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好友莹莹新买了一张木头餐桌,想添置一块桌布,问我有什么推荐。我想了下,说这么好的桌子,全部盖住的话,就浪费了,不如用下桌旗。给她找示例图片的时候,想到了门仓多仁亚的书,想不如就给她推荐门仓的书,在这些书里,不光有一块桌布,一张餐桌,还有她呈现出来的生活——我们真的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生活。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我们这一代,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生活经验,到了自己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继续有用的并不多。小时候住的房子,过的日子,不过只是几十年前,又像隔着几光年。阿部雅世在和原研哉合著的《为什么设计》里提到,她的意大利学生在从烤箱里取出刚烤好的披萨时,一定会先把用来盛放的盘子烤热一下。无他,从小就看到妈妈这样做。而祖母一代的家具,也会跟着年轻一辈去过生活。蜂窝煤炉子做蛋饺也很有情调,可是这技术移植到四个灶头的西式炉灶上还真的有点违和。于是,我们除了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也通过阅读去做各种补缀——希望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记忆中也可以有一个提前预热的盘子。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门仓的书所提供的,却不止于让我们去做补缀,她的书里有经验,有细节,又有一种清晰的系统性,温和坚定而又凛冽,让我们读完之后不得不有所行动,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番结构性调整。乍一看,门仓的书和诸多日本的生活风格类作家的作品似乎没有太大不同,“简单”,不就是不持有,不就是“断舍离”?但门仓的“简单”,不是单纯的“空”和“无”,而是安然面对更广大世界之后的厘清,她在经验层面将其归结为“像我的外婆和母亲那般,将每天必须做的事当做例行公事去执行,让这些事成为不经思考就能完成的部分”。的确,一件事之所以成为困扰,是因为它占据了你的思考。但这种磁盘格式化一样的“例行公事”,需要对自我有清晰的确认,对边界有明确的划分,唯此才能过上“不被繁琐事物所羁绊的简单生活”。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在《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中,门仓通过对母系所在的德国生活文化的观察,和我们分享了如何从内在开始,在工作和生活中一一建立条理,划清边界。从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到资讯管理、居家清洁、个人穿衣风格、心灵安宁和人机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朴实真切的描述。“应该做的事一定要确实做好,做完之后就可以大大方方休息”,门仓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做事哲学简直是充满了禅意。活在当下,不就是这个意思?门仓的生活禅如此丰富而有质感:早起的例行工作、在生活中制定时间规则、定时查看电子邮件、和自己预约﹍﹍她就像一个在款待朋友的好主人,领着我们参观她的生活,不过分热情,也不夸张,她这些做法的来处,她也一一道来,虽然年迈却依然过着规律生活的外公外婆,总是从容不迫的妈妈,在她的叙述中,仿佛也展现着他们的生活。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德国式家居收纳术》聚焦于家居空间,从减少储存物品入手,分享如何打造舒适居家,合理使用狭小厨房,她从母亲的居家打造术中学习到一些德国式的生活习惯,不仅关注硬体范畴的“物品”和“收纳”,更在意空气流通、熨烫内衣、咖啡时间等这些形成生活质感的细节。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德国式厨房规则》以“厨房”这个生活中的重地为言说中心,介绍了德国餐桌上常见的面包和料理制作方法,还在柏林实地采访了十二个不同家庭的厨房,将德国人的饮食习惯生动地呈现出来。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西谚曰,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有着如此清明的生活哲学的门仓开始写烘焙和料理时,也有着其独特的温度和质感。在《德国式简单烘焙》和《德国式简单料理》中她没有罗列很多方子,也不着意于花哨的造型,一如既往,“简单”是她的关键词。她从原型开始,先讲述基本,再做变化的示范。她并不滥情,但顺势带出的生活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每种食物里的记忆与惦念。

跨文化的成长背景给了门仓更广阔的视野,但这些,也不过是她身体力行地实践恬静的生活方式时可以提供养分的一个资源吧。既然没有欲求无度的贪嗔痴,又何必咬牙切齿地断舍离?“人生的要务,是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柔软度,能定睛审视形势,以及寻找舒适自在的生活律动。”而我们,合上书,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像门仓那样简单生活,乐在其中,活在当下。

没有贪嗔痴,何须断舍离

特别禅(tebiechan)

文 吴宏凯

版权所有 抄袭必揪

本文系吾友宏凯君所作。

特别禅已获其授权。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