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荐读神木人必看!二郎山文化墙传说故事大集合

1 远古神林

夸父追赶太阳,渴死于途中。他的手杖化为一片浩瀚的神林。在那开天辟地,远古洪荒的亿万年前,这块贫瘠干涸的大地曾是一番水草肥美,林木阴翳,鱼翔潜底,鸢飞蓝天,美丽富饶的景象。植物生而死,死而生,周而复始,不断堆积。侏罗纪地质时代后期,地壳开始一次次碰撞挤压、升降沉浮,森林植被一批批繁衍、死亡、腐烂、分解,经历了亿万年的孕育,大自然为这片广袤的贫苦地区悄悄地蜇伏下了一条与万里长城同向延伸的,绵延数万平方公里的黑色巨龙,它便是今天举世瞩目的大煤田。

2 二郎担山

传说远古时期,神木地势开阔平坦,常有风沙侵袭。更由于过度的垦植,毁林开荒,使农田无保护,地表没掩盖,风沙危害愈来愈严重。每年尤其春天狂风甚恶,卷着砂子飞扬,断断续续,数月不止。有时竟出现咫尺不见的沙尘暴,常常吹毁林草,覆压农田,打伤禾苗,人民深受其苦。于是二郎神杨戬便从山西担了两座山,飞渡黄河,给神木城东、城西各放了一座。从此挡住了漫天风沙,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3 神松奇梦

传说古麟州城外有三棵巨松,张骞出使西域路过此地,正当赤日炎炎,人困马乏,便在巨松下枕石而憩,不觉朦胧入睡,梦见自己驾一小舟,泛入天河,进至天宫。他于是舍舟登岸,信步走去,见到好多琼楼玉宇,奇花异石。忽然一阵幽香过后,隐隐有轧轧的机声传到耳边,循声而往,竟来到织女织锦的机房,织女们惊奇地围了过来,殷情地款待他,并且向他问好多人间的事。临走时,一位美丽的织女从机下抽出支机石一块,赠送给他,作为纪念。一觉醒来,见宝石仍在身上,大呼“神松”。神木由此得名。

4 三教合一

二郎山是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山上寺庙道观林立。每年的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二的三次盛大庙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数以万计,这是二郎山的神奇。二郎山顶最大的庙群护国寺,俗称三教殿。正殿同时供奉释,儒,道三教创始人。这是神木人宽厚、包容、和谐的信仰观之具体体现。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蕴涵。这种蕴涵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千年也没有被击垮,至今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5 南蛮盗宝

传说二郎山里有金马驹等无数宝贝。一南蛮弟兄俩千方百计地到处去打问开山的钥匙,想盗取宝贝。一天,碰到一位长须银发的老汉,送给他弟兄俩两粒黄瓜种籽,并且说:“只要把这两粒籽儿连种三年,就能结出两条奇怪的黄瓜。怪瓜从第一天起,过一百天才能成熟,不成熟千万不能打动,不然山公土婆就不会送钥匙来了。”三年后,长出了红黑两条黄瓜,弟兄二人昼夜守护着,单等瓜的成熟。刚到第一条黄瓜一百天的时候,兄长就叫弟弟去摘那条红黄瓜。弟弟一时激动得失手下去竟连那条长了九十九天的黑黄瓜也给摘了下来。结果,哥哥用红黄瓜打开了东山的朱砂洞,红色珍珠全被取出。弟弟呢,虽然用黑黄瓜打开了西山的黑石岩洞,不料刚跑出一只金兔子,山门便自动合上。城西沟从此留下了“兔儿川”的名称。

6 九龙治水

传说北草地的黄风怪黑水妖久动干戈,闹得窟野河上常常发大水。神木县城经常遭受山洪侵袭,每到发大水时,城墙外洪峰起伏,波涛汹涌,大有扑没城头之势。人们呼天叫地,苦不堪言,连连祈祷苍天。玉帝便派九条龙下凡治水,并化做城东的九龙山。巍巍然的九龙山,绵延数里,气势非凡,成为一道天然屏障,绕城东环围屏立,像一个巨大的摇篮,护佑着一方子民。它激荡,高迈,永保一方水土平安。

7 巨人牵石

洪水曾一直侵扰着苦难深重的神木人民。尤其春夏两季,有时连着几天雨水不断,甚而暴雨倾盆,洪水裹挟着大量石子、泥沙冲刷而下,冲进窟野河里,河水到处泛滥,人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一些院子里汇集着大量泥水,房子汲汲可危。人民的财产及生命饱受其苦。河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打算在河中心为自己建一座行宫,以便于管理野性难驯的窟野河。他从下游拖了一块巨石溯流而上,当走到神木城南20公里的地方时,便怎么也拉不动这块巨石了。于是,河神便停下来,将其安放河心,人们便在这块巨石上筑起了河津寺。香火袅绕,供奉治水有功的河神。

8 西津奇柏

相传城南黄河西岸的西津寺原有一聚宝盆,抓一把米进去,盆一下便满;投一枚硬币,钱币便不断从盆中溢出。南方一货郎投宿庙中,得知此事,便于夜深待师徒二人熟睡时,把瓦盆抱于怀中溜出院门,又怕师徒二人发现追赶,况天黑路险不便行走,只好捡一块空地,刨一小坊将其埋藏。又怕日久难以觅寻,便从寺中惟一一棵古柏中折一小枝插于此地,并特意将树干向左扭了几扭。以图日后辨认。然后潜回寺院假寐。三年后,货郎打探到师徒二人都已不知去向,遂赶回西津寺取宝,远处一望遍山翠绿,整座山峰全长满柏树。货郎上山细找原埋瓦盆之处,看到漫山遍野全是左扭柏,聚宝盆再也找不到了。

9 清官劝水

传说有一年,窟野河洪水猛涨,危及县城。人们呼天叫地,乱作一团。县官见情况危机,迎水头一跪,将乌纱帽抛向水头,愿以一人性命换取百姓安全。并急忙许下大愿说:“卑职如能平安回衙,一定将近日一案所得白银三百两,为河神爷补修庙宇。”河神深受感动,命洪水傍二郎山立起来,侧城而过。不久,大水下去了,只见整座西山被黄泥糊糊给桨出来了,染成驼色的山了。加之这西山脊背本来就几峰对峙,所以看到这种情况,人们就说,那是河神爷丢下的一只大骆驼。有人说这正是这山原名“驼峰山”的来历。而今日二郎山的腰线据说就是那次洪水冲刷而成的。

10 刀耕火种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神木境内就有人类定居,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据初步调查,县境内新石器时代的古村落遗址有30多处,主要分布在窟野河及秃尾河中上游。最著名的有位于高家堡镇石峁村山坡上的石峁遗址和位于大保当乡新华村东北油房梁的新华遗址等,皆属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每一遗址范围较大,往往占据整道山梁或山峁,其间遗物丰富,陶片,石器几乎到处可见,有时还可见到十分精美完整的玉器、陶器等。

11 边塞雄关

神木地处边陲要塞,北临大漠,南卫关中,右扼晋阳之险,左持灵夏之冲,万里长城横贯东西,九曲黄河越境而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著名抗辽英雄杨家将就出生在这里。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贵族称臣。割让燕云十六州。杨宏信为保卫家乡,自立为麟州刺史,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世代相传。神木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28年建立地下党组织。大革命时期,这里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长了王赢、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精英,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12 西口古道

神木地处蒙陕交界,在长城沿线以内的地方,也是黄土高原北部西部边缘,覆盖着松软的黄土层,地表破碎,千沟万壑,土地贫瘠,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天旱颗粒不收,雨涝水土流失,庄稼也被冲走;一旦遇天年不好或兵荒马乱,人们就背井离乡,越过长城至内蒙、宁夏等地逃生。那里黄河水流平缓,灌渠纵横,又无泛滥之患,旱涝保丰收,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有辽阔的草原,水草丰旺宽广的牧场。人们到那里揽长工,打短工。漫漫西口路,洒下多少离愁别恨。

13 蒙汉互市

“白雉三千里,青鹏十二闲。和戎推魏峰,沙漠破愁颜。”“明驼惟恐后,畴骑恰争先。”讲叙的就是长期以来蒙汉互市的繁荣景象。特别在一些庙会活动期间,搭台唱戏,热闹非凡。蒙汉男女,驱车赶会,会友请客。喇嘛念经,信士行香;骑士赛马,马戏杂技。戏台上戛玉敲金秦声绕梁,戏台下谈古论今戏迷捧场。人们赶着大批的牛、马,驮着大量的皮毛,土产,相互交谊,其乐融融,一派盛世的繁荣景象。

14 漫漫迁徙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神木北草地的人们受到天灾人祸的威胁时,就寻求存活的道路,人们逐水草而居,游走无定;农耕者每遇荒年,也会被迫踏上漫漫迁徙路。著名的民歌《走西口》中唱道:“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长流,手拉住哥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走路你要走大路,千万不要走小路,小路上坏人多,大路上有好人。”充满凄苦悲凉的歌声,表现了高原人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西口寻找道路时脱离母体,远走他乡时那种依依不舍、生离死别的痛苦心情。

15 少年英豪

杨家将老令公杨业出生在古麟州城。少年杨业,胸怀大志,走马雕弓,修体魄,炼意志,已显英雄本色。年幼时即成为北汉的将领,北汉主刘荣曾将杨业赐名刘继业。受父辈熏陶,杨业年少时即有“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的豪言壮语。《宋史》记载杨业“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建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16 比武招亲

府州佘家是当地豪族。有一天,青年杨业带着几个随从伙伴东游,来到府州的孤山下,见山坡丛林中,山鸡、野兔时隐时现穿梭戏奔,实在是个拉弓练射的好地方。于是一行人朝山头的七星庙奔去。射中一野兔,却被一只老鹰一爪抓去,引得林子里一阵少女们嘲笑。原是府州镇将之女折赛花一行,杨业堂堂男子汉,被女流之辈耻笑,便你来我往,干戈相击,要分个高下。最后杨业与佘赛花在孤山七星庙比武定终身,结为夫妻。他们在七星庙缔结良缘的故事便广为盛传。后人有诗曰:“记得当年遇赛花,一双恋战在天涯。订亲谁料七星庙,佳话迄今传万家。”

17 浴血沙场

幽州救驾立奇功,滩上金沙卷风云。一门忠烈杨家将,动地惊天泣鬼神。杨家将为中国老百姓传颂,已经有近千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民间传说,到稍后的戏剧词曲,再到以后的小说传奇,一直在里巷、舞台、说书场流传,致使杨家将故事中的人物,如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等,都成了家喻户晓的忠于谋国,忧国忘家的一批英雄形象。杨家将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故事享誉千古,催人奋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8 百岁挂帅

北宋年间,西夏王文进犯三关。三关主帅杨宗保与敌人展开激战,不幸身中暗箭,为国捐躯。噩耗传来,杨家老少无不悲愤。久经疆场、身历百战的老太君佘赛花强忍悲痛,去见宋王,宋王请杨家领兵出征。百岁高龄的老太君以国家利益为重,接受圣旨,尚披战袍率领杨家众女出征。杨家十二寡妇率领大军直逼边关,大败王文,终于报了国恨家仇,杨家将胜利凯旋。以佘太君为代表的杨门女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女性的杰出代表。

19 范公赋词

宋代伟大的词人范仲淹曾数度来麟州视察,并写下《论不废麟州疏》和著名词章《渔家傲·麟州秋辞》:“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及《留题麟州》:“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水流,不见耕桑见烽火,愿封丞相富人侯。”这些词章是咏叹边塞将士的内心抑郁。抑郁是由于不曾击破敌人为国立功,而不是消沉,它们的风格充满沉郁悲壮的色彩。

20 张锐救驾

张锐,神木人,行伍出身,官至宣府参将。明正统年间,英宗亲征瓦刺,张锐护卫从征。红门儿兵败,张锐舍命救驾,战斗至死。英宗复位后,追封光禄大夫。其子张坚,为北防中坚干将,历事英宗,宪宗,孝宗三朝,坚子张刚,在金人入犯中,率千余人马勇挫敌锐。战后,张刚又于河口堡筑边墙,以保境安民。张刚之子张斌,增援辽左战事,中敌埋伏,直至矢尽了摧后被杀。张锐的子孙直至五代都是重要的守边将领,也有不少人捐躯沙场,是继杨家将之后的又一英雄家族。

21 康熙驻跸

1697年,康熙平定格尔丹叛乱,凯旋时驻跸神木城郊。他写给内务府的十七封密札中,其中写道“朕自渡河以来,历府谷县、神木县等处,将近榆林,凡陕西地方,山川形势,又是一种别样景致。……风俗淳厚,人心似古,水土好,人无杂病,食物亦多,山上有松树柏树,远看可以看得。……朕在神木,得土物、点心二种,送到延禧宫、翊神宫去,看看笑笑,恭进神木白面一匣。”等语,曾多处提到神木县及其特产和风俗。

22 笔架蒸霞

二郎山双峰兀起,中稍低凹,形若驼峰,故称驼峰山。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巡幸神木,观其形似笔架,赐名为“笔架山”。窟野河与芹河二水环绕山脚,窟野河大桥横跨其前,有时在夏秋之际,日落之时,天空布满云霓,山的上空突然呈现此山形状,且宫殿、庙宇、树木与此山十分相似,蔚为奇观。当地人把这种现象叫作“现山”。此即文人吟咏的“笔架蒸霞”。为神木八景之一。

23 香炉伴月

香炉山位于县城东侧,由岩石自然风化而成,顶大体细,形累香炉。四面峭削,山头圆而舒,又似凤喙。每逢明月夜,暮色四合地把山诗意地围拢,一轮丽月轻佻佻地从山背后升了起来,听秋虫传递过来萧瑟的信息,心里是万千的适意和激动。遥望似见香烟缭绕,烟霏雾霭,故谓之香炉山。自明武宗驻跸,赐名凤头山,距今约500年。

24 龙眼透日

县城东侧,一山从东北而来,层峦叠嶂,岭脉逶迤九重,状似游龙,昂首天外。南向一岭,高峰矗立,酷似龙头,中穿二孔如目,叫龙眼山。每当旭日东升,龙身隐约,日头透孔而过,直射城头,甚为壮观,名曰“龙眼透日”,置身此间,居高临下,全城尽收眼底。视野极为开阔,心胸顿然开朗。让人倍感“精神在高处”一语的不尽之意,此山为神木的八景之一。

25 宝塔通神

云川之地,造化锺灵。双峰高峙的九龙山,天目炯炯,瞰熠熠华物。九龙山祖师庙经邑人修茸,焕然一新,殿宇宏伟,香火鼎盛,仙来神往,岂可无塔?于是九龙神脊便起千寻宝塔。县委书记郭宝成欣然命笔,题“麟宝”于塔门。九龙山麟宝塔,高十三层,夜揽明月,昼舒祥云。下镇云川,上接天庭。登临塔顶,睹物思纷。虚空俯瞰人如蚁,星斗高排鸟去云。方悟人生渺渺,洞开广博胸襟。诗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6 凯歌仙乐

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蒙古部落道领吉能进犯榆林城,榆林副总兵黄渲率部迎敌,大败芹河,黄渲亦殒命阵前,消息传至榆府,一城震恐,鸡犬不安,急调神木参将高天吉,星夜往援,救民兵燹。然正值窟野河泛洪涨水,天吉将军祈祷水神,水势随跌,兵士振奋,勇气陡增,安然而渡,一战全胜,凯旋而归。为庆祝此次胜利,兼报神恩。随在县城中央修此楼,上奉“天地水”三官神位,确名“凯歌楼”。

27 神湖胜景

“今日神湖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洋洋十万亩,美丽浩淼的神湖荡漾在毛乌素沙漠的怀抱,鱼游水中,鸟翔湖面,为塞上大漠奇观。红碱淖盛产10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在20万公斤以上。湖的岸边有一个红石岛,岛屿上和湖边还栖息着30多种野生禽类,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和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弥足珍贵。春秋时节数万只遗鸥和白天鹅来此栖息,群起群落,引人入胜。不远处的草原,大可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丽风光。

28 天台南秀

天台山在神木县境贺家川镇东南方距县城65公里处。山势险峻、巍峨挺拨,雄视秦晋。山上树木蓊翳,去雾缠绕;黄河与窟野河从东西两侧依山流过,状若游龙,浩浩荡荡。山上庙宇林立,天台山道教庙群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庙群分九层:第一层为圣母庙、玉皇阁;第二层为无量殿;第三层为真武祖师庙;第四层为眼光阁;第五层为诸神寝宫殿;第八层为鼓乐楼;第九层为灵宫殿。庙群逐层而上,绝似“天台”,天台山由此得名。红三团战士曾依山拒险,战群凶;刘志丹当年率部由此东渡黄河,抗击倭寇。2005年新修天台山之际,县政府筹建“刘志丹东渡纪念碑”,巍巍然屹立在天台山上。

29 杏花濯雨

“出城东看杏花开,花处盘桓酒数杯。转入桃溪春寺静,山花鸟语悦人来。”这正是县城东南杏花滩迷人的春景。杏花滩在神木县城南5公里的单家滩村,清康熙年间,神木道张衡因村多红杏,每当杏雨时节,花红叶翠,满眼烂漫,便名为杏花滩。内有岫严寺,旁筑八角亭,四面周栏,名曰 “浩然亭”。亭跨清溪,引以为“流觞曲水”,官绅游屐纷纷。亭外石壁,寺庙墙上,锈刻游人诗句。嘉庆十一年(1806年),亭被山洪冲毁,而崖壁间字仍存。目前此地虽然亭、寺完无,古人字迹渐剥,但小溪清粼,树木葱郁,菜畦瓦舍隐在其间,仍不失为春游避暑的好去处。

30 河岸枣林

黄河流经神木县98公里,沿岸有大片枣林。春天枣花芬芳,秋天树树灯笼疑带火,绿过了头的枣叶闪闪烁烁,掩映在叶林中的大红枣子高高挂着,泛着鲜亮丰润的生命光泽。枣大肉甜,闻名遐迩。秋天里,走进每一处院落,那挂在窗格格上的枣串和枣排,尤为惹眼。那幸福,详和的光芒里,你会感到一种日子的殷实。走进每户窑洞里,厚道的父老就会从揩得瓷亮的坛子里盛出一碗酒枣待你。过年时,人们用红枣和糯米做成年糕,年夜里,大人会用白线穿一串枣子,挂在孩子脖子上,保佑孩子一年里平安度过,生命在这里注入虔诚和神秘的诸多意味。

31 大漠骑射

历史上神木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又是边关要塞蒙汉接壤之地,人们纵马放牧,骑射习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辽阔的草原上游牧,大漠的风霜雪雨锤炼了他们英勇剽悍和善于骑射的传统。当地人豪放、坦诚、坚强的性格与此有关。

32 塞上农家

在屋群之中,不时传来几声鸡鸣,几袅炊烟自屋上方冉冉升起,没有喧嚣和嘈杂,没有灯红与酒绿,所呈现的只是一片清**,一份洒脱。一潭哺育万物之灵的清泉,一片滋生万物的土地,一丛展现自然的蔓草,便构成了它的整个布局。农家人充满淳朴与善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只望风调雨顺,和家欢乐。历史上的神木人不畏艰难,乐天知命,生活虽然简单艰辛,却和谐自足,快乐达观。

33 吉祥村景

那些异常壮丽而且**真的石狮,放在炕上或安在大门口,村口,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如同请来了镇宅除魔的守护神。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石狮,在神木,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高贵尊严的灵兽。

34 火塔驱兽

远古时,凶猛兽类在神木大地四处横行,门神灶君请托塔天王以宝塔相助,火焰四射的宝塔将野兽降伏,神木人从此留下了垒火塔的习俗。此俗最早可追溯游牧转入定居的古代当地人的生活中,不仅是喜庆的一种举动,也是团体集会,集团取暖、防禁野兽侵犯,也是招乎近邻、号召群集的一种发出讯号的行为举动。在当地能够延续至今,原因有四:一是当地广有煤炭,旧时代当地群众当石块使用。二是山大沟深黄土坡,传递讯息不便,火堆远照,光射显眼,讯息功能好。三是地处高寒,集体活动有个火堆,人有收拦。四是长期的边关时代,烽火生活习惯的延续。现在每年春节,既定成俗。

35 春牛拜象

耕牛是农家生活的依托。它们脖颈粗壮,肩膀浑圆,腰身健硕,四肢粗壮有力;抑或脖颈壮而不粗,肩膀圆而不浑,腰身健美,四肢轻捷。它们不疾不缓地行走,广袤大地在它们脚下隐隐地撼动。它们津津有味地反刍,在中午垂直的阳光下面或黄昏斜照里,那反刍的情形简直是一幅静美而隽永的剪影。每至开春,乡民牵牛扶犁,辛勤耕耘。在天地万象中,这是一年里农家生活首先出现的场景,人们在播种生活,播种希望。

36 牺牲祈福

节日或庙会,尤其过年,神木有“领生”的习俗。神木旧时有句俗话说:“一年四大忙,淘米、刷房、腌菜、卧羊。”四大忙中除腌菜之外的三大忙全是为着过年做准备的,所谓“卧羊”,就是宰猪杀羊,祭献神灵,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平安生活。另一方面,神木地处蒙汉交界之地,受蒙族的影响,群众的食肉量较大,因此旧时每年冬初小雪前后,多数家户按各自的条件宰杀内畜家禽,或购置肉食冷冻存放,为过年准备。

37 举杯邀明

神木人热情好客。摆酒设宴是他们接待高朋贵客的最好方法。首先是主人及邀来的陪客都要向客人敬酒,敬酒一般是每次三杯。三是泛数,表示主人以最大的热情招待客人。敬酒者也自饮三杯,以示一视同仁,这是神木人公道、憨厚的表现。再下来便是划着拳喝酒,一般包括“打通关,点兵点将,唱酒曲”三部曲。划拳在“三桃园”、“四喜财”“五魁手”等富有韵律的酒令中,在觥筹交错处,柔情,友情,爱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38 山野祭祖

慎终追远,祭拜祖先。逢年过节,神木人总要拿上烧纸钱和祭献品,虔诚地到祖先的坟上烧香磕头,寄托哀思,感谢他们无尽的荫育之恩。这一习俗从远古传到现在,直至未来。这表现了人们善良的本性以及不忘根本的感恩意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怀念先祖,如同承接延续的一条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河。

39 莲生贵子

那种把鱼看作男性,把莲视为女性,以鱼戏莲的形式传达多子多孙的意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并不是任意地凭借幻想就可以建立主体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在远古,由于自然灾害使大批的人员丧生,为了保证氏族的生存,一种强烈的生殖崇拜随即萌发,于是生殖崇拜的活动便在充满着神秘的气氛中展开。莲花象征万物之母,人们把渴望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转化成对莲花的崇拜。

40 神湖传说

传说当年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时路经此处歇息,回望汉关渐远,想到从此远离故土,无限悲凉,不禁潸然泪下,她跪拜苍天,点点香泪化为浩渺水泊。王母娘娘得知,为之感动,派出七仙女为她送行。她们身系的绿丝带变成了七条河,流向这个大湖泊。为了纪念昭君,人们把这个大湖泊叫“昭君湖”,那七条季节河就是现在的木独石犁河、壕赖河和尔林兔河等,而这个大湖泊也就是现在的红碱淖。

41 南山牧歌

黄土地养育了神木人的豪爽与乐观。看到一田茂盛的禾苗,他们会哼上一段古老的小调。看到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他们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们从不掩饰心底的欢乐,从不抑制自己的激情。他们总是用具体而又明确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信念。在水草丰茂的土地上,人们多以畜牧为生,兼以农事。今天虽然方式不同于以前了,但养殖仍是农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42 丰年贺岁

陕北之秋,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果实飘香,笑语喧哗,忙碌的人们互相庆贺丰收年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秋完了,人们放松精神集中休息一段时间,为新的一年养精蓄税。并为过年而进行着喜庆的操办。粗犷而纯朴的信天游,在这时传遍了整座的山整条的沟,好一番喜气洋洋的美好景象。高亢而神采飞扬的唢呐在这时万般嘹亮了起来,狮子耍起来了,流水船漂过来了,红腰带绿腰带飘扬的陕北秧歌扭着扭着扭进春天里了。黄土地上的丰年,好一番喜气洋洋的美好景象。

来源:神木文化艺术网

如何订阅神木新闻官方微信

轻松扫一扫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神木新闻

添加朋友——搜号码:sxsm-news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关注神木就赶紧加入我们吧!荐读神木人必看!二郎山文化墙传说故事大集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