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新化油溪桥:旅游村里的脱贫“试验田”

新化油溪桥:旅游村里的脱贫“试验田”

油溪桥村致富“领头羊”彭育晚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吴亮)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地处新化北部,资水河东岸。近年来,该村以油溪河漂流为主导产业,通过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加速土地流转,大大减少农业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吸引了在外打工村民回家创建脱贫“试验田”。

10月24日,记者来到油溪桥村采访。油溪桥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69人。很多年来,当地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旱不保收。“一定要让油溪桥村富起来,让油溪桥人乐起来。”2008年下海创业的退役军人彭育晚毅然弃商返乡,回到油溪桥村这片故土挑起村支书的重担。思维超前、敢作敢为的他带领着油溪桥人扬帆起航,一路高歌。六年来,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协会”、全国“阳光工程示范村”、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生态家园村”、“文明卫生村”、“安全生产示范村”“生态家园旅游特色开发村”“最美乡村”等众多荣誉称号。现在的油溪桥村已修通了全村所有田间地头公路,对全村农户出入便道进行了硬化改造,实现了农业扁担“下岗”;统筹兼顾地实行农田改良,发展稻田养鱼三百余亩;不断创新巩固水利建管模式,实行农田管道灌溉,确保了该村饮灌无忧和农业丰收;对荒山空地炼山整地、植树造林,几年累计造林1000余亩,栽种名贵苗木十万余株,实现了油溪桥村的全面绿化;丰富村民生活,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对环境治理实施常态化管理,对生活污水进行梯田式净化;全村新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实现了村民年收入从2008年的800余元到现在的5800元的飞跃……

走进今日油溪桥村,记者不由自主地感叹:这里不仅有绵延的生态画廊,众多的人文遗存,而且有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业、特色农业,还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山里人家。今年35岁的村民李甲辉神采奕奕地告诉记者,家里的30亩李子明年就要挂果投产了。三年前,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流转了村里几十亩旱土和荒地,并承诺只要村民愿意在这片“试验田”上种植经果林,该村就可以为其免费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农校出身的李甲辉得到消息后毅然放弃了在外地打工赚钱的机会,回到家里抓住了这个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机遇,并依托该村远近闻名的漂流项目,因地制宜选择了在旅游旺季产出的奈李,两年多来李甲辉用家里的农家肥精心装扮着村里的第一份“试验田”,“这个正在发芽,这些明年都是要结果的。销路不要愁,还没开花结果都已经订了,村里面订了一点,自己也销一点,轻轻松松就预订光了,明年我准备还扩个四五十来亩吧。”

甲鱼生态养殖基地——是该村的第二份“试验田”,该基地由油溪桥村流转水田而建成,并拥有农田灌溉、田埂硬化、田间地头生产通道等配套设施。村民彭术生怀着创业脱贫的梦想承包了该基地,成了这份试验田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介绍说,该基地他目前只投资了几万块钱,村里面帮他投资了十多万,村里负责场地建设并免费提供甲鱼、鲤鱼鱼苗和技术支持,而他自己只要负责基地农田流转费用和基地后续管理,由于是生态养殖,彭术生在水里放养螺、蚌、养殖泥鳅、小鱼虾、各种水蚤,采用天然饵料,60余亩水面独自照管下来一点都不觉得累,看着鱼儿一天天长大,彭术生心里乐开了花。“甲鱼买回来时很小很小,最大的不过三两,现在斤把了,明年完全投产了……信心是非常有了,村里面为了把这个地方搞好致富,我们就是带个头,把这个实验搞起来。”

近年来,油溪桥村修建了全村所有的田间地头公路,实现农田管道灌溉,不断加强和加速水利设施建设及土地流转,实现农业扁担下岗,农户精神脱贫。彭育晚满怀希望的说到,“通过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让外面(打工)的人越来越看到村里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把精神团结到一起,把等靠的思想转化为精神脱贫的动力,真正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编辑/梁雄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