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绍兴,河埠头捣衣洗菜更是老一辈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是小农时代的一道水乡风景。然而,时过境迁,水和洗涤剂也都变了样,我们家乡的水质已经处在岌岌可危之中。

五水共治,昔日习俗成了今日整治的难点。

近日,《周报》记者走访河道、河边的居民,调查市民对河埠头洗衣的观念及行为变化,和水城办负责人面对面,希望通过了解环城河沿河洗涤治理情况,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记者直击:不要再给“河埠头洗衣”抹上诗情画意

上周连日阴雨后放晴,是洗洗晒晒的好天气,笔者接连数日,沿环城河一线调查现状。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1直击一:旧习难改,埠头百态

4月9日 下午2:00

罗门新村:骑着电瓶车来洗拖把

一个大妈正把洗完的衣物装进桶,放上电瓶车,“你先回去晾衣服,我把这拖把洗好再回来。”她对旁边的老伴交代。

“您家住哪里?特地开电瓶车过来洗衣服吗?”

“住在惠日桥,开电瓶车过来也就几分钟,洗洗是比家里爽快多了,几下就漂干净了。”大妈回答。当笔者问到是否知道河埠头不允许洗衣服时,她说,“知道是知道,但想想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些年,环城河到罗门新村前的这段河流是“富营养化”的“重灾区”,蓝藻爆发、水葫芦疯长,水起泡沫……通过一系列的排污改造和污水治理,现在,这一段的水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一艘小船每天在这儿来来回回,打捞着河道垃圾,夕阳下的余晖下,水面波光粼粼,加上河道景观性加强,和不远处的稽山公园相映成趣。水质的改善,也引来了河埠头的洗衣人。

当日下午,罗门新村前这段河道的河埠头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岸边的水波刚平息,又被人荡开了……洗衣服的,刷盆盆罐罐的,或者将洗完的拖把抗在肩上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除了河边的住户,更有人骑着电瓶车、自行车赶来,带着一桶桶衣物,在河边忙活开了,洗衣粉、洗衣液统统混进河水里。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4月9日 下午17:00

望花新村:断头河越来越臭

环城河流入罗门新村一段的河埠头,来洗衣服的人络绎不绝,笔者往西走到望花新村一段的河埠头就似乎“无人问津”了。再仔细一看,刚有人洗完拖把匆匆离开。

“在这里洗东西的人多吗?”笔者问一旁坐着看报纸的老人。

“这是一截断头河,排污管道还没改造好,不如罗门新村那边的干净。但还是有人来洗,水不流动,越洗越脏,越来越臭!”

“您会在这里的河埠头洗衣服吗?”老人听到询问后,抬了抬老花镜,告诉笔者,“我不洗,侬看,这些被单我们今天刚在屋里洗的,家里的自来水又干净又方便。”老人指着院里晾着的被单说。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4月12日 下午13:00

稽山公园:环城河洗衣内衣煞风景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正在河边洗得热火朝天,床单、枕巾、内衣、内裤,漂在水面上,她似乎毫不避讳,“平时上班没时间,周末把大件拿出来洗洗。”

“为什么不用洗衣机?”

“习惯了河里洗呗。”她说。

12千米的环城河围绕着绍兴老城区,给这座江南水城增添了无限风情。碧水绿地串起八大景区,稽山公园就是其中一处,是市民晨练、健身的活动点,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稽山公园是公共景区,环城河是大家的河,经过一段时间的倡议,依然有人在在环城河的河埠头洗衣,这非但不能算一道风景线,甚至可以说大煞风景。

刘阿姨每天来稽山公园散步,她说,“来洗衣服的人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老习惯、老观念还没有改过来。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到河里来洗衣服,一则没有这闲工夫,二是他们也觉得确实有损形象。”

刘阿姨表示,相比过去,这两年来河边洗衣服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以前,每天一大早,这里河埠头的人不断的,甚至要赶早占位置。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不洗,有一部分人慢慢接受和改变了。”

记者直击 河埠头洗衣是陋习还是诗意

2直击二:护河为大家,有人在行动

4月3日 上午9:30

塔山社区:主任劝导居民不厌其烦

“郑阿姨,这里台阶这么滑不要再来洗了,多少危险啊。洗衣粉搓下去河水都污染了呀。”投醪河的河埠头,孙主任劝住了正在洗拖把的老人,“靠近大马路,车来车往的,还不安全。”

自从接到河埠头禁止洗涤的通知,孙主任干起劝导员的工作,每天有空就往河埠头看。“我们社区经常开居民会议,跟大家说危害,讲道理。”孙主任说,“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大家听不进去,我一次次强调,现在慢慢有人接受了。”

居民王阿姨说,“这个事是为了大家好,我们应该配合的。”

4月8日 下午3:00

鉴湖前街:驻守的老人在维护

“现在自来水方便了,而且一直在宣传洗衣服对河道有影响,文明城市大家都要参与嘛。我们在这鉴湖水边住了这么多年,总希望水质变好一点。旁边有些房子租出去的,住的人生活习惯不太好,往河里倒脏东西,我们几个老年人都会去劝。对这条河有感情,总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不保护好的话,河水变脏、变臭对大家都有影响,住着多少不舒服啊。”看到有人关心河埠头,赵阿姨热心地介绍情况。

笔者沿着环城西路,走到环城河与鉴湖的交界处,再往西,就是鉴湖前街,街上都是老式的楼房,只有两三层高,老人们坐在家门口,晒笋干、聊着天。赵阿姨一家和邻居们住在这里已经五十多年了,往前十几米就是一个河埠头,“这个台阶是道路改建时造的,但是我们家已经不在这洗东西了。”赵阿姨说。

据笔者了解,鉴湖前街的房子不少都是老式的,空间狭仄,很多住户里没有改造厕所的设施,需要每天手动清理马桶。“这前面有个公共厕所,排污管道都是做好的,但是有些不自觉的人,这二十米的路都不愿意走,偏要把污水倒到河里。”说到这里,老住户陈师傅有些气愤,“我们年纪大了,没什么事,经常坐在家门口晒晒太阳,面对着河,看到这种行为真的不爽快,都会上去说。”

过去,绍兴城区没有自来水,洗衣只能在河道、水池、水井中取水解决,久而久之成为人们固守的习惯。当老观念与现代化建设发生碰撞,世代沿袭的习惯变成陋习,要改变,就需要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千年习惯现成陋习 改变需要共同努力

沿河洗涤这个问题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引起关注,在绍兴也早已被列入城市陋习,但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与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等被一致认定为陋习的行为相比,很多市民对“禁止沿河洗涤”这一项颇有微词。为此,记者收集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来到绍兴水城办,请负责人为市民答疑解惑。

建河埠头,不代表是为了方便汰洗

市民李阿姨:不论是老的保留下来的,还是新建的,绍兴沿河有好多河埠头,建着这些河埠头,不是为了方便大家汰洗吗?

绍兴水城办的孙主任(下称孙主任):老城区里,大部分的河埠头是从前保留下来的,石桥、河埠头都是历史的见证,但既然在河边洗衣服不符合现在的生活了,为何在新造的一些河水工程中依然设计了河埠头呢?一方面是因为,河埠头是绍兴历史特色,当初规划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到这个传统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是老百姓的愿望,临水的居民区都有这个要求;还有,就是旅游发展的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负面的影响反而更大。

环城河的河埠头都要进行整治、改造,今年年底之前要完成这个工程。城内的河埠头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是古城的建筑特色,要保护好,但保护河埠头不代表可以去洗。”

感觉平常,污染却不小

市民王女士:绍兴近几年一直在提倡不到河埠头洗衣服,出发点是什么?

孙主任:主要因为洗涤对河道的负面影响,洗衣粉、洗衣液都是含磷的,进入河道后就会引起河水“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氮、磷进入河道,引起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一方面占据水体空间,阻塞水道,影响鱼类活动。另一方面,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沉于水底的死亡藻类在缺氧状态下分解、腐化,使水体变黑、变臭。河道洗衣固然只是生活污染之一种,但是它的危害亦不可小视。

治理水需要多管齐下

市民张师傅:把河道污染归因于河埠头洗衣服,而不是更严重的工业污染,这样是否有些避重就轻?

孙主任:绍兴开展“清水工程”以来做了很多努力,成效也是看得见的,从监测数据来看,平原河网的水质比以前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现在进行的“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治污水作为首要重点任务,主要是实现“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清三河就是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两覆盖就是力争到2016年、最迟到2017年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就是抓工业转型和农业转型。

禁止在河埠头洗衣服绝不是把责任推给老百姓,其实和老百姓的感受相反,政府开展污水治理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的治理等治理力度都很大,譬如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印染企业都在整治提升和集聚搬迁,部分印染企业已在逐步关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中心城市周围和主要河道周边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水面养殖都已经在关停和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在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力度很大,投入也很大。正因为各级政府采取了这么大的措施,我们的河道水质在逐步的好转,这更需要我们广大市民自觉地来保护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环境,自觉地改变河埠头洗衣这一陋习,改变这不文明的行为。

河水的承载力今非昔比

市民刘先生:河边洗衣服,这是千百年的传统,为什么到现在,同样是洗衣服就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孙主任:不能这么理解。毕竟现在人口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以前没有工业污染,农业里也没有化肥,相对来说河道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比现在强,有一定自净能力。更何况现在的洗涤剂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了,过去洗衣,用的是草木灰、胰子等自然洗涤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大自然里容易被降解,如果更早一点,古人多用树上长的皂角洗衣,那是纯天然的,对河道的影响更小。现在普遍用肥皂、洗衣粉等化学合成洗涤剂,属于难以化学降解、光转化和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在自然状态下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它们以水流作为载体,逐渐蔓延,不断积累,成为全球性污染的代表性物质。后者对水质的影响远大于前者。水质变化不是洗一次衣服就能看到后果的,但质变产生量变,如果河边全是洗衣服的人,河道肯定受不了,所以河边洗衣服对水质是有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的,减少河道里洗衣服现象,最终还要靠市民的自觉,靠市民素质的提高。

生活污水纳管工程正在进行中

市民朱先生:城区不少老小区的阳台污水还没有纳管,洗衣机如果放在阳台上,和在河边洗的后果一样,不都是把含磷的水排进河里吗?

孙主任:绍兴城区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包括餐饮废水和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其中餐饮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整治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大部分已纳管或正在实施改造,不具备纳管条件的委托环卫处实施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理。因此影响断面水质的主要为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特别是老小区,阳台没有废水管,污水大多未纳管。2006年起,绍兴就对老小区开展雨污废水分流改造,到2013年已先后完成天成花园、白马小区、翠苑新村等47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2014年,完成市区城市污水管网专项规划修编,对唐家弄住宅、南后街住宅、猫儿桥燃料公司宿舍、丁家弄、保佑桥直街住宅(劳动路以北)、高家弄住宅、东昇苑、镜水苑、洪都苑等15个老小区实施截污改造工程。这个情况一下子要改变很难,涉及到很多老住户,但新的楼盘都是做好这方面规划和审查的。

但是不能因此把河边洗和阳台洗等同起来,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没有排污。当然从长远考虑,雨污分流是必须的。

《周报》记者手记
用水取之有道 护水义不容辞

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小城图景,千百年来,人们临水而居,依水而眠,夜里能听到赶路的乌篷船经过的摇橹声。一日之计在于晨,鸡鸣犬吠,河埠头也热闹起来,妇女们带着木盆、棒槌在河边洗衣服,谈天说地,日子像河水一般清澈。河边捣衣洗涤的场景似乎和水乡两个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旧时的回忆和诗意的想象。

然而时代在变,有些东西注定会渐行渐远:路上车水马龙代替了过去桨声欸乃的乌篷船,粉墙黛瓦的平房淹没在拔地而起的楼群中……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自小舜江的自来水已经流进千家万户,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这时候,如果还守着河埠头洗衣、淘米的旧习惯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不仅欠文明,而且不卫生。

传承传统,并不是说历史的再现,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既要对历史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

千年的习惯如今成为陋习,要改一定是困难重重的。这一陋习屡禁不止,跟民众的水知识匮乏有关,跟公共文明意识欠缺有关,跟缺乏科学有效的河道管理机制有关,如今各地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像我们的近邻杭州,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在城市河道内洗涤、洗澡,或者在禁止水域游泳、垂钓,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罚款。宁波市也在2010年就实施《宁波市市区城市河道管理办法》,规定不得在景观河道区域内游泳、洗涤。

人的感情总要有所依托,绍兴人爱水,纵横的河道里流淌着的是绍兴人浓浓的水乡情。眼看着河水的承载力越来越弱,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意识来爱水,少一点利己之心,多一份义不容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