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芮乐伟·韩森:祛魅丝绸之路

刘玉海

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国与西亚、欧洲之间络绎不绝……这或许是很多人对“丝绸之路”的普遍想象。

不过,耶鲁大学历史教授、汉学家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在她的著作《丝绸之路新史》中通过大量惊人的考古发现——既有官员刻意埋藏保存的文书,也有目不识丁的当地居民利用官方文书做成的鞋垫和寿衣——揭示的情形显示,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与此大相径庭。

问=经济观察报答=韩森

很多人对丝绸之路想法暧昧

问:你的这本《丝绸之路新史》颠覆了我很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固有印象,但结论又在情理之中:丝路贸易主要的不是大规模、远距离贸易,而是邻近城市之间的、蚂蚁搬家式的小规模贸易。不过,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看,虽然大多数贸易是本地贸易,与外地的贸易规模很小,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贸易在丝绸之路中的角色?

答:由于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土资料是一篇一篇、很零碎,所以我们不知道丝绸之路贸易规模真的大不大,我们只知道资料记载的是小规模贸易。我想到高昌(吐鲁番)的一件文书,提到在高昌市里买卖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本地生产的——当然也有一批东西是进口的,这些东西对本地人当然也很重要。

反正我觉得,很多人对丝绸之路有比较暧昧的想法,觉得贸易规模比较大,但专家不会这样想。看过我的书的专家,对我谈到的贸易情况大概不会感到吃惊;他们吃惊的是其他的地方跟他们研究的地方可能有一些沟通。因为很多专家是研究一个地方,而不太明白另外一个地方的情况。所以,丝绸之路不是没有贸易,也不是说这个贸易不重要——可能跟你说的一样重要,但是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来往还是人,而不是货物。人带来的宗教、或者他们的想法,或者配药技术、艺术,对当地人的影响比较大。

你看书中提到的吐鲁番的那个第八世纪的商品名单,一般的老百姓基本上不能买外国东西,应该是只有少数的人能够在市场买这些进口的匕首。

问:你谈到唐朝时,丝路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唐朝政府军事支出的副产品、而非民间商人长途贸易的结果。但在历史的长周期中,中国的中原王朝只是断断续续的控制着西域,那么当中原王朝的军队骤然出现在西域、并注入大量财政之后,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中央政府要给当兵的发工资,唐朝的通货有硬币、铜钱,也有丝绸。这个不只是中国的情况,希罗多德提到,波斯政府收他们很多铜币后,放在一个瓶子里熔铸了——中央政府不会使用小额硬币。中央出的钱,主要是给当兵的人买粮食,也有一些是发丝绸——在吐鲁番,人们可以花“絹”,也可能要给他们做衣服。

当兵的手里都有钱,自然会影响本地经济。最先影响到的是直接跟丝绸之路贸易有关系的——可能是车夫、翻译,或者旅馆,他们老跟外地人有接触;到比较外边的一般的老百姓,最大的影响是跟利息有关——他们借钱的来源跟当兵的在市场花钱有关系。另外,当地市集原来可能是隔五天才有一次,之后士兵来了,增加到隔三天、两天就有。

每一次很多人到一个小地方有会有影响,但我们不知道唐朝的军队第一次出现在高昌,会有什么影响。

问:你重点是考察了丝绸之路在今天新疆南疆的部分,但新疆北疆乃至更北一直至中亚,基本是草原,更方便人类迁徙和贸易,是否有可能通过这一地区的商旅和使节更多——换言之,可能这里才是丝路贸易的主要通道?

答:丝绸之路实际的重点很难说,因为我的书是以出土资料为中心来进行写作,而这些资料主要是从长安到撒马尔罕。

选择南疆的城市,当然跟现存的资料有关——当然,不能说丝路北路没有资料;我觉得南疆的这条路上的城市,资料、根据足够了,就写这些城市。要说平衡,南疆是早期比较重要,后来很多都是往北。问题是到楼兰,要一直往南走,尼雅早期很重要,后来也很少提到。

丝绸之路每一段都不一样,很难说是什么时候有北路,什么时候有南路,也无法说一条路线重要,另外一条不重要。一般我们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元朝的那条丝绸之路,比北疆还要往北,要到蒙古草原。

问:元朝的时候,草原丝绸之路国际贸易很繁荣吗?还是说,依然只是元帝国内部使节通行为主、而贸易为辅?

答:元朝的丝绸之路,情况跟我书里提到的丝绸之路不一样。因为蒙古人统一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所以真的有欧洲人从意大利开始一直走到蒙古——唐朝很难看到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大家都知道元朝的马可波罗,不止是马可波罗,有一个信伊斯兰教的人,他从地中海最西边走到北非,通过埃及去了麦加,然后再从印度坐船一直到中国福建的泉州。

唐朝的时候也有海路丝绸之路,这些路都存在——草原的、沙漠的、南疆的、北疆的,还有海上的,但是各时代有不同的情况。

问:元朝海运相对发达,当时中原与中东、乃至欧洲的贸易,更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

答:我觉得是海上贸易。海运东西,费用便宜多了。唐朝的时候也有海路,我估计海上丝绸之路带的货物应该比陆上多,我相信这个原则。因为一个船可以放很多东西。

何以“汉风”不度玉门关?

问:相对于贸易,你更强调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功能,无论是佛教、还是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似乎都是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向东逐渐传播至中国,相反虽然中国也曾时断时续的控制西域,却不曾出现显著的中原文化西渐,原因是什么?

答:会不会是中亚这个地区不太稳定,所以有一个趋势:总是有人往中国内陆跑——虽然中国也常有改朝换代和战乱、也有不统一,但是可能比中亚还要安全。

在中亚有一条线,这条线东侧有佛教,西侧没有佛教,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其他的如三异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从西边传入中国。

问:基本这些宗教都是从西边传过来的,而中国的儒家、道教,到了敦煌基本就再也没有西去,似乎中国一直扮演了一个文化吸纳者而非输出者。

答:对,我也有这个印象。道教好像传播到了吐鲁番,没有去更远的地方。道教不太传教,其他宗教像三异教主张传教,他们总是要找信奉者。

问:文化的交流与人的迁徙密切相关,从你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印度、伊朗的居民因为各种原因,不断进入南疆,从而将其文化带入,但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等造成的难民也很多,但似乎向南疆迁徙的并不多、基本上在敦煌形成了传统的汉人和西域的边界线,原因是什么?

答:早期去吐鲁番的人,应该都是从中亚去吐鲁番。汉朝末年,应该是有很多中国人去西域——不然怎么会在唐朝的军队还没有进入到吐鲁番之前,当地已经有很多中国人,而且高昌很多资料都是用中文的。

唐朝的时候,也有人通过贸易、当兵去了西域,“安史之乱”的时候,有一些汉人留在中亚,所以敦煌也有很多汉人。敦煌有一阵是唐朝政府管辖,但西藏吐蕃政府也管辖过,变化很多,所以这种地方不能简单地说是汉人还是其他族裔。于阗现在维吾尔族人多,但维吾尔人是晚期(840年之后)去的,更早也不一定是这样子。库车有五世纪吐火罗语的资料,有人就说公元前2000年,库车应该已经有吐火罗人,实际不见得,这些人一直在跑来跑去。总体而言,我们的印象跟看的资料有关系,但一个趋势是:像中亚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往东走,中国人往西走,二者在南疆相会交融。

问:我很感兴趣的是科技——如天文、医学等技术交流的情况,似乎你提到的不多?

答:医药、游戏、音乐、甜菜制糖技术、造纸、丝绸,这些容易跟着人移动的东西,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交流。比如,敦煌有两个版本的12生肖,一个是从粟特传入,一个是中国的。当然,还有棉花,真正进入中国应该是元朝,但是唐朝时,吐鲁番已经有棉布。

古代中国拓展西域核心是安全考量

问:你在书中提到,唐朝在高昌的驻军主要是当地人而非汉人,这让我有点意外。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后果?这是否意味着唐朝对当地的统治是一个很松散的羁縻关系,而不是一个很强有力的统治?

答:美国学者斯加夫注意到,唐朝在西域的驻军很多是本地人,也有粟特人。吐鲁番最近出土的资料,有粟特文,证明吐鲁番当官的人跟他们的部下会用粟特语写条子。

唐对西域是羁縻还是强有力的统治,这个很难说,因为我们最清楚的是敦煌跟吐鲁番,那些地方应该管得比较严,因为他们在边疆,我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代表性,这个无法解释。

问:从唐朝向当地驻军划拨的军饷额度来看,唐朝从控制当地获得是财政收益能否维持对当地的统治?还是需要调动其他地区的收入来弥补西域统治的成本?

答:有一个资料记载,中央在吐鲁番花的钱,一成是本地人赋税,九成是中央的资本。不过,唐朝的时候是均田制,它一直有问题:收入不如支出费用。中央政府大规模下拨军饷——像丝帛,都是因为这个问题。原则上,唐朝在西域的驻军应该种地,粮食应该是足够的,但实际总是不够,所以需要中央给支持。当地应该也有税收等收入,但是假如他们有,中央不会给驻军寄这么多东西。我的答案跟清朝有关系。

问:清朝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答:清朝有一些地方跟唐朝一样。中国中央政府为什么去控制西域,很多人会说因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很重要,所以中央要掌握这么重要的贸易。但我是觉得,贸易规模并不怎么大,相反中国军队去西域的时候总是有一个敌人,虽然敌人总在变——你要看到每一次的具体情况:他们为什么那一年发兵?换言之,中国政府派军队去西域,都是基于安全考量:汉朝是为了对付匈奴,唐朝的时候是防御突厥,清朝的时候是警惕蒙古瓦剌部。

问:在铁路诞生后,通过铁路连接欧亚大陆的两头一直吸引着很多人,今天,中国也提出了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对于今天的世人,还有多少现实意义?

答:丝绸之路这个概念非常有吸引力。跟一般的历史印象不一样,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知是和平的,有从罗马来的影响进入中国,中国的东西也进入罗马,都是高高兴兴的。所以,“一带一路”这个政策要用这个感觉来做国家的政策。联合国也做过丝绸之路的很多项目,有一个项目是非洲里的一条路,跟丝绸之路、跟新疆毫无关系。当然,中国现在“一带一路”的计划不限中亚,到处都有,南美有,非洲也有。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