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口述校史:访老教师陈建甫先生

陈建甫,1932年生,今年已近83岁,在得知洛阳师范学院为了筹备“百年校庆”广泛征集老照片时,他慷慨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相册,这个相册里装满了有关洛师和他在洛师经历的生活。陈老师用手指一一点过那些泛黄的黑白照片,像个孩子般向我们激动地讲述“洛师过去的故事”……

锦旗飘飘的岁月

解放后的洛师位于原来东洛阳老城治安街,东靠老城体育场,是解放前复旦中学的校址。陈老师在1957年暑假来到洛师教学。不久后,洛阳地委从新安县派李景合来任学校书记。当时,在全国大跃进形势下,各高校积极贯彻“教育为无产积极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于1958年下半年广泛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那时,学校留少部分老师学生搞实验田、科研、值班、护校。学校大部分师生则走上了“新安县钢铁阵地”,积极响应国家的“大炼钢铁”运动。

学校在新安县校部住县城西关新安二中,其余师生进住涧河南岸,距校部五、六公里,途中大家经过涧河以南的暖泉沟,那里盛产耐火石。当师生来到上河村后,发现当地已经把农家房舍都腾空了,师生直接入住民房。回首众师生在这里打拼的日日夜夜,陈老师说,最辛苦的当属建造炼铁炉。建造炼铁炉要用到大量原材料,如耐火石、保温材料、水泥、青石等,除了少部分现有资源,其余全部由师生人工搬运。陈老师总结那时的生活就是“人海战术,不分昼夜地去搬、抬原材料”。暖泉沟南部有座山盛产矿石,老师们就在山上抬矿石。陈老师回忆起当时师生一同打拼的炼钢现场:“远处是隆隆炮声,外面放着鼓风机,日夜机器轰鸣,夜间工地上扯了电灯,远远望去,一片灯火通明,整个炼铁炉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往日艰辛,历历在目。他记得自己难得抽空去了一趟新安县城的理发店,店伙计在给他洗头时,忍不住惊呼出声:“您自己看这洗过头发的水,黑得就像洗过衣服的脏河水。”当时学生们都坐在石头堆上,一边吃饭,一边听老师讲课。有的时候因为太累,倒在石头上就能睡着。老一辈洛师人在这极度艰辛的环境里,没有消极倦怠,而是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有的老师平日的肠胃病、失眠没有了,所有人团结一心,苦中作乐,“炊工师父将一道普普通通的‘红薯小米’粥叫做‘鲤鱼穿沙’,大家那种精神劲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振奋。”陈老先生笑着说。

炼铁炉建好后,师生的工作量相对减少,学校开始逐步摸索、开展教学活动。陈老师介绍,学校当时以劳动任务为主,采取了多种形式,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有些老师将学生分成白班和晚班,大家轮流学习;有些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进行几个钟头的劳动,剩余的人学习;有的组班轮流,集合在民房、院子里讲课。学校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渐渐形成了“学校办工厂、炉边当课堂”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安排,初步探索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学校从地区剧团请来有表演经验的老师教学生唱戏,搭建临时戏台,请来附近村民捧场,鼓励学生多上台锻炼;学习音乐的学生常去河边练嗓;学习美术的学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争分夺秒画下大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文学班还办起了“赛诗会”……“在炼钢阵地上,虽然无比艰辛,却诞生了各种教学形式,师生之间还流传着一句话‘磨烂了衣裳,炼红了思想’。”陈老师回忆道。

在这段轰轰烈烈的日子里,学生在思想、体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培育学生成为“亦学、亦工、亦农”的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当地群众中广受好评,后来《光明日报》专门派记者来到新安县考察我校情况。学校还被邀请参加1959年初在北京举办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为此还专门从山里拉来一块大矿石,被放在了展览馆的显著位置。不久,李书记还应邀参加教育部召开的座谈会,并介绍了我校经验。在这之后师专获得了全国的高度赞扬,知名度很高,从社会各界送来的锦旗挂满了整个会议室。

1959年,地委决定炼钢铁告一段落,学校返回洛阳。全校师生准备重返洛阳的时候,要把所有教学设施都搬运回去,特别是艺术类的教学器材,近百台风琴便成了头号难题。陈老师说:“当时没有工具,两个学生抬着一台风琴,从新安县徒步搬到安乐窝,前前后后走了整整一天,没人说一句怨言,大家这种热火朝天的精神劲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窝暖暖的!”

回到学校后的师生,迅速投入到正常的教学生活中。经历过种种艰辛困苦,领导、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老一辈洛师人在工作中建立了动人的友谊,师生关系融洽自然。那个纯真的年代里,没有请客之风,一面锦旗就传达了所有的感情,一个学生食堂拉近了师生的关系。老一辈洛师人在苦难中相偎取暖,建立了超脱等级的友谊,并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分合变迁·“六五班”

在炼钢阵地的任务紧锣密鼓的时候,洛阳地区教育行政干校的领导、职工几十人来到炼铁阵地,和大家共劳动同生活,加入了洛师人的队伍,后来并入师专。后来准备把校部从新安县迁回来时,地委决定学校又分为洛师和师专。陈老师回忆道:“1962年的时候位于老城区的洛师又合到了师专,也就是现在的安乐校区,这是后话了。”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发生着一些“分分合合”:三年级学生则转为师专的二年级,二年级学生又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人搬来上师专,另外一部分回原来老城的校区。

全校师生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聚而不散,凝聚成一支充满激情的队伍。那时一部分人先回到学校搞基建,全校师生一边搬着家、一边盖着房,并按照大学的规格盖起了教室,包括自习用的小教室和讲课用的大教室、办公室、教师住室,一应俱全,期间还顶住财力和形势的压力坚持建好了大礼堂。回到安乐的师生开始投入到正常的教学生活中,学校紧接着成立教学委员会,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共同研究,走上了教学改革之路。当时最典型的就是“六五班”的建立,那是老一辈洛师人探索五年制教学的“初体验”。“那时学校教学改革,从各县招收来一批新生,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我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带起来也是很着急。但这毕竟是我校在教学改革上的探索与创新,要一步步来,急不得”。因为当时班里学生程度不一,老师还专门给程度较差的学生“开小灶”,学生之间则流行“互教互学”等办法。“很可惜,六五班只存在半年就结束了。”陈老师不无遗憾地说。

提到六五班,就不得不提起陈老先生带着他们一起修路的故事。在安乐校区,从第一食堂到马路边的一段路在学生当中非常有名,那里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常常引来白鹭休憩,它们的排泄物落在地上,但大家却从不驱赶它们,而是将这段路戏称为“天使路”。当陈老师将当时校门口的照片指给我们看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图片中大家所在的地方就是如今学生们口中广为流传的“天使路”,听完我们的解释后,他哈哈一笑说,“这条路我还带着‘六五班’的学生们一起修过呢!”

陈老师回忆当年修路的情形,依旧无比自豪。进驻行政干校时虽然树木郁郁葱葱,风景很是美丽,但没有路实在不方便,一群背负着“拓荒”使命的师生摩拳擦掌,心里都攒着一团热火。学校动员全校师生重修这段路的指示刚一下达,老师就带领着学生积极地施行,“那真是日夜地劳作。我们用马车运石灰、洋灰,搅拌后运到修路的地方,全身上下都是灰也不嫌脏。二十几岁的青年,干起来活不叫一声苦,这条路是全校师生用双手铺就而成的。”

那个年代种下的树木,经历风霜雨雪,现如今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们是当年修路的见证者,也在风云变换的历史中见证了一代代洛师人奋勇拼搏的故事。

“三三班”·附属中学

厚厚的相册快翻完了,陈老师的手停在了一张相片上,那是一张在附中时全体员工合影的照片,看到它,他一下就忆起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经历的种种。

当时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拟定好教务会议由教务处主持,有经验的老教师们也聚在一起商量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正当大家要甩开臂膀,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时,却不幸地迎来了国家的经济困难期。“当时办学办了几个月后,学校就面临着停办的困境。”根据陈老先生讲述,那时已经招进来的学生,开学时好多农村学生都不能按时入学,教职工则是在那个异常困难的年代按照国家“低标准”艰难地生活着,只有城市里的部分学生能入学。原来“六五班”的学生都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没有拿到毕业证。

即便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全校上下也不愿荒废时间,而是着手办起了一个附中,当时一共招收了四个班,附中的教师大都是原来师专里留下来的学生,陈老先生担任党支部书记,选取几位老教师做骨干。教授的科目除了体育外都齐全了,让安乐附近农村的孩子可以来学校接受好的教育。1962年合校后,因校舍紧张,附中就停办了。

1962年国家形势好转后,学校又开始了合并,原来在洛师上了二年级的学生回学校继续上学,这些人组成了六个三年级的班级,陈老师担任“三三班”的班主任。看着自己和“三三班”的合照,陈老先生也回忆起那时的故事,他们毕业的时候国家出了一条新政策:允许师范学生考大学。全校当时有六个人参加高考,最后录取了三个人,其中有两个都是他班里的学生,得到当时地区教育局的高度赞扬。“学生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对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涨,对知识的追求很执着。”陈老师说,这些学生在很多年后还和他保持着联系。在他家中,我们看见了客厅里悬挂的学生送给他的画。他在画前驻足,眼神里满是骄傲和欣慰:“当老师是很辛苦,但是先苦后甜。我的学生们是我最大的安慰。”

或许“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就是以陈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洛师人精神的传承,在今天,也会被我们所铭记,精神的影响是永不磨灭的。在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回味这些曾经的岁月,会让我们前行的路更加坚定!

陈建甫老师提供的照片上的这些校友现在都在哪里?母校惦记着你们!洛阳师范学院即将迎来百年校庆,欢迎大家与校友会联系。

联系部门:洛阳师范学院校史编辑部

联系人:郭炳洁 13938817957

王敏光 18337100676

安洛生 13849965879

校史编辑部电话:0379 65519687

校史编辑部邮箱:xsbjb66@163.com

口述校史:访老教师陈建甫先生

1957年合影(陈建甫老师提供,第二排左数第五位为陈建甫老师)

口述校史:访老教师陈建甫先生

洛师三三班毕业留念(陈建甫老师提供,第一排左数第四位为陈建甫老师)

口述校史:访老教师陈建甫先生

记者在采访陈建甫老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