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一生的磕绊收藏,却无偿捐献国家《陈秋生》无偿捐献《赵城金藏经

一生的磕绊收藏,却无偿捐献国家《陈秋生》无偿捐献《赵城金藏经

古色古香的老家具,泛着微黄的旧书籍,花色各异的碎瓷片,造型别致的小玩意……这些都是陈秋生钟情的“玩物”,这“钟情”是一个普通农民对历史文化由衷热爱而散发出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在收藏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走过了40多年

古色古香的老家具,泛着微黄的旧书籍,花色各异的碎瓷片,造型别致的小玩意……这些都是陈秋生钟情的“玩物”,这“钟情”是一个普通农民对历史文化由衷热爱而散发出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在文物收藏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走过了40多年。无意中收到的国宝 《赵城金藏经》他捐给了国家图书馆,走街巷淘到的小物件他解开了隐藏的历史信息……仔细品味,这个玩了一辈子收藏的农村老汉本身就是传奇。

千里送国宝精神上的百万富翁

“这几年文玩市场这么火,老陈玩了一辈子收藏,真不知赚了多少!”羡慕、嫉妒、恨,别人眼里的陈秋生至少也腰缠万贯,可老陈自己知道,他离大富大贵差远了,充其量只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

1943年,陈秋生出生在襄汾县古城镇西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姊妹八个,他排行老大。初中三年念完,他就开始拉炭卖钱,养活一家子。经年累月,他的脚指甲盖都是黑的,过年一洗,指甲盖就掉下来了。26岁时,已经有3个孩子的他从大家庭分出来“单过”,为了填饱肚子讨生活,他重操祖辈旧业,走街串巷收古货。“刚开始的几年得偷偷干,给队里请一天假,跑一天,收些银货,卖给北京一个姓马的,第二天还不能误队里的活,后来被发现了,还上过大会批判。改革开放后,我才甩开膀子,专心做这事。经我手东西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赵城金藏经》第三卷,30年前,我把它捐给国家图书馆了。”陈秋生谈起他的收藏经历动情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初,陈秋生收“古货”时收到了几本经书,黄裱纸卷轴,凭经验,老陈知道这是件宝物,可是拿捏不准到底是什么,思虑再三,老陈决定捐给国家,理由是“让宝物发挥更大的价值”。“兹有我大队陈秋生上京到国家捐赠,望沿途各单位给予方便”,陈秋生很正式地开了介绍信,领着儿子不远千里上京捐献。一位北京收藏者看过他的“黄卷轴”,追到旅店,要拿十几幅名人字画交换,陈秋生坚决不卖、不换,也不敢再让人看他的经卷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匆匆赶到北京图书馆。门房看过介绍信后,联系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收了经卷,请他下午再来一趟。捐献完毕一身轻松,陈秋生领着儿子在北京玩,等想起来还要再去一次图书馆时,天已经黑透。“现在去,图书馆早关门了,明早再去吧”,陈秋生领着儿子回旅店休息。天刚亮,他就带着儿子到图书馆,还没走到门口,门房就老远迎过来,“我认识你,你就是昨天那个人”。门房赶紧打电话,馆里急匆匆出来几个人,非常热情,一个人紧紧握住陈秋生的手说:“你捐的这东西太重要了”。陈秋生被邀请参观国家图书馆,才知道握他手的是馆长,馆长告诉他捐的是《赵城金藏经》里的一卷。《赵城金藏经》刻印于金代,藏于赵城(广胜寺)而得名,是馆里“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你们襄汾离赵城不远,你回去好好再在你们那块找找,看还有没有遗散在民间的。”馆长一席话,陈秋生才知道自己捐赠了国宝。图书馆按例付给陈秋生700元钱,“钱装在一个牛皮信封里,最大面额是十元,那时的700元很值钱了,我本来不想要,人家坚持要给,又想想这是国家对我捐赠的一种认可,就接受了”。

以后的收藏中,陈秋生又收到陈嘉言等的六幅泥金底画,他都无偿捐赠给国家;收到元代大画家王蒙的画,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国家正规图书馆,“这些宝物经我的手到了国家,我感到很荣幸。”陈秋生丝毫不后悔。

青睐小物件藏品里的历史解密

“搞收藏它的意义在于为历史找到实物见证。不仅仅是弄几个钱,人只为钱活着没有多大意义。”这是陈秋生对收藏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他的藏品中多了很多“小物件”。

状元的考卷、义和团宣传单、乡试的榜单,这些小物件他来者不拒。甚至在收古货的时候,还特意问问有没有老信,他也收。“苏联与日本开仗,民不聊生”,“太原城现在已经拉沙子填路,不久东洋车就能出现在太原路面上”,“光绪三年米价大涨”,“桥被水冲断,到西王村要绕很远”,陈秋生每封信都认真读过,凡是出现有关年景、穿着、交通、战争、灾害等的描述,他都拣出来分类,这些虽然是家信,却能告诉人们当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老陈收到过一张普通的食油票,时间是1964年6月到来年5月,面额“一钱三”,盖有山西省襄汾县粮食局食油供应章,还标明“遗失不补,过期作废”。“一钱我都不太惊奇,关键是这个三,这么一星半点的油还值得制成粮票,可见当时人们生活多难。后来我又听到一个退伍炊事兵讲 ‘无油炒菜法’的故事,与这张粮票反映的信息相印证。老兵说,把辣椒微火在锅里烤成将焦未焦的状态,一碗水猛地倒进锅里,赶紧把菜往上一压。炒出来辣辣的、香香的,比煮着好吃多了。由于发明了这种方法,他还在连里、团里做示范,现场会上表演、推广。”老陈谈起这张粮票话很多,他把这张食油票工工整整夹在《毛泽东文选》里,当做宝贝珍藏。

“明天鸡蛋500个,早早送来”,“十二月十五日,必送来新马车两辆”,“明天苦力50个人,来吧”。这是陈秋生收藏的另一类小物件—侵华日军的各种派单,共47件。“这些实物不带有人为因素,不带有政治色彩,是历史的见证。很多日本人不承认侵略的事实,这些单子上有‘中原、田中’的名章,有‘警备队’的公章,不能随便抵赖。不管这些值多少钱,我觉得可以让年轻人、学生们认识历史,铭记国耻。”陈秋生说。

收古货走街串巷,捐文物奉献国家,埋下头认真研究。一个农民用40多年的收藏经历诠释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有人说这种气质和情怀与他的农民身份并不相符,陈秋生笑笑,“一个人的品格和心性决定了他的高度,这与身份无关。”

【分享】“最自私的行为是无私”。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微信平台ID:15000004306←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询)

主编平台ID:15000004306←长按可复制(为您提供藏品鉴定评估交易)

微信公众平台:wzs19901105

文化/交流/鉴赏/交易/古董古玩:魏先生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