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唐代文豪韩愈有诗云: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我们一直好奇,在那个“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年代,宣纸如何走出层峦叠嶂的皖南山区?

近日,九华古道小岭段的修复,揭开了小岭宣纸发展历程神秘面纱。初春时节,我们迫不及待踏访古道,试图找回一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一个被时光湮没的故事。

曹大三是泾县小岭曹氏先祖,被奉为宣纸鼻祖。

小岭曹氏营造宣纸始于宋末之初,兴于明清。

看,曹大三当年是这样制作的宣纸的。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曹大三的后代——小岭村党总支书记曹义胜介绍说,九华古道上世纪中期因久弃荒芜,近年开发古道旅游时被重新发现。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九华古道小岭段最早是族人运销宣纸、拜佛访友的山道,当地人也称宣纸古道。明清时期修建为官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700多年前,宣纸就是这样行进重重山路,再经水路入长江,东进上海,北上京津,成为文人墨客乃至皇家案头的珍品。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古道沿途曾有十三坑宣纸作坊,如今唯一的留存只有修建于明末清初的许湾古法宣纸纸槽遗址。它见证着小岭村造纸的历史。

曾有诗云:“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这江东纸就是宣纸。

今天的小岭村人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

纸帘重要

纸帘是不仅是捞纸的工具,

还决定着宣纸的品种和尺寸。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曹一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纸帘的第八代传承人。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从上山选材到剖竹、撕篾、油漆、下架,整个纸帘的生产有40多道工序,编制出一张好的纸帘十分不易。当地产的苦竹经手工撕剥以后就成为1mm粗细的竹篾丝,这是制作纸帘的原材料。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看!新鲜的苦竹!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被纯手工撕成篾丝以后的苦竹是这个样子滴~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制作成一张普通的纸帘大约需要2斤篾丝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曹氏鹿纹纸帘制作的白鹿纸曾是宫廷御用纸品。如今,曹一松也不断创新,不仅能编织十几个品种的纸帘图案,还可以为知名书画家定制专用纸帘呢。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曹一松(左一)

曹一松说:“现在目前市场上只要能看到的纸的花纹我都能做出来。书画名家定做自己的专用纸,以后别人仿不了他的字画”。目前情况如何??小岭村生产的纸帘供应全县大部分宣纸厂家,生产出来的各种宣纸远销福建、浙江等地,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九华古道走过多少步履匆匆的宣纸商帮,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的背后又是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如今,清冷的古道上只有草木葱茏,流水潺潺。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今天,四通八达的公路给小岭村人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他们依旧保留着祖先的技艺,也保留着对宣纸的敬意和热爱。

小岭村党总支书记曹义胜介绍说,村里已有20多个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宣纸发展的路越来越宽了。

九华古道终将成为记忆,而小岭村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书写新的故事——一个属于今天的故事,一个属于春天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属于未来。

皖南惊现一条宋代宣纸古道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