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潘一风/图文】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庙,是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地方,它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及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1994年,孔庙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它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过世后,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故宅改建为庙,供人祭祀。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孔庙屡次焚毁,屡次重建;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在规模。孔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可谓鼎盛辉煌,极度风光。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值得一提的是,游人进入孔庙,放眼望去,各种大大小小的石碑,尽收眼底。如今孔庙内,有“御碑亭”13座,历代碑刻1044块,这些石碑中,许多是皇帝们追谥、加封、祭祀孔子的记录,也有历朝历代名人留下的墨宝。仅文字就有汉文、蒙文、满文等等,书体有真、草、隶、篆等等。五花八门的石碑成了孔庙的一大景观。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纷纷把自己的才华和手迹留在了孔庙的石碑上,也多亏了这些人把他们的文字留在了这里,使今天的儒学家和游人们能够见证儒家思想的兴起和延续。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解放前夕,孔子后裔77代孙去了台湾,孔庙逐渐失修,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建国伊始,政府就非常仍重视孔庙的保护工作。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先后视察了曲阜,都提出了要对孔庙、孔府、孔林加以保护。经过修缮,1959年,孔庙对外开放,1961年,“三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没有老人家发起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今天的游人兴许就能够看到众多消失的文物真迹。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历史没有“如果”。与许多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结晶一样,孔庙没能侥幸逃脱“十年动乱”。1966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200多名红卫兵冲入曲阜阙里,在孔庙前召开了捣毁孔庙的万人大会。小将们不但挂牌游斗了国内知名的儒学研究专家,还将孔庙大成殿殿内的神龛、塑像等毁坏一空。孔子塑像被砸烂,孔子的坟被挖开,毁坏了不计其数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紧接着,北京戏曲学校的红卫兵也来破四旧,他们把搜罗来的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龙袍、凤冠、玉带、朝靴等戏装和各式道具集中到孔庙大院中,堆成一座小山,点起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至此,孔庙成了“批孔”、“破四旧”的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文革期间,孔庙被毁坏的文物达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损毁历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国宝70余件,珍版书籍1000多册。斯文扫地,惨不忍睹,不堪回首,积攒了2000多年的文物,毁于十年。记得有一次去周庄旅游,导游曾经说过一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文化文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文革照片来自网络)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曲阜孔庙,历史上的鼎盛与“文革”中的劫难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