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独家调查 | 中国公众的英雄观

重要发现:

◎ 最能打动受访者的三种英雄特质分别为不图回报、 甘于奉献(47.4%), 不惧艰险、 迎难而上(44.4%)和不畏强权、 敢于抗争(43.7%)。相对其他品质而言,受访者对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英雄特质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10.6%的受访者会被英雄的勤奋辛劳打动。

◎ 53.1%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时期,能够引起我共鸣的英雄特质也不同”,47.5%的受访者同意“不同时期,我对同一英雄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与对平凡英雄的高度认同相比, 只有25.4%的受访者表示“革命英雄事迹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革命英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人格震撼力,但对当前人们生活、工作的激励作 用已有所下降。

◎ 针对网络上对英雄人物及事迹的质疑之声,77.0%的受访者表示其不太会影响到自己对英雄事迹的判断。47.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部分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妄加猜测,42.2%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部分人群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推理后便妄下定论。

◎ 面对英雄人物遭遇的质疑和诋毁,52.3%的受访者认为应当以更多的史料、见证者实录来回应质疑者,48.5%的受访者认为应当以客观、理性的逻辑推理来驳斥质疑者。

英雄,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从远古时代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战争年代南北征战、开疆辟土的军事家,战时不畏生死、保家卫国的骁勇战士,再到和平年代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平民英雄,身份不同、特质不同,但不同时代的英雄都承载了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成为人们效仿与学习的对象。英雄是时代的呼唤,也反过来发挥引导、规约人们的行动,引领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作用。

每一个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有着各自特定的价值取向、镌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当前这样一个深刻变革、多元激荡的时代,公众有着怎样的英雄观、特别是对于传统英雄人物在当代意义的把握和解读,是我们管窥时代脉搏、探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走向的重要参照。为了解当前中国公众的英雄观,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实施了“中国公众英雄观调查”。调查自2015年4月27日始到2015年5月4日止,主要采用点对点网络调查的方式,汇集了2677个样本,并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独家调查 | 中国公众的英雄观

中国人最认同什么样的英雄?

【结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英雄最为受访者认同,不图回报、不惧艰险、不畏强权三种英雄特质最能打动受访者。

【点评】人们对英雄人物特质的期待往往从反面折射了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缺乏的品质。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英雄的认识亦然。中国人最认同什么样的英雄?调查发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63.5%)、“危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的人”(51.0%)和“伟人、领袖”(50.6%)是民众心目中排名前三位的英雄类型。在各种类型的英雄中,受访者最赞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物,选择比例超过了身带偶像光环的伟人领袖和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另外,有四成受访者心目中的英雄是“重要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40.9%)。其他如“心系百姓、为民谋利的人”(36.5%)、“为国争光的人”(30.3%)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30.0%)也分别有三成以上的选择比例。可以看出,当前公众对于英雄类型的认同较为多样,但对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危难时刻伸出援手这样的品质有着集中的认同。

独家调查 | 中国公众的英雄观

一般说来,在一个人人都见义勇为的社会里,见义勇为会被视为一种必备的品质,而不会被当作英雄的壮举。人们对英雄人物特质的期待往往从反面折射了日常社会中所缺乏的品质。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冷漠逐渐成为一股风潮,在碰瓷、讹诈等不断被曝光的负面新闻的渲染下,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和善行越来越萎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做出头鸟”的处世哲学日益风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愈发呼唤挺身而出施展正义、施以援助的英雄人物。“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公众对于当前社会冷漠、回避、自私的不满。

英雄之所以区别于大众,正是凭借他们身上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特质而让人感动、追崇。调查发现,最能打动受访者的三种英雄特质分别为:“不图回报、甘于奉献”(47.4%),“不惧艰险、迎难而上”(44.4%)和“不畏强权、敢于抗争”(43.7%),这样的选择与对英雄人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期待高度契合。除了无私、无畏、刚正之外,“沉着冷静、机智果敢”(31.1%),“正直勇敢、积极乐观”(22.5%),“意志坚定、百折不挠”(19.8%)等品质也获得了程度不同的选择,领袖型人物必备的“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得到了19.3%的受访者认同。相对其他品质而言,受访者对“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英雄特质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10.6%的受访者会被英雄的勤奋辛劳打动。

独家调查 | 中国公众的英雄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类型”选择了“伟人、领袖”的受访者中,65岁及以上(66.7%)和25岁及以下(59.0%)的受访者选择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均为40%左右)。对此,有受访专家分析指出,65岁以上的人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年轻时经历过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密集宣传,感染到当时社会对领袖的崇拜风潮,这种影响会持续至今,让他们对伟人领袖有着坚定的信念;而25岁以下的青年大多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意欲”和“野心”,以成就动机理论来分析,将建功立业的伟人和领袖视为榜样,能同时激励他们的权力需求和成就需求,促进他们获取更多成就。

调查结果显示,58.4%的女性受访者心目中的英雄是“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高于男性受访者的45.2%;同样,女性受访者选择“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的比例(33.3%)也高于男性(27.3%)。可见,“利他主义”“先人后己”的品质在女性的心目中的地位要高于男性。一般而言,女性的同理心要高于男性,她们对于人际间的互助也就更为认同,而男性受访者对伟人、领袖、重要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为国争光等更强调个体能力的英雄的认同要高于女性。

当前中国公众的英雄观有何特征?

【结论】时代性、榜样性、平民化是当前公众英雄观的显著特征,与对平凡英雄的高度认同相比,只有25.4%的受访者表示“革命英雄事迹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

【点评】单调僵化的宣传模式已经与民众对英雄形象的需求不相匹配,革命英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人格震撼力,但对当下人们生活、工作的激励作用已有所下降。

当下,受访者依然高度认可英雄的榜样力量和激励作用。42.8%的受访者表示“英雄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38.4%的受访者表示“英雄人物对我有榜样作用”,还有36.5%的受访者表示“越是多元化的社会,越需要英雄的模范示范”。可见,大部分公众还是把崇尚英雄作为弘扬社会优秀品质、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但也有15.2%的受访者认为“时势造英雄,处于和平年代,英雄越来越少”。以上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受访者对于适应时代、具有激励作用的英雄的呼唤,纵然在网络上存在不合流的负面声音,但大部分公众都认可英雄的意义,对英雄的形象也有着正面积极的认识。

“不同时期,能够引起我共鸣的英雄特质也不同”(53.1%),“不同时期,我对同一英雄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47.5%),“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对英雄的评判标准也在变化”(43.6%)——综合这三组调查数据可知,时代性是当前中国公众英雄观最显著的特征。对英雄的塑造和追崇表达了主流社会大多数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比如战争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董存瑞、黄继光等烈士是英雄;和平建设时期,英雄表现为一种无私奉献和模范行为,雷锋、焦裕禄也是英雄;改革开放与发展时期,在普通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同样是英雄。相应地,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也会对同一英雄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解读:作为救火小英雄,赖宁曾一度是全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但当下,人们不再宣传赖宁的英勇,而是更关注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英雄观的这一特征规定了当我们要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进行宣传时,必须特别注重选择符合时代需求的宣传形式。本次调查中,26.9%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多元化,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应多样化”。

独家调查 | 中国公众的英雄观

除了英雄观的时代性之外,当下中国公众的英雄观还呈现出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对身边平凡英雄的较高认可。48.5%的受访者认为“当今时代,平凡的英雄最能给我带来感动”,31.7%的受访者表示“更容易被身边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打动”。不同于一些历史英雄的高不可攀,平凡的英雄在受访者心目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另外,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当前和平与改革的年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能引起的共鸣有所下降——与对平凡英雄的高度认同相比,只有25.4%的受访者表示“革命英雄事迹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革命英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人格震撼力,但在当前社会,他们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激励作用已经有所下降。

当下应如何看待对英雄的质疑?

【结论】仅有4.3%的受访者表示网络上的质疑和诋毁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真实性的判断,受访者对英雄人物的熟悉程度与质疑之声对其判断的影响显著负相关。

【点评】对于英雄人物的质疑之声与当前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有关,详实的史料和客观理性的逻辑是应对质疑和诋毁的最好策略。

对英雄人物和事迹越熟悉,越不会被网络上的质疑之声所影响。调查发现,受访者对英雄人物的熟悉程度和质疑之声对受访者个人判断的影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8,F值为0.000。也就是说,对英雄人物的事迹越熟悉、对英雄的信念和信心越坚定的人,越不可能被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影响;而对英雄人物越不熟悉的人,越容易盲从、迷失,甚至被谣言所操控。整体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对英雄的看法不太会受到网络谣言的影响:23.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受到影响,53.6%的受访者对相关事件的看法会受到较小的影响,仅有4.3%的受访者表示网络上的质疑和诋毁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对英雄事件真实性的判断。

片面的妄加猜测和妄下定论是出现质疑之声的主要原因。对于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网上缘何会出现质疑之声?有观点认为这源自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批判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表现。公众究竟是如何看待这种质疑之声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传播于网络空间的这股质疑之声是源自片面的猜测和妄下定论:47.1%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前信息的碎片化和零散化,导致部分人群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妄加猜测;42.2%的受访者认为部分人群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推理后便妄下定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碎片化地接收信息,难以对人、事、物形成完整的认识和判断,这容易导致思想认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对于英雄人物的质疑之声与当前零散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也有一定关系。

另外,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网络上的这种质疑源自于部分人群的恶意诋毁。32.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部分人别有用心的结果,27.7%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些人良知缺失、哗众取宠的表现。网络空间信息获取、表达与流动的高度自由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其匿名性、海量化及快速消费等特性也使得任何人若想在其中寻求存在感,必然要不断强化言论的“声调”与“烈度”,以此吸引其他网民的持续关注。在这种环境下,打破常规、违背人们既有认识的一些极端言论往往更容易兴起、流传,这也对网络空间的规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质疑之声一定程度上是对一些固有的对英雄“高大全”式宣传的逆反。民众对英雄的看法与主流舆论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方式也有很大关系。20.3%的受访者认为在宣传英雄人物的时候存在夸大成分,因而会产生对英雄的质疑;16.6%的受访者认为主流舆论的宣传重点、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了网络上的质疑之声。一段时间以来,主流舆论对英雄的宣传往往侧重对其“高大全”形象的刻画,虽然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值得颂扬,但他们并不是全能的、完美无缺的,当前网络上的部分质疑之声,某种程度而言,也是人们对传统英雄 “高大全”式塑造和宣传模式的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

对于如何应对及避免这种对英雄的质疑,受访者给出了不同的方案。与对质疑者片面妄加猜测和妄下定论的看法相对应,多数受访者认为史实资料和客观理性的逻辑是应对质疑和诋毁的最好策略——52.3%的受访者同意以更多的史料、见证者实录来回应质疑者,48.5%的受访者认为应当以客观、理性的逻辑推理来驳斥质疑者。对于别有用心、哗众取宠的质疑者,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法律的武器严惩其中的造谣者(43.3%)。

对英雄的质疑某种程度源自对一些“高大全”式的宣传方式的反感,因此,转变对英雄人物的宣传方式也是今后避免质疑的重点:32.0%的受访者认为主流舆论应该改变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宣传方式和方法,还有26.8%的受访者认为在宣传报道的同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可以有效避免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质疑。

如何塑造符合时代需要的英雄观?

整体来看,当前大多数公众对英雄的意义与作用都有着正面的认知,英雄人物及事迹所展现的榜样的力量也依旧深入人心。一方面,社会的多元与多样一直在形塑着公众的英雄观,只有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回应公众期待的英雄才能长驻人们心间;另一方面,由“人与人的联合体”而组成的社会,任何时候对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像当前人们普遍认同“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向陷入危难的人伸出援手”的英雄类型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侠义一脉相承一样。这种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要有定力、也要有灵活性、艺术性地做好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宣传。

注重宣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避免妄下定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的便利性,公众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对于舆论宣传,除了其感染力之外,科学性、逻辑性也要经得起大众的检验。在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汲取时代,大众容易将关注点聚焦于英雄人物身上的某个“横截面”,甚至拿放大镜去细细审视。缺乏史料、疏漏细节、宣教式的英雄人物塑造往往会助长这种片面的解读。今后的主流舆论宣传上,不仅要注重人物、事迹的感染性,也要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如此,方可既提高英雄形象的公信力,同时又能避免出现对英雄事迹一知半解情况下的妄加猜测。

改变“高大全”的宣传方式,避免样板化宣传

长期以来,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革命历史影片或教科书等中呈现的英雄形象往往存在 “高大全”、脸谱化的问题。这种宣传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必要性,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下,这种将英雄过度美化的宣传方式正日益显露出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公众英雄观的“平民化”决定了有血有肉、与普通人心理距离更近的“身边的英雄”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获取日益扁平化,过度包装、脱离实际的宣传一旦被揭穿,反而会引起人们对英雄和对主流媒体的质疑,得不偿失。因此,改变以往的宣传模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将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客观,也更加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培养公众的理性思考习惯,提升公众的判断力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是否容易受到对英雄质疑之声的影响,与其对英雄事迹的了解程度显著相关。对英雄人物越熟悉的人,其判断越不容易受影响,在出现针对英雄的负面声音时,越能通过理性思考和判断给出结论。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对英雄的评价上,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认识也同样如此,特别是网络舆论场上,许多网民缺乏对事实的深入了解、轻易下结论,导致网络生态浮躁、喧哗、混乱。扭转这些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公众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这亦是应对各种质疑的有效途径和改进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