选》以及日文与英文版

2015年12月25日,左权县西关街26号的“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两位穿着迷彩服的年轻战士站在一位白发老翁面前,腰板挺得笔直,认真地聆听着老翁的讲解。老翁的讲解告一段落,旁听的一位中年男子用上海口音感叹道:“来左权,不到这里看看,等于没有来……”两位战士仔细观看了馆里的历史实物,听了老人的故事。离开前,他们冲着老人敬起了标准的军礼,老人将手里的拐杖靠在玻璃展柜边,也回之以庄重的军礼。 这位七旬老人叫王艾甫,是电影《集结号》里谷子地的原型。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他从50多岁寻觅到古稀。

○人物简介 王艾甫

男,74岁,山西省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太原市收藏协会会长。他是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的原型人物。十多年前踏上为烈士寻亲之路,足迹遍布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甘肃、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广东等地。2009年,他在左权创办了 “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2015年8月,他出版了《铁证:日军侵华罪证自录》《铁证:王艾甫抗日藏品精选》。

偶得阵亡通知书他开始为烈士寻亲

在纪念馆里接待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已经是王艾甫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每个展厅都有电子解说器,但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亲自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每当这时,他的声音格外洪亮,表情时而冷峻时而自豪,手中的拐杖一直在微微颤抖。

王艾甫是山西省检察院的一名退休干部,爱好收藏。1996年清明过后的一个周六,他花3000元从太原南宫文物旧货市场买来一束发黄的卷宗。那是解放战争时期太原战役牺牲战士的登记册,里面有84份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我参加过抗美援越,知道战争的惨烈,有的战士阵亡了家人都不知道,我想尽力帮他们寻找活着的亲属。”王艾甫说。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寻找:给烈士亲属写信,给当地民政、公安部门打电话,办小型的抗日展品展览,还到外省实地寻找。

2005年,《武汉晚报》记者汤华明沿着八路军的抗战路线探访遗址,请老兵口述历史。得知王艾甫收藏了不少抗战实物,两人在太原见面了。在王艾甫家中,汤华明见到不少展览馆没有的抗战实物,深有感触。王艾甫趁机要汤华明帮一个忙:“我们把镜框拆开,把里面的阵亡名单拿出来,把湖北那边的烈士名字和籍贯一个个抄给他,让他帮我找找。”

没多久,汤华明给王艾甫打来电话说:“王老,找到一位,名单上的戴虎叫郝载虎,不是云县,而是云梦县人。”2005年11月8日,细雨中,王艾甫和汤华明来到湖北省云梦县中关村。刚到村口,10万响的红鞭炮就开始轰鸣,这鞭炮是为了感谢王艾甫,更是为了迎接因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而迟归的烈士英魂。郝载虎的堂弟郝章群握着王艾甫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旁边一位村民说:“这么多年,有人说他(郝载虎)是国民党,有人说他当了解放军,还有的说当了叛徒,家里人抬不起头来。这下知道了,原来他是烈士!”

王艾甫成功找到第一位烈士亲属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又有3位烈士的亲人被找到。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寻亲志愿小组,踏上了寻访英烈之路,又有5位烈士家属被找到……新闻媒体、社会志愿者团体,在越来越多的人帮助下,目前王艾甫已经找到40位烈士的家属,但剩下的44份阵亡通知书仍旧挂在他的心头。

2006年,王艾甫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在上海举行宣传活动,首映式上,王艾甫出现了,冯小刚对扮演谷子地的张涵予说:“你见到的王艾甫先生就是‘谷子地’的生活原型。”

为英灵安家他建起抗战纪念馆

2009年,王艾甫三兄弟在左权自费创办了“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有一间“抗战忠魂厅”,墙壁上刻着“左权县抗日战争英名录”,下方的玻璃展柜里是他们当年用过的东西。王艾甫说,每天晚上,烈士们就在这里“吵”开了,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

纪念馆开馆以来,一直免费向游人开放,已接待中外游人35万人次。

2013年5月,在院子里整理资料的王艾甫感觉头脑发晕,一条腿使不上劲。他还和馆里的年轻人开玩笑说:“我这一条腿越来越短,是不是该穿个高跟鞋了。”

谁知,第二天,王艾甫写字时竟然握不住笔了,侄儿逼着他去医院检查,查出是脑梗塞。穿不上衣服,生活不能自理,王艾甫有些郁闷地说,没想到古稀之年竟这般狼狈。“说话嘴巴都兜不住口水,躺在床上干啥都离不开人,后来慢慢好点了,侄儿用绳子拉着我的一条腿,两个人再架着我学习走路。”王艾甫说,好不容易熬了几个月能出院了,回到馆里,发现房顶漏雨毁了不少馆里的藏品,那滋味比割肉还疼。

王艾甫不顾家人反对,硬是拄着拐杖、拖着一条使不上劲的腿安排纪念馆的修补工作。他调整了馆里的内部结构,增添了展品,并添购了防火设备和防盗监控设备。为了节约开支,王艾甫精打细算。“馆里的玻璃展柜都是买来磨好的玻璃,然后我们用胶粘的,这样的成品市场上卖800块一个,我们自己粘,300块就能下来。”王艾甫边说,边用颤抖的手摩挲着玻璃展柜,他的一只手因为脑梗塞后遗症造成了痉挛。

2014年9月18日,重新布展后的“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新馆由“抗战忠魂厅”“侵华罪行厅”“全民抗战厅”“群众路线厅”“抗战核心厅”和“抗战实物见证区”五厅一区组成,展览面积由原来的350平方米增加到近700平方米。在这里,有左权老百姓为战士们做的军鞋,送粮食的独轮车,还有土枪、大刀、马灯,这些历史实物让参观者仿佛看到了全民抗战的过往。

抗战胜利70周年他用《铁证》记录日军侵华罪证

在所有展品中,一套日本官方的朝日新闻社在1937年到1942年间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是王艾甫收藏中的“珍品”。《支那事变画报》及其增刊,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为配合其军事进攻、宣传战果、鼓励日军士气而出版的刊物。刊物刊登着日军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与撰写的手记,每张照片均附有图片说明和简洁的背景资料,刊尾还编发有侵华日志,该刊物几乎全面展示了日军侵华及战略相持阶段的战争情况。这套画册被王艾甫视为“日本侵略者自证其罪”的重要史料。

2005年5月31日,曾在山西战场参战的日本老兵奥村和一参观了王艾甫的抗战收藏品。当奥村和一见到《支那事变画报》时,十分震惊。他说:“这个画报现在在日本也很难见到,这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当时的真实情况,我们进入村庄的中队被要求把老百姓集中起来,点火烧他们。我当时不明白,长官说我们是来守护、解救中国人的,为什么要这样残害他们?”后来奥村和一加入了“反战大同盟”,为中日友好做了大量工作。

在“侵华罪证厅”,《支那事变画报》里的图片被放大悬挂在展厅墙上,“南京大空爆”“大同城占据”“血染太原城”,这些清晰的图片是日军侵华罪行无法辩驳的铁证。在王艾甫的概念里,从为烈士寻亲,到建起抗战纪念馆,都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加深对战争历史的认识。可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不一定亲临纪念馆,就能了解到这里的展品以及背后的故事呢?出书!想法形成后,王艾甫开始对展品做详细的电子记录,并积极与有识之士交流以求获得帮助。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帮助王艾甫策划出版了一部两本的《铁证:日军侵华罪证自录》《铁证:王艾甫抗日藏品精选》。书中的很多素材来自王艾甫的藏品,并经由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把关审读。

这部书也出版了英文和日文版发往世界各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位负责人说:“王老做的事情就像一个精神火种,这个火种需有人去续、去添火,才不会灭,才会燎原,我们应关注他、帮助他。”

本报记者 郝宏

○记者手记 我们一起坚守

在“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一间小房子,一进门就是方桌,方桌一侧摆着张双人床,另一侧是一张单人床和一台电脑,这里是王艾甫的住处也兼做办公室。狭小的空间里还摆着各种柜子,里面堆着不少资料。一位古稀老人正坐在桌前手抄资料,两个年轻女孩子在电脑前操作。

老人叫王存新,来纪念馆里参观时,发现自己父亲的名字也在“左权县抗日战争英名录”里。他决定留下来帮王艾甫,“用现代人的话说,干点志愿者的活儿。”两个女孩子都是志愿者,一个是大学生,在实习期过来义务帮忙;另一个在北京工作,利用年假帮王艾甫整理电子档案。

记者了解到,除了他们,除了当地政府,还有外文出版局、南开大学等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机构和个人在帮助王艾甫。

当你看到一位皓首老人拄着拐杖坚守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你会心疼也会佩服;当你得知老人不是孤立无援,背后有不少爱心在支持他时,心底里升腾起的是对这些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感恩。

有一种感动,叫我们一起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