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1990-2015:深圳为什么死磕“国际化”?

1990-2015:深圳为什么死磕“国际化”?

1990-2015:深圳为什么死磕“国际化”?

胡文

一位伟人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同样如此。这种精神,就是死磕精神。

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圳要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市市长许勤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四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信息化。如果回望历史梳理深圳历届党代会报告,从1990年深圳市第一次党代会至今,尽管各个时期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国际性或者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从未更改。从这一点来说,深圳的历任决策者乃至整座城市在“国际化”这一突破点上,形成了高度共识。从长达25年的时间里,这是一座城市的原动力,更是助推器。

1990:“国际性”的首次提出

在1990年12月15日召开的深圳市第一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灏作了题为《继续办好深圳经济特区,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子》的报告。这个报告总结了去年十年深圳的发展,并提出未来5年的目标:当好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排头兵”,把深圳建成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综合经济特区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窗口。

这是深圳首次提出“国际性城市”,也是“排头兵”概念的首次出现。或许,在今天看来,这个目标并不令人惊奇。但是,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就会知道:这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前提出了这一目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25年后回望,我们依然要对当初这种远见报以崇高的敬意:仅仅建立经济特区10年的深圳,走在了时代前列。

1995:“国际化”的首次深化

1995年4月25日,在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厉有为作了题为《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今年5年的基本任务: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总揽全局,以增强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为根本措施,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建立区域型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为突破口,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证,把深圳初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这次大会回顾了1990至1994年的深圳取得巨大成绩: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44.82亿元增加到560亿元,年均递增31.7%。这一增长速度,在今天看来,无疑令人惊叹。报告中“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大亮点,但目标为直接和明确——“国际性城市”。这是“国际性城市”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报告标题之中。

2000:现代化的“国际化”目标

2000年5月22日,在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高丽作了题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报告。报告提出,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坚决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化文明城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优秀答卷,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而努力奋斗。深圳力争到2005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30年左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这次党代会的报告,集中聚焦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尽管这个基本实现只是刚刚触摸现代化。但其现代化的参照,却是“国际化”的标准,特别是“201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30年左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正是“国际化”视野的一个体现,且后一个目标仍在努力实现之中。在这个报告中,“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高科技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都是首次提出。及至今天,这些概念依然颇具启发意义。特别是“园林式花园式”的理念,对后来的城市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

2005:为“国际化”夯实基础

2005年5月16日,在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鸿忠作为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报告。报告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力争在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国际化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表面看来,这个报告与第三次党代会报告都提到了“基本实现现代化”。但是,就会发现其内涵有着明显不同。从2000年到2004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连续实现了2000亿元、3000亿元两大台阶的大跨越,年均增长依然高达15.8%,为建设国际化城市夯实了经济基础。在这个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均GDP的概念,这同样是国际化的参照目标。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建设国际化城市寄予厚望。他说,广深两地不能再跟国内比,要跟新加坡、首尔叫板。2008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决定》,决定认为,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推动深圳实现新一轮发展跨越的历史抉择,是深圳鲜明的特区品格所系,也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内涵要求。

2010:“创新型”助力“国际化”

2010年5月23日,在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王荣作了题为《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报告。报告提出,力争到2015年本市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率先建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为殷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为实现长远奋斗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这个报告中,关于“排头兵”和“国际化”的提法和头两次党代会报告极其相似。此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替代了“区域性经济中心”,首次提出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显示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事实上,正是在2011大运之年,深圳GDP首次突破了1.1万亿元大关,进入一线城市万亿元俱乐部。与此同时,“大运蓝”也在当年一举成名。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之际,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包括“积极扩大国际交往”、“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大力推广城市形象”等一整套行动计划。之后,又举办了多次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研讨会,国际化目标成为更为广泛的共识。在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也与第五次党代会报告相衔接。

25年,深圳为什么要紧盯国际化?深圳大学深港经济研究所所长魏达志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关口。过去深圳示范的是市场化探索,今后示范的则是国际化探索,深圳要以国际化为“纲”,来衡量各方面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水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则认为,深圳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外向型的,深圳企业掌握了一整套的国际规则和国际语言,国际化对于深圳来说,不仅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是,深圳对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提法十分平实。没有提出诸如“国际化大城市”或者“国际大都市”一类的更加高大上的称呼。但是,平实之中,越显坚毅。25年的坚持和接力,这是一座城市的幸运,也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国际化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大视野,也是真标杆——它是检验深圳现代化成色的一块试金石。

(题图照片:阎晚生 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