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留学美国,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老查备注:对于大学毕业多年,有家有业的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一个奢望,但是我的朋友却说走就走,全家去美国留学了,而且还选择了自己最想读的专业。今天,我们看看大龄青年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留学美国,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了芝加哥快一年了,感受很多也很杂。2013年,在工作后的第十一个年头,我们决定来美国,我们是我和我老公。这个决定对我不算突然,主要是老公很坚定,主要动力是都工作十多年了,歇一歇,顺便充充电。我当时很犹豫,不是因为职业的中断,是因为其实没有明确的目标出国到底是为什么,而我是一个做什么都要明白为什么的人。最终我的决定是支持他的决定。身边的朋友反应各异,大部分朋友是认为我们来是为了移民做准备,或者借机会在这边生个美国娃;更多的朋友是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在职业的黄金期离开,留学镀金没有太大必要,再回国又有可能跟不上市场。

移民的可能性确实考虑过,也确实想先通过这段经历体验一下再决定要不要移民,到目前为止的结论是没有必要移民。在国内的时候,除了空气污染严重和交通差以外,我们一直都生活的很开心,没有离开的理由。决定不移民的理由很多,人文因素是主要的,亲人和朋友都在国内,美国除了环境好对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吸引力。国内工作机会相对多,业余生活也丰富,像我们俩个人工作十年以后已经基本进入成长需求阶段,完全没有必要来异国他乡回到生存的初级阶段(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现在经常也有朋友问我的建议,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考虑移民,但同时要考虑清楚的是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是为了孩子以后工作顺利,我个人的感觉,美国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不比中国年轻人小,尤其是现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而且一旦子女适应了美国文化之后和家长之间会有文化冲突;如果是为了子女生活的更健康,我接触到的美国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确实远远好于国内,前提是家长有经济实力能够让孩子住在比较好的社区。所以陪孩子同来的家长就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经济实力非常好,而且来美国以后也不需要持续收入的话,没问题;如果是指望来美国再就业的话就完全不同了,美国的就业情况持续恶化,本地人的竞争都非常大,即使找到工作也不会有在国内一样的机会,而且成人更难适应语言和文化的改变。技术类岗位相对就业比较容易,只是相对,我没有具体研究哪些岗位,没有发言权。

我对职业的中断也没有任何顾虑,做人力资源也有十一年了,在外企从实习生开始,到后来经历民营企业上市。职业的成长和收获非常多,但是也到了一个倦怠期,慢慢失去了兴趣。决定来美国时,很多朋友以为我会读MBA,但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我一直感兴趣的心理学。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大部分来源于对自我成长的困惑,想彻底地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工作经历,在人力资源中核心的管理和决策中人性其实是很多事情和决策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最应该考虑但往往被忽略的,而现有的管理理论过于机械化而忽略了人性,并不能很好的支持组织的良性和长期发展。当然心理学的分支很多,我选择的专业结合了心理咨询和组织行为理论,很适合我的需求,具体心理咨询专业的学习以后再详细解释。学习的收获是巨大的,这种学习不只是知识性的,更是对自我和职业的总结和提升,反而重新激发了我对人力资源的工作兴趣,计划以后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实践。

就这样决定来美国之后就经历了考试,申请,辞职,签证,走亲访友等一系列活动,在开学前最后一周到了美国。我们是比较随意地,什么都没有提前安排,也没有朋友在芝加哥,所以在美国的生活上都是慢慢自己试验处理的,包括租房子,日常水电网开户缴费啊,等等。总的来说,在美国生活比在北京麻烦,前期要求多反应慢,一旦稳定了之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基本上什么事都只能遵循现有的大大小小流程,遇到事情灵活变通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挑战是来自方方面面的,生活上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在国内的一切便利在这里都要重建。在国内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优越感到这里都变成了挫败,包括语言,年龄,经验,社会地位,归属感,统统消失了。开始的时候最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难为自己,何必放弃原有的一切。但是考验自己,坚持下来,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慢慢适应了新的角色和环境以后,我们就开始更充分地尝试新的生活。学习相对工作毕竟轻松,我们也不像应届生有就业的压力,不看书的时候就可以到处走走,享受芝加哥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平时逛各种博物馆和展览,假期的时候可以领略美国的自然风光。这种完全没有负担,不用担心工作也不用担心学习的假期才是真正的休息,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能够有完全放松的时光很宝贵,这对我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