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心领神会 知音难求

心领神会 知音难求

对于任何艺术的真正欣赏,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之上,如果没有理解,甚至说根本就如牛听琴,那怎么可能真会喜欢它呢?而没有喜欢就根本谈不上“欣赏”,更何谈陶醉与知音。

而对于古琴艺术真正的欣赏不仅是理解它,而且还要能从中体味更为深远的意境。正如《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说:“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谕文王之志,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 这可以说是欣赏古琴的最高层次,其基础是专业知识把握。这里所说的专业知识,既指对古琴琴学、琴道的全面了解,也包括对于音乐的乐理知识的精通。我们可以看到古今琴史上的大琴家,大都是通晓乐理,精通琴道的。

我们的先贤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懂得了“言不尽意”这样一个道理,艺术语言也一样,都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把“意”传达出来,这虽然是一种遗憾,却也为艺术的含蓄想象提供了条件,留出了空间,从而也对艺术欣赏造成了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对于古琴的欣赏尤其如此。有利的一面是,真正的知音可以从古琴曲中,听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境界,故而有百听不厌的审美感受;不利的一面是,言本来就不易尽意,对于那些曲意高深、表面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的曲子来说,要理解曲意、会心“妙赏”就是难上加难了。

如此说来,欣赏古琴艺术岂不是比登天还难了?其实,只要是真正的知音,真正喜欢这门古老却最具文化意味的艺术,还是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的。

方法一: 反复听,耳熟能详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于艺术的把握不是走马观花、一蹴而就的。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也就是说,“博观”的目的是为了“圆照”。在佛寺寄居多年的刘勰在这里借助了一个佛学比喻,所谓“圆照”在佛学中指的是灵觉的“圆融澈照”,“圆”指圆满无缺,“照”则指洞澈内外。在这里,刘勰所要“圆照”的“象”无疑指的是文学艺术的意象,说明对于文学艺术意象的“圆照”是要以“博观”为基础的。这里的“博”不仅有广博之意,也有丰富之谓。所以,多读、多看、多听、多体验,是欣赏艺术的诀窍。后世还有许多名家也阐述过这个道理,诸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

就古琴艺术而言,与其他听觉艺术一样,古琴也是通过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相对抽象的语言来营造意象的,不像视觉艺术那么直接、一目了然,这已经给一般的欣赏都带来困难。进一步讲,古琴琴曲琴音朴拙却意境深远,所以欣赏起来就需要更多的修养。而修养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反复多听来达到对于各种曲目的耳熟能详。其实,多听只是一种渠道,多听的目的不在于听多少遍,真正的目的在于每次倾听之时,用心来体味琴曲中的味道和意境,借助琴曲来达到与古人精神上的沟通,净化自我心灵,提升人文素养。

方法二:用心听,心领神会。

如果说,反复多听是渠道,用心聆听就是态度。那么欣赏艺术就必须采取恭敬认真的态度,而是对于古琴这样的古老高雅的艺术亦应如此。大部分琴曲、琴歌的创作流传背后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典故,寄托着古人真切的情感与理想。我们欣赏古琴,就是倾听古人的心声、与先贤做心灵的交流,因而不能像是听娱乐式的流行乐曲那样当成茶余饭后的小品。本着这样态度,也就不会出现那种乏味、听不进去的感觉,

所谓“用心听”,就是不仅仅停留在音乐艺术欣赏的层面上,不是仅仅听音质、音色、节奏、旋律,而要通过这些形式因素来听其所表现的内容(即琴曲的意象)。也就是说,对于琴曲的内容与形式及至二者的结合都能有所感悟。这首先要求欣赏者对于琴曲的内容、背景、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做到对一个琴曲成竹在胸。进一步,如果能够对最基本节奏、旋律(甚至古琴的吟猱指法等)所传达的特定情感有一定把握,那么在欣赏时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了。

因而,所谓“知音”,并不只是琴曲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更也在于对琴“音”的心知肚明,对于琴“道”的妙悟真解。只要一个人真正热爱、钟情于古琴艺术,就可以通过这两个方面来亲近古琴,培养自己与琴的“感情”,先要做琴的“朋友”,而后逐渐成为“知音”。(来源网络)

中国古琴网微信号:guqin88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