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八月“榆中好人”候选人网络投票

八月“榆中好人”候选人网络投票

“榆中好人”候选人事迹

1.张亮亮(敬业奉献),男,25,中共党员,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榆中中队战斗班班长

2007年12月,他从河北省保定市应征入伍,现服役于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榆中中队战斗班,武警中士警衔。自榆中消防中队成立至今,他已出警800余次、救助被困群众3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2000万余元,共帮扶困难官兵30余次、帮扶辖区贫苦群众11人,义务献血10余次,为驻地贫困山区送水800余吨。他还先后参与处置“连霍高速三角城段30吨甲醇槽车侧翻事故”、“定远镇大巴车侧翻事故”、“夏官营火车头火灾”、“定远豆家营油罐火灾”、“ 连霍高速定远段20吨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三角城高速30吨石油苯罐车泄露事故”、“金崖镇抗洪抢险救援”等一系列灭火救援行动。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峥嵘岁月,可惧风流,他用无畏的行动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以满腔热血抒写了一曲消防战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壮美诗篇。

2.吴国平(敬业奉献),男,52,中共党员,榆中县国税局甘草分局局长

坚定信念,严格执法,捍卫税法尊严——是他的座右铭。每年年初,他都会带领分局干部掌握辖区企业的税源变化、税收负担,逐户深入到管辖的企业当中进行调查了解,摸清税源,对企业纳税申报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为上级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他常年奔波于乡镇、集贸市场,调查测算个体户营业状况,使得个体定额更趋合理、公正,保证国家税款能足额入库。工作中不少纳税人是他的亲戚、同学、朋友,前来找他要求照顾的,要求调低税额的人络绎不绝,在“情”与“法”的面前,他坚持依法办事,耐心细致地给每一位前来说情的人做工作,讲政策,杜绝收人情税的现象,因此还得罪了不少同学、朋友,但他认为:在“公”与“私”、“情” 与“法”的交错处,他的腰还是挺得直直的,站得端端的。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一颗赤诚之心,融进了对税收事业的执著;在税收征管战线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印证着对税收事业的奉献。

3.李万海(敬业奉献),男,68,中共党员,榆中县银山乡小水子村党支部书记

4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忠诚于农村事业发展,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小水子村发展上,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全村乃至全乡群众的称赞。1995年他带头在自家3亩地里推广种植柴胡, 2002年在村上建起了50亩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引导群众扩大面积,目前小水子村百合种植达1000亩。2000年,他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提出了“赁土地、挖水窖、调结构、变面貌、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耕地做文章、定措施、抓落实,全村经济收入明显增强。2013年他协调市发改局投资360万元,建成了占地8.8亩、库容1000吨的百合恒温保鲜冷藏库,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百合保鲜贮藏、均衡销售问题,周边村百合种植已达3000亩,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4.徐宏朴(敬业奉献),男,31,中共党员,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榆中中队政治指导员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在心,带领中队一班人把驻地当故乡,灭火救灾、抢险救援,照顾孤寡老人,走乡村、进街道开展消防宣传,处处用实际行动保卫驻地百姓的平安;作为一名政治指导员,他把中队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精心打造廉政文化走廊,制作部队管理警示教育展区,及时传达中央和地方党风廉政建设新精神,经常性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授课活动;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始终以“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为思想指引,以建设“民生部队”所需为重点,每年三月份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先进集体”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帮扶对接贫困家庭,官兵义务献血6600cc,给干旱乡镇派出所送水48吨,为军民共建单位义务消防培训12次。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驻地群众的赞誉。

5.王应武(敬业奉献),男,55,中共党员,夏官营镇中河堡村三社社长

在社长这个普通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0年,年年被评为先进。他带领村民修路、疏通渠道、帮助困难乡邻致富,事事干在前头。村民们都说:王社长是我们信得过、放得心的好当家……若要富,先修路。为了修路他不知跑破了多少双鞋子、费了多少口舌,终于资金有了着落,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修路的工地上,500多米巷道硬化工程很快竣工,人们出行方便多了,打了粮食也能铺在门口的路上晾晒,羡煞了旁村的群众。路修起来了,他又带领群众挖引水渠,经过三年的奋斗,全社以前的土“水沟”如今都成了时髦的U型渠,群众心疼地说:“每一条渠道里都流淌着王社长的汗水。”路、渠修通了,他的心里又开始捉摸长远发展大计,结合社情民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高效利用社里三口水井,引导全社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目前,社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500多亩,群众经济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许多家庭纷纷建起了两层楼房,买了小汽车,群众迈向小康的路,越来越近。

6.杨东海(敬业奉献),男,46,中共党员,高崖镇李家磨村大营社社长

“绿化美好生态家园”——走进高崖镇李家磨村远远望去就可以看到山上的这几个大字。正是因为这几个字承载的梦想和承诺,四年来,杨东海夫妇的心,不知随着荒山上栽的树“生生死死”了多少回。2011年凭借包工程赚来的十几万元夫妻二人开始了绿化荒山的梦想。一株株树苗被精心栽上了荒山,但是没想到一年下来成活的却不多,干枯的、被兔子咬坏的不计其数,很快他的家底就被掏空了。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把小儿子每天喝牛奶的钱以及过年时亲戚给的压岁钱都给花了。其实起初妻子并不同意他的想法,但是看着丈夫一个人又要上山栽树,又要到外面赚钱,很多时候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妻子又于心不忍。“两个人干总比一个人干强”,于是荒山播绿从一个人的“事业”变成了两个人的“事业”。树木无水不活。杨东海想方设法从山下往山上引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树苗浇水,上山下山一个来回1个多小时,还要拉上几百米的管子。栽树的季节,每天先得把树苗扛到山上,一天上下山七八个来回是常有的事。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荒山逐渐有了绿意,目前,这片山头已经有11余万株树成活。“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界,只希望能给家乡的荒山留下一片绿色,以后子孙后代看到这座山就能想起我们,这就值了。”杨东海如是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