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许小年:印钞不行 股票就能创造财富吗?

许小年:印钞不行 股票就能创造财富吗?

公众对于互联网的态度,我看到的是从冷淡的漠视转到今天恐慌性的宠爱,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一种新的沟通工具而已,后来发现互联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企业和行业了,就产生一种恐慌性的宠爱,甚至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出现了不上网就得死的情绪。

互联网我认为是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的利器,而不是神器。现在我们不少地方把互联网神化了,以为我只要一碰上这个东西,企业就能顺风顺水再干十年。没有这么简单。对于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很多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我一项一项去对证了一下,我想找到互联网思维当中到底有些什么新东西,但是很失望,我发现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几乎没有什么新东西。而且互联网思维当中,一些提法和观点甚至是错误的。

“单品海量”与“做到极致”

对互联网思维,我们一项一项来分析,大家要思考。我在中欧的教学中,始终强调独立思维,你自己要思考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有一个提法,你一定要做到单品海量,这个说法本身不错,但它太片面了。互联网为什么要做到单品海量,因为互联网有非常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什么叫规模经济效应?我们课堂上讲过,单品海量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没有什么新东西。规模经济效应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成本结构决定的,固定成本占的比重越大,规模经济效应越高。互联网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因为一个网站一旦建成了,维护成本极低,在这个平台上新加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所以它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这个强规模经济效应下,你确实是需要做海量,但这不是唯一的商业模式。

如果你认为除了单品海量以外就不能做了,那你就大错特错,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叫多品微量。举一个例子,我穿的衣服里面的圆领衫,这个是要做单品海量,只有大中小三个号,每一个号上放大规模,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所以里面这一件黄色衣服是单品海量。品种规格越少越好,品种越少批量越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我外面这件衣服叫做多品微量,为什么?我外面这一件衣服是裁缝店做的,裁缝店没有做到单品海量,它就应该关门吗?这么多裁缝店都活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需求的多样化。规模放大之后,必须牺牲需求的多样化,你要在批量和需求的多样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为什么要到裁缝店做这个衣服,因为我的体形很奇怪,外面标准的西服没有办法穿,穿起来感觉很滑稽,定做的话一件就是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只有一件,照样赚钱。

谁说只有单品海量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我们发明机器大批量生产之后,人类面临一个选择,就是规模经济在成本和多样化之间要做出一个权衡。

还有一个说法产品要做到极致,这句话是错误的,产品如果做到极致的话,这属于自杀行为。产品品质做到什么程度为止?要做到成本和效应的平衡点上,因为什么?品质提高,越往后越困难,做到99%还剩下1%,1%的成本比99%的成本还高。边际成本曲线越到后面上升越快,越到后面越困难,最后的0.01%比前面所有的成本还要高。

你做到100%这是自杀行为,成本会失控的,怎么可能做到极致,我只能够做到成本效率平衡,甚至我都不愿意跟客户讲我做到了极致,因为做到极致成本也是做到了极致,这个根本无法承担。所以这样的提法我们如果有一点分析能力就可以看到其局限性在什么地方,适应性在什么地方。这个品质还有一个衡量,你做品质做到哪一点为止?做到比你所有的竞争对手好一点点就可以了。好一点点就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不至于增加成本太高,因为成本最终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转嫁到你用户的身上。

“羊毛出在猪身上”与“平台战略”

互联网思维还有一条叫“羊毛出在猪身上”。这种商业模式我们早就看到过了,我认为这是有效的商业模式,但不要把它神化,不要认为只有互联网出现之后才有这样的现象和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零售业的沃尔玛就已经这样做了,沃尔玛卖商品的时候,对外宣称商品价格是最低的,“如果同类商品你们在外面随便什么地方找到一个比我这里更便宜的,我马上把价格降下来。”它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这样的一种销售策略受益的是消费者,沃尔玛在什么地方赚钱?羊毛出在谁身上?供应商身上,它用这样的方法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因此它的采购订单是世界上最大的,所有的供应商对沃尔玛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订单量,没有任何一个销售商能够下这么大的订单量,恨的是沃尔玛霸道,一口价,给我最低价格,如果不接受最低价格就免谈。所以它赚的是供应商的钱,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个案例我们教学中都有,没有必要神化,没有必要非跟互联网捆绑在一起。

非常热门的“平台战略”,也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你搞平台,为什么?平台轻资产,没有资产,资产是商家提供的,O2O、P2P不用你投资的,也不用操心,你上平台交一点平台费就得了。平台战略是互联网一大优势,但不是互联网所特有的,传统的行业也做平台。比如我们知道的宝洁、雀巢,日用品公司、食品公司做的都是平台,只管品牌建设,只管品质的管控,自己实际上并不生产这些产品,到它的平台上盖章背书一下,这是宝洁产品,但不是宝洁出品。你现在搞了两天网站你就出思维了,这个有一点就是太取巧了。

所以这些东西我们自己要有独立思维习惯,要独立思考进行分析。

“互联网+”与“+互联网”

真正的课题是什么?不是跟风,不是追随这些看上去非常吸引人的口号。真正的课题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产品,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率。

现在还有一个口号是非常热的,政府也在鼓动这样的热潮,这个热潮就是“互联网+”。我想提出另外一个商业模式,不是“互联网+”,而是反过来“+互联网”。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我们不能忽视它。互联网公司从线上到线下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从线下走到线上叫“+互联网”。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到底怎么去做,取决于哪一种方式效率更高。

互联网公司可以落地,京东做电商可以落地没有问题,这个我并不反对,京东也做得很成功。同样你可以像沃尔玛那样做+互联网,由传统零售业到线上做电商,两条路都可以走通,并不一定是亚马逊打败沃尔玛,亚马逊作为电商公司虽然来势凶猛,但亚马逊最近是离开电商,去干云计算去干平台了。我猜测,亚马逊发现它在传统零售业可能长期来看干不过沃尔玛,没有办法取代沃尔玛,反过来沃尔玛干了十几年电商,去年终于取得了突破,去年沃尔玛网上销售增量第一次超过了亚马逊,现在给我的感觉是沃尔玛电商开始发力了,这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来提高自身的效率,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亚马逊反而是离开了电商主业,现在收入构成中有20%来自非主营业务,来自云计算和交易平台。并且目前加大了平台对云计算的投资,很明显云计算和平台利润率,它的资本收益率都比传统的电商那一部分高很多。亚马逊充分发挥它网上的优势,回避网上的劣势。如果发现不能取代沃尔玛,不能打败沃尔玛,能干什么?就干自己擅长的事情。

同样沃尔玛看到互联网给它带来的销售渠道的简化,给它带来信息传播的迅速,一直在加大投资,投资电商。利用遍布各地的线下实体店,很方便地提货送货,这个优势是可以体验的。这个优势是亚马逊没有办法跟它竞争的。

什么样的商品适合线上销售?简单的商品,标准的商品,不大需要客户体验的商品,这些东西适合线上销售。比较复杂的商品,品质难以判断的商品,需要客户体验的商品,没有办法上线。所以听到人家说将来亚马逊吃掉沃尔玛,我觉得很可笑。

或者说,将来会出现互联网银行,而且互联网银行超过所有现有银行资产总量,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种梦幻。是什么梦不知道,这是一种梦幻,他根本没有深入分析各个行业的特点是什么,没有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跟着一阵子风就吹过去了。现在亚马逊和沃尔玛的竞争当中,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哪一个最后胜出很难说。我们可以下结论两者会长期共存,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当中,来超过对方,而不是全方位超过对方。

在国内我们看到是互联网+和+互联网模式在竞争。蚂蚁金服是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陆金所是什么?陆金所是金融+互联网,到底是蚂蚁金服胜出,还是陆金所胜出还不知道。很可能的是两者长期并存,很可能在各自优势领域中,发挥它自己的特长。所以不要跟风跑,永远都要经过自己的思索,再来得出结论。

大部分的P2P公司必将失败

下面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到底什么是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和赚钱有什么关系?企业都是要赚钱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归根到底企业是营利的机构。但是赚钱先要创造价值,创造价值意味着什么?创造价值有一个定义:

第一,能够向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说智能手机,这是前所未有的新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这就是创造价值了。微信是以前没有的社交通信方式,你创造出来了,这是价值。

第二,以更低的成本来向市场提供你已有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你没有创造价值而赚钱,你的利润不可持续,你赚的钱只是短期的,无法持续。如果你创造价值,你早晚就会赚钱,而且这个赚钱是可以持续的,两者的区别就在这里。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大部分的P2P会失败?为什么大部分的团购失败了?因为大部分的P2P没有创造价值,虽然它们短期可以赚钱,但没有创造价值。P2P做的是小微贷款,做的是个人贷款。金融业务的价值是如何创造的?它帮助市场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老百姓把钱存在你这里,但他不知道这个钱是贷给谁的,贷方、借方之间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金融机构创造的价值就是克服信息不对称。

金融赚钱赚的是信息的钱,赚的是数据的钱,这是它创造价值的地方。金融机构要把一些市场上没有搜集起来的信息搜集起来,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产生了信用评级,根据信用评级决定给哪一个客户贷多少钱,贷款利率是多少。它创造的高附加值是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到的是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这是创造价值的地方。

我们看一下P2P,P2P创造价值了吗?在P2P的平台上,有一些人资金用出去了,有一些人获得了资金,它把卖方和买方联系在一起,这个价值并不多,这个价值相当于一个婚姻介绍所,把男方和女方拉到一块,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在什么地方?婚姻介绍所要保证所介绍的婚姻成功,这个价值就高了。婚姻介绍所赚不到什么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没有创造价值,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男方、女方不了解彼此,结婚以后三个月离婚了,婚姻介绍所说离婚了没有关系,我再给你介绍,它再赚一份服务费,它不在乎。金融机构把储蓄者的钱借给了某一家小企业,结果没有成功,成了坏账,这个损失就大了。所以金融机构创造价值在什么地方?它要保证贷款借方信息不对称得到相当大克服,可以促成交易,而且还能保证这笔交易成功,这笔交易成功建立在你对借方信用的了解和评估。而你这个信用的了解和评估需要大量的信息,P2P没有这个功能,所以它们大多数无法存在下去。

最能做P2P的是谁?银行,所以在金融界我看到更有希望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我们看一下现有的公司,谁最有条件做“互联网+”金融?阿里,为什么呢?它拥有数据,它可以从多年的交易数据当中,倒推出这家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然后给它定信用评级,依靠信用评级决定贷款数量和贷款利率。没有这么多数据做支撑,你如何去评定这个贷款申请人的信用,你没有办法评定,你没有创造价值,因为金融服务最值钱是信用评级,而这个信用评级需要大量的信息进行专业分析,才能够得出。

即使阿里有这么多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它现在的贷款总规模是多少?有人注意到吗?累计放款资产总量是多少?有人说200多亿,200多亿对金融机构来说是小菜一碟,资产总量是200多亿这算什么呢?为什么信息最多、数据最多的公司,它目前的放款不过是200多亿,这是因为什么?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三张财务报表,要从交易数据中把三张财务报表复制出来,需要多少数据。有的互联网公司说我们可以自己收集数据,我说可以,你自己去收集,真的有人去了,搞了两万多人的队伍,下面再建办公室,我说你搞这么多人,又建办公室,你不就是银行吗?你“互联网+”从线上下来,再下来,再去雇人,你干得过传统银行吗?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不管通信手段怎么发达,过去是电话会议,电话会议的效果不如办公室面对面开会,后来是录像会议,都可以见面了,开会的效果还是不如办公室面对面。人与人的接触任何技术手段都没有办法替代,就这一条就决定了互联网不可能通吃。

现在不创新,增长就维持不下去

过去200年间,人类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在技术方面不断突破。

从微观的层面来说,无数发明家、企业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制度环境,在创新过程中,不仅为自己积累了财富,也为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我们现在提出创新这个课题?照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依靠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维持高速增长了,必须要靠创新,要靠效率。

但是在过去十几年间,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效率在提高,速度在放缓。也就是说我们在技术、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只能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所以在过去十几年间,我们看到投资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个经济增长模式到现在我认为已经走不下去了,必须要改变技术,改变经济体制,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就是在技术上、制度上进行全面创新,才能够用现有资源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关于创新,我个人的理解,它并不仅仅是技术、产品的创新,实际上还包含了很重要的制度创新的内容。这个制度创新的内容既包含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又包含企业微观层面的制度。这些制度如果不能随着形势发展及时改变,我们又会像过去十几年那样,国家依靠投资驱动,企业依靠资源投入来维持企业发展,宏观、微观层面上都是同样的模式。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这个增长就维持不下去?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你再追加资源,增长速度也会放慢。从宏观层面来讲,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年一季度,无论是生产的角度还是消费的角度,发电量、企业的利润等等这些经济指标,都是向下的。这些都表明传统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都在放慢。

发行股票可以创造财富吗?

在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本届政府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也就是“新常态”。“新常态”是什么,各个方面的解释不一样。我个人理解的“新常态”有三点:第一、我们不再以过高GDP的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第二、我们不再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过高的GDP增长。第三、要依靠改革和创新来创造新的红利,来维持经济增长。

我认为这三点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新常态下旧思维在回潮。当经济数字不断低于我们的预期的时候,旧思维又回来了。这个旧思维回来体现在什么方面,大家都可以看到,好像银根正在放松,似乎政府又在花钱投资,又在拉这个内需那个外需。过去十几年间旧常态下的惯常做法又回来了。这样的做法在过去没有解决问题,在今后依然无法解决问题。

发钞票不能保增长,发股票就能保增长吗?大家现在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你跟他谈什么都没用,因为他一天到晚想着的都是今天股票又涨了多少。在这种皆大欢喜的全民盛筵中,根本性的问题被喧嚣的泡沫掩盖了。也许到泡沫破灭之后,我们才会去谈创新,现在大家都没有心思。

发股票能保增长吗?这是我们要问的问题。股市当中融到的资金是否进入到企业了呢?股票的繁荣是否降低了融资成本?这些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没有人问,也没有人思考。等到破灭的时候我们再来谈国家的转型、企业的转型。但很遗憾的是,有可能那个时候对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来不及了。我不反对各位去炒股票,但同时要思考企业如何转型。股票市场的繁荣,说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中欧教给大家的是什么?不会教市场上流行的那些胡说八道,我们都知道,股本资金的成本远远高于债务资金的成本。我只挑出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极其荒谬的说法来说明一下这个说法的有害性。

一个说法是说我们用股市融资,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因为很多企业拿不到银行贷款,或者说贷款利率非常高,因此就上了股市。但是我们都知道,最基本的公司财务的原理是股本资金的成本显著高于债务资金成本。现在怎么搞成股市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呢?

股市上圈钱成本更高,要远远高于银行成本。之所以很多企业感觉股市上资金成本低,是因为我们的股民不懂投资,就冲进了股票市场。在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要比债务资金的融资成本高7-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你在银行可以拿5%-6%成本的贷款,你在股市上融资,股民要求12%-13%,否则股民不干,简单来说,因为股民承担了比债权购买者更高的风险。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而现在我们就是违反了这样的基本常识。

有人说,教授你学的是西方经济学,我们中国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一样。如果说我们把它作为科学的话,难道科学还分东西方吗?你这样做的结果,是把资金成本的概念完全颠倒了,你以为从股民那里圈钱可以是零成本,不用给股民回报,那么这个股市将来的成本是谁来承担的?当然是股民。表现形式是什么?表现形式是当股价跌下来的时候,股民损失惨重。企业已经圈到了钱,但是股民将是损失惨重。这样一个格局,参与泡沫的人、制造泡沫的人可以不考虑,但是作为一个严肃的经济学家不得不考虑,我们将来怎么收场?

财富不是这样创造的。人类历史上200年间,财富创造不是靠股票市场的泡沫创造的。中央银行发钞票,一分钱财富都创造不出来,在股市上印股票,也一分钱财富都创造不出来。那么财富到底怎么创造出来的?我们个人、企业、政府要问一下自己,这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的问题。

企业转型最大的障碍在于习惯性思维

企业在目前的情况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思考中国经济到今天,离开了创新,离开了技术进步,我们无法再保持企业的发展,无法保持国家经济的增长。因此现在要认真思考转型和创新的问题。泡沫、虚假繁荣终究会过去。最后决定企业前途的不是今天在股市上赚多少钱,而是能不能比其他企业更早、更快实现公司的转型。

为什么中国企业转型如此困难?中国企业从制造转向创新的障碍在什么地方?

我感觉转型的最大障碍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转型的最大障碍是我们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营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从宏观层面角度来说,国家经济的转型困难、障碍也在于多年形成的习惯性思维。

企业过去的成功大多是依靠单纯的扩张规模,而不是依靠研发或者是创新实现企业的发展。我们企业的成功模式叫做低成本扩张,利用一段时间内中国劳动力资源、土地、资金、环境的低成本,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抢占市场,实现企业的发展。这在过去是成功的,但过去的成功不能保证未来的辉煌,因为低成本不再。在中国搞企业,所有过去那些我们认为永远是低成本的要素都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都在上升,特别是环境成本在上升。

第二,过去低成本扩张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市场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恐怕找不到市场。

我们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保证企业未来的成功。传统的商业模式当中有一些要素条件,比如说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中,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市场经营,严格的成本控制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已经不是成功的关键了。过去的成功经验在今后不再适用了,必须要做出改变。你要是不能做出改变,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是第一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我称之为过去的成功。

机会主义心理妨碍转型

第二大障碍是机会主义心理。中国人就是机会主义的民族,我们的企业也不乏机会主义的行为,没有搞清楚做企业到底是做什么。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说法是找准“风口”,只要找准风口猪都可以飞上天,这是中国企业界机会主义心理非常典型的表现。做企业不是找“风口”,如果你认为做企业就是找风口,那就把自己等同于农民了。连今天的农民都不会看天吃饭了,你找“风口”不就是看天吃饭吗?一个好的农业企业是要保证旱涝保收的,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要看准风口,而是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可以前行。马云说,如果说风停了怎么办?我们要做的是在逆风情况下,一样可以行船。

在做企业方面,我看到大量的机会主义。在目前的情况下,经常有人问我,教授,你看现在转哪一个行业比较好?转型不是转行,现在房地产不行了,互联网好,就一窝蜂地杀入互联网。你有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优势吗?这都是找风口的成果。看到互联网企业成就了阿里、腾讯等几家大公司,大家就都杀进去,而不问自己到底有没有进入互联网的优势。这种机会主义心理是阻碍我们企业转型的第二大障碍。

人无个性,产品就没有特性

第三大障碍和机会主义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就是我们的企业家缺乏个性。人无个性,产品就没有特性,你要想在今天的市场上竞争,拿出跟苹果一样的产品来已经不行了,你必须要拿出和苹果手机不一样的产品。你要进行的是差异化的竞争,而不是同质化的竞争。同质化的竞争对于市场上的竞争者来说,都是没有出路的,竞争的结果就是彼此侵蚀对方的市场份额,用降低价格来获得对方的市场份额,导致的结果是利润率越来越薄,到最后无利可图。

为什么市场上都是同质化的产品?因为中国的企业家没有个性,看上去都一样。他们的思维逻辑、商业模式都一样。我非常喜欢问企业一个问题,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你为什么可以在市场上成功到今天?多少人都告诉我,最重要的竞争力是资源整合能力。我说资源整合能力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你和政府、银行关系好吗?不就是你在商业界有几个朋友吗?如果说大家都这么说的话,那就不是竞争优势了。

在很多企业家身上,我看不到发自内心的主观成就感。我看到的都是他们如何用社会上客观一致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所谓的成功就是看你买卖做得多大,看你资产有多少,看你的市值多大,看你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这个标准对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是一致的。

我很少看到中国的企业家是为了实现一个愿望而做一件事。几年前,我到硅谷去拜访脸书,碰到了扎克伯格,那个时候他才20多岁。问他,你为什么想起做脸书。他说做这个事特别酷。我说酷在什么地方呢?他说酷在你可以把全世界6亿人放在一个平台上交流。中国企业家很少因为一件事特别酷而经营企业的。他一定是先问,我能赚多少钱。他没有自己的主观成就感,没有自己的内心价值。

我相信这个民族是有前途的

短期经济问题我研究得太少了,我对短期主义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我虽然不同意他的观点和理论,但是也不否认他是历史上仅次于亚当.斯密的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句名言:“为什么关注短期,因为从长期来看都会死掉。”这是非常哲学的回答。

至于说到我是悲观主义者,这其实是有一点误解。我一直是采取批判的方式,这个批判现在被说成是负能量,我首先反对负能量正能量这个说法,如果电池只有正极没有负极就没有任何能量,电池能量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负极。

批判不等于悲观、否定。批判这个词语传到中国,翻译不是很准确,德文当中的批判既有批评的含义,又有分析的意思,其实更多的是偏重于分析,而不是批评和否定。我想我给人造成这种印象,那是因为中国的语境中对批判的理解,似乎是偏重于否定。

如果我悲观,我为什么要留在中国。我之所以留在这里,因为我相信这个民族是有前途的,中国经济是有前途的,其实我们做得不算差,我只是希望我们做得更好一些。如果你把这种对于做得更好的希望理解成悲观,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误解。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我在任何场合都是充分肯定的,我只是说我们可以做得再好一些,同时在30多年经济社会剧烈变化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我是在提醒大家关注这些被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长期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来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