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太原古村赤桥

晋祠之北,便是赤桥村。二者并卧于太原西山之下,仿佛两个并排而立、黑白分明的琴键,共同演奏着太原文明嬗递的旋律。晋祠鼎鼎大名,赤桥村寂寂无闻;晋祠游人如织,赤桥村宁静祥和;晋祠古木遗构暗诉兴亡,赤桥村麦浪稻香摇曳春风。这看似毫不起眼的赤桥村,紧靠着晋祠而立,便成了晋祠的最佳注疏,也成了晋阳历史的“活标本”。

关于赤桥村名的来源,是因村中有一座石桥叫“赤桥”,所以便村以桥名了。一个村庄以桥命名,足可见此桥在村民心中的地位了。事实上,它的确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赤桥)初名豫让桥,至宋太祖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故改今名。”这至少说明,这座桥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义士豫让,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

太原古村赤桥

卧虎山下古村赤桥

一场被诅咒的复仇

豫让本是春秋晋卿智伯的家臣,智伯待之以国士之仪。但才高志大的智伯却因其骄矜薄德,得罪了韩、魏、赵三卿而尚不自知。智伯约好韩、魏两卿率军攻赵,赵襄子眼看寡不敌众,只好退守晋阳。在围攻晋阳城(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的过程中,智伯引晋水、汾水灌城,晋阳城一时“沈灶产蛙”,苦不堪言。踌躇满志的智伯,正待坐收战果,不料韩、魏突然倒戈,与赵联合一处,将智伯及智姓之人尽数消灭,并分割了智伯的田产土地。从此,赵襄子定都晋阳,与韩、魏两国分晋国为三。而豫让作为一个亡主之臣,也只好遁逃深山。

遭受围攻水灌的赵襄子,对智伯是怀恨在心的,以至于杀了他之后都不能释怀,干脆把智伯的头盖骨改装了一下,变成自己的酒器,日日消愁解恨。豫让听到曾经的恩主死后仍遭到这样的待遇,不禁感怀当初智伯对他的各种恩惠,如今阴阳两隔,大恩难酬,长叹一声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为了平复自己内心的愧疚,豫让决定开展他的复仇计划。也因为他那惨烈至极的复仇,豫让从此能够名留情史,成为震古烁今的著名义士。

一个孤独的义士,想要刺杀一位侍卫林立的国君,其难度可想而知。豫让为此做了周密部署。第一步,更名改姓。至于其改成了牛二还是朱八,则不得而知,总归应该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第二步,自宫1。自宫不是为练《葵花宝典》,而仅仅是为了混进赵襄子的王宫内。我们今天无法想象到豫让当时到底有多愤怒,但一个人为报仇而心甘情愿主动自我阉割,其仇深似海、无悔绝决之壮心,却足以震撼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人。

侠士豫让

自残之后,豫让混入宫中,作为一个最低级下贱的宦官,负责为宫内“涂厕”,类似于今日的掏粪工兼保洁大爷。豫让干这份工作干得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国君别的任何事都可以有人代劳,唯独上厕所这事儿,谁都替不了他,而且也没人会陪着他。只要自己瞅准机会,趁着赵襄子一个人在里面“酣畅”之际,神不知鬼不觉,进入一刀毙命,自己就算大功告成。这个机会还真让他等到了,但当赵襄子急匆匆赶来厕所的时候,竟然忙里偷闲,好像冥冥中受到了神的指示,突然“心动”了一下,然后就开始怀疑豫让,紧接着盘问、搜身,结果搜得一把匕首出来。于是豫让精心策划的一场刺杀行动,在最后“图穷匕见”的关键时刻,宣告失败!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如此记载:“(豫让)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

行刺国君被捉,结果必然是死,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唯一不定的是,死的方式不同罢了。然而赵襄子并没有处死豫让,而是当即就放了他。放的理由颇耐人寻味。赵襄子认为,智伯死后没有了后代,一个亡国之臣仍能够为了替主公报仇而毫不惜命,如此忠义之士,我不但不能杀,还应该“谨避之尔”。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君,差点被人要了自己的命,却仍能对行刺之人表现出一种敬畏感,这就是赵襄子的过人之处。不管这种敬畏是发自内心的,还是笼络人心的作秀,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其赢得人心的利器。所以,他不但赢得了赵国上下的忠心不二,更从内心深处“策反”了刺客豫让。

行刺不成反被释放的豫让,此刻陷入深深的迷惘中。一边是自己忠贞不二的家主,一边是仁义宽明的赵国国君,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踌躇良久后,豫让还是决定继续行刺。因为之前自己已经暴露了,所以这次就得乔装打扮一下。不过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化妆”了。首先,全身涂漆,使皮肤溃烂,浑身长疮,容貌大变;其次,“吞炭为哑”,把自己的声音弄得也大不一样了。最后,捡一条“打狗棒”去沿街乞讨。如此脱胎换骨的化妆,应该再没有人能辨认了,但很不幸,还是有个朋友认出他来了。

朋友看到他这副样子,先是情感泛滥,哭诉一通,紧接着理性分析,帮其出谋划策。朋友说:“以你的才华,投靠赵国,肯定能得到赵襄子的重用,自然很轻易就能接近他了。到时候你想干什么不行?你这样残害自己,不但自己受苦,报仇也变得更难了呀!”这样的“马后炮”,我们只能说它来得太晚了。这样的策划,要是在最开始当然是可以实施的,但现在说这些,都已经变成了废话。豫让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先说:“投靠赵君,然后还要杀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君主。”以此告诉朋友,他这个建议与豫让的操守不符。接着他说:“我知道我这么做会很难,但我还是选择了要这么做,就是要让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豫让此时的真正目的已经不再是刺杀赵襄子,因为他深知一代仁君杀不得;也不是最初为了平复自己大恩为酬的内疚之心,因为在第一次刺杀之后,此恩已谢!他真正的目的,提升到了为天下后世做典范、立标杆,牺牲自我,成就大义。

一天,豫让打听到赵襄子要出宫去赤桥村西的卧虎山上行猎散心,他就带了匕首躲在桥底等待。结果赵襄子到了桥头时,似乎突然之间冥冥之中又收到了上帝的预警,马惊了。随从四处搜索,又一次把豫让给捉了出来。为什么豫让的运气总是这么差,总是在即将成功的时候,上天出来给开个天大的玩笑?我们没有答案,只能说,这是一场被诅咒了的刺杀。

面对这个死心眼的豫让,赵襄子也很无奈。之前已经放过一次了,这次再放了,还有第三次的行刺。于是赵襄子终于决定了,杀吧!临死之前,豫让很平静地说,之前您放了我,天下人人都说您的一代贤君。今天这事儿,算是我自己作死,但是我有个请求。希望您能脱下您的外套,让我捅两刀子,意思意思,也算了了我最后一个心愿。赵襄子答应了。豫让对着衣服连击三下,然后大叫一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自杀而死。

赤桥村有个传说,说豫让自杀之后,桥下渠水泛红,桥面尽赤,所以百姓感其忠义,便将石桥改名为“赤桥”。传说归传说,只能姑且一听,不必轻信。《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赵国志士闻之,无不涕泣。”豫让完成了一位国士的生命意义:一、做到了无愧于心的坦荡;二、快意恩仇此生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绝不留在下辈子;三、成就自我的忠义之名,为天下后世之人臣树立了典范。

豫让桥头老照片

这就是豫让与赤桥村的故事。村中潺潺湲湲的晋水流过并一分为二,一路向北、一路往东,浇灌着两岸的麦田。此渠便称“智伯渠”,据传乃是智伯引晋水灌晋阳城时开凿的,曾经用来“作恶”的沟渠,后日却成为造福百姓的佑祉,也可算是“弃恶从善”、“浪子回头”了。宋代诗人范仲淹《题晋祠》写道:“千家溉水稻,满目江乡田……皆在晋祠下,生民无旱时。”生动展现了当地百姓生活的富足。千年之后,豫让对赵襄子的仇恨早已烟消云散、而晋阳百姓对智伯的仇恨也化解无虞了,只剩下静静的智伯渠水流淌,只剩下渠上斑驳的豫让桥翼然而立。

豫让桥为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西有观音庙,后改为豫让庙,供奉着豫让塑像。筑庙立祠,非圣即贤,豫让的精神,最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无限崇敬与怀念。

唐代诗人胡曾有诗《豫让桥》曰:“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解当年国士心。”豫让庙门外南侧墙上,嵌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举人刘午阳所书“古豫让桥”石刻,旁刻清康熙年间知县殷峄所作的豫让桥诗一首:“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椹愁。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径由。”

千秋兴替,豫让大名流转在每个王朝的宫殿中,也流传在乡野山林之间,在中国的忠义文化中,作为一杆不倒的旗帜。然而1958年,为减少渠水蒸发,智伯渠进行水利改造,原来的明渠改走暗渠,渠道便被铺平,而残败的豫让桥也被埋入地下,仅有豫让桥的一段桥头望柱石栏杆得以保存,成为今日得以追怀往昔的唯一可见凭证。

贴士一:

关于《史记·刺客列传》所载“(豫让)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有多重解释。分歧在于断句,豫让前往刺杀赵襄子,改名换姓是必须的,“变名姓为刑人”的“为”,在这里是“充当”或“冒充”的意思,翻译成白话是“豫让改名换姓,冒充服刑的罪人”。但是,如果换一种断句方法,变成“乃变名姓,为刑人”,这里的“为”就成了内容丰富的行动,是动词。汉代桓宽《盐铁论·周秦》:“春秋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依据此旁证,豫让的“为刑人” 应该是自宫,让自己“变成为” 绝人伦的刑人。本文采用第二种说法。

太原古村赤桥

悟圆寺

国君的后花园

村中的主街道,东西通贯,过去的石板路早已在鞋底的摩擦下变得圆浑光亮,进而逐渐被水泥路替代。明清时代遗留下的米面店、肉店、饭店、旅馆、贸易货栈与民宅并立,以或古老或半新半老的姿态,将那时商业繁华的一角,顽强地呈递给现代人。这是一笔古老的财富,但其实还有更加古老的。

街道长1000多米,宽约4米,是明清的商业街,也是春秋时期赵国的官道。赵君赵襄子出晋阳城,经此官道往西,可到晋祠、天龙山、卧虎山、西郊各地。也正因有此官道,豫让能够准确判断赵襄子出行的路线,从而在必经之路上预先埋伏好。如此算来,这里的繁荣,至少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沿着古街一直往西,矗立着一座悟圆寺,古称兴华洞。悟圆寺山门简朴,院内三株上百年的古柏昂扬直指青天,大殿为二层建筑,下为面阔三间的窑洞式建筑,中有半亭门楼,上为砖木阁楼,供奉释迦牟尼。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气势卓然。据王剑霓先生考证,是为赵襄子的离宫别馆,是赵襄子的用来蓄养鸟兽之苑囿,便在今天的赤桥村一带及西面卧虎山上,方圆四十里。每逢春和景明,或闲暇时刻,赵襄子从今天的古城营村一带出发,沿着官道来到兴华洞中,休整一番,在这片园林中或打猎、或赏花、或看云淡风轻、或阅读春华秋实,享受着一国之君繁忙之余的闲适之情。

当年的鸟兽成群,自然无法看到了。但如今漫步在这个古老祥和的村落中,那些老干虬枝、郁郁葱葱的古木则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村中仅千年以上的古槐就有9株。行走在古老树木笼罩下的古老建筑间,你会发现,你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园林。相比于晋祠的大名远扬,赤桥村这座皇家私人园林,显得低调了太多。相信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关注它、关心它,这埋没在历史深处的奢华,是足以站在它应有的高度之上的。

贴士二:

《吕氏春秋》记载:“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渠,梁下豫让寐,佯为死人”。至少能说明一下几个问题:一、豫让桥在智伯渠之上;二、豫让确定就是在赤桥村行刺赵襄子;三、豫让桥、智伯渠及赤桥村,当时都属于赵襄子的苑囿。

宋太祖水灌晋阳

2500年前,晋阳城初建不久,就遭遇到了猛烈的水灌,沈灶产蛙,民无叛意。为了攻下坚固的晋阳城,智伯不惜从晋水开渠引水,即是今天流经赤桥村的智伯渠。1500年后,北汉政府顽强驻守在晋阳城,以微薄之力,死死抵抗着大宋王朝势如破竹的强兵快马。于是,这条曾经给晋阳城带来巨大灾难的沟渠,再次成为宋太祖赵匡胤攻打晋阳城的利器。

公元 968年秋天,北汉皇帝刘承钧去世,他的养子刘继恩即位。两个月后,刘继恩被刺杀,宰相郭无为拥立刘继恩同母异父的弟弟刘继元为北汉皇帝。三个月不到,北汉换了三任皇帝,举国纷纷,混乱难持。敏锐的赵匡胤迅速抓住良机,发兵攻打,直逼晋阳城下。刘继元迅速组织抵抗,并向北方契丹国借兵。宋军兵强马盛围城,连发四十余道劝降书,计划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晋阳城的,北汉朝臣迅速人心惶惶,但英武坚定的刘继元却一顿怒斥,誓死抵抗。最终宋军在北汉的强硬和契丹的援兵之下,不得不无功而返。

公元969年春,宋太祖御驾亲征再伐北汉。《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太祖议伐汉,乃自将发汴,三月至太原,筑长城围之,立寨于城西面,又命引汾晋二水以灌之,水自城门入,而有积草自城中飘出塞之。”赵匡胤立寨之“城西面”,与“至宋太祖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可推断,宋太祖当年即屯兵于赤桥村一带,“发太原诸县丁数万集城下。”引晋水灌晋阳城,给北汉王朝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北汉在援兵被断的情况下,依旧死守。《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是时,王师顿兵甘草池,会暑雨,军士多疾,乃班师。”

两次出征,无功而返,想来赵匡胤一定不爽。而更不爽的事情是,直到他死的时候,都没有完成消灭北汉的雄心壮志,而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由其弟宋太宗赵匡义来完成了。

气势汹汹的外部入侵者利用智伯渠两次水灌晋阳城,皆以失败告终,这也不得不说是个传奇。是晋阳城的坚不可摧、是军民一心的誓死抵抗、还是智伯渠的福佑晋阳?我们不做定论。总之,这段历史确确实实地存在过,历史的痕迹依然可以很轻易地寻觅得到,我们来到此地,对过去肃然起敬即可。若是聪慧的你,能在历史中寻得一点心得,那将会更加不虚此行!

太原古村赤桥

兰若寺

兰若钟声

在赤桥村西北部,卧虎山下,横卧着一座修建一新的寺庙——兰若寺。乍听此名,也许你会想到《倩女幽魂》中勇敢书生宁采臣与善良女鬼聂小倩的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那个幽昧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也叫兰若寺。但只能遗憾地告诉你,此兰若非彼兰若,那个兰若寺的地址在浙江金华。不过值得幻想的是,兰若寺背后的山腰上有宝塔一座,这与故事中的描述是相符合的。而且,塔侧还有刘氏祖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美丽善良的女鬼出来?如果你足够大胆,可以去试试,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兰若寺始建于北齐年间,与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等著名佛教遗留同属于高家皇帝的崇佛礼佛之功业。一千多年以来,兰若寺饱经风霜,两度被毁。但民众礼佛好古之心不灭,故而又两度重建。寺院原为三进三出的院落,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世纪60年代末,“文革”浩劫中,兰若寺被推倒,在原址上建成了晋祠镇造纸厂。

2006年9月,兰若寺开始恢复性修建。2010年10月,赤桥村礼请五台山塔院寺释照永法师驻锡此地,住持寺院,自此,兰若寺的建设步入新的阶段。为使这一千年古刹恢复昔日辉煌,广开弘法利生事业,照永法师本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拟对兰若寺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完成复建后的兰若寺将占地2000亩。在完成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等中轴线建筑项目后,将继续在两侧建设寮房、斋堂、客房等相关法务、生活的配套设施。

太原古村赤桥

刘大鹏故居

但有麦浪摇春风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灭晋阳,将晋阳城火烧水灌,夷为废墟。晋阳作为“中原北门”的地位一降千里,相应地,赤桥村再也无人问津了。唯一关心它的就只剩下静静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着的当地百姓。

北宋灭亡后,金代诗人元好问路过晋阳,写下了著名的《过晋阳故城书事》一诗。他站在晋祠望川亭上,遥望四野,古迹茫然,不禁感慨“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曾经的高城官道、旌旗摇摆,换作了今日的矮屋民房、麦浪滚滚。帝王的土地归于百姓,从此这里少了传奇与恢弘,却多了幸福与宁静。

明代官家重筑太原城,却改址于今迎泽区,赤桥村距离政治中心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了,遥远的结果就是遗忘。它就这样渐渐地隐匿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人再来关注了。南临晋祠,东望旧城,西靠卧虎山,在所有人都将其遗忘的时候,唯有它自己,仍顽固地记得清自己的故事。

这里的乡民在明清之际,耕读传家,商贾兴业,创造了丰富的民间商业文化。古商业界两侧的明清古建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美的砖、木、石雕,那是发家致富后的赤桥村人为彰显门厅而极尽工巧之能事;留存匾额50余款,古韵古香。漫步其间,想象明清时代的一个个大家庭,世世代代家风传承,家业固定,好似一个个极富文化内涵的百年企业。文化只有传承和积淀,才能真正散发出其光辉与力量来,于是深谙其中道理的古人把“箕裘世业”、“古家风”、“遗唐风”、“耕读第”这样的匾额挂在大门之上,以诫世代后人;也可以想象古人静坐院落,读书饮茶,观鸟修德的静谧时光。修德是一件孤独而艰苦的事儿,所以为了鞭策自我,他们把“崇德居”、“光裕”、“竹苞松茂”、“兰桂芬”、“强恕居”、“宁静致远”这样的匾额挂在心中。

在这些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中,其中一座清幽的院落尤其值得我们去关注,他就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地方史志专家刘大鹏的故居。

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别号梦醒子,晚年又号遁世翁,山西太原县(现为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其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那一年,中举人。后于光绪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曾三次进京会试均未中进士。因为怀才不遇,便隐居家乡专心治学。

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其毕生的理想,但在那个时代,大多数读书人的命运往往是学而优不能仕,因为当官的机会太少了。那么这些“被剩下”的读书人的前途何在?有的放荡形骸,作一方名士;有的郁郁寡欢,成苟且庸人;有的另觅他径,成就大业。对刘大鹏而言,入仕的梦想破灭后,反而能将一切外在的诱惑放下,听从自我内心的召唤,做对自己而言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踏遍晋祠一带山川的寺院,寻幽访古,钞碑录碣,又博览古典书籍文献资料,采集故老传闻,历时五年,与光绪三十二年成《晋祠志》一书。全书42卷,有祠宇、亭榭、山水、古迹、宸翰、祭赛、金石、乡校、流寓、人物、河例公案、文艺、植物、故事、杂编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该书汇集历代有关晋祠的文献记载与民间故老传闻,详细描绘了当时晋祠风物。是山西省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传世的《晋祠志》,开创了为晋祠专书修志的先河。

除此之外,编著《醒梦庐文集》 8卷、《卧虎山房诗集》35卷、《从心所欲妄咏》50卷、《琢玉闻吟》8卷、《砭愚录》8卷、《衔恤录》10卷、《寄慨录》12卷、《随意录》4卷、《潜园琐记》6卷、《游绵山记》2卷、《唾壶草》2卷、《遁庵随笔》2卷、《迷信丛话》17卷、《愠群笔谭》25卷、《乙未公车日记》4卷、《刘氏世系谱》3卷、《藜照堂家训》2卷、《梦醒子年谱》12卷。可谓著述颇丰。这些耗尽心血的努力,让一直无人问津的太原地方文化得以系统地整理、表述、传承,给后世留下了一篇篇文字的丰碑。刘大鹏的落榜,也许会让国家少了一个栋梁,但无疑让太原多了一位文化伟人。

如今的刘大鹏故居,已经被重新休整,宁谧中保留着古朴,算得上是赤桥村最豪华的一座老院了。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大鹏的儿子刘玠乡试中举,为了庆贺此等盛况,全村53户联合集资,为刘家赠送了一块“父子登科”的匾额,但后来因为某些历史原因而损坏。2007年农历五月十八,刘大鹏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期间,村民组织发起纪念活动并重新定做“父子登科”匾额赠送,现今仍悬挂在刘大鹏故居的门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