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夹缬(xié),是使用有花纹图案的夹版入染的一种工艺方法。《辞源》解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印染艺术之一,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尤其唐朝时期,夹缬色彩斑斓,极为盛行,留下了“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的千古诗句。古代皇帝都把夹缬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就连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也多是夹缬织物。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夹缬被面是温州地区婚嫁的必备之物,印染材料源自名贵药草,传说能为新婚夫妇带来吉祥,寄托了多子多孙、家庭和睦的美好寓意。所以即便是最贫寒的人家,新妇出嫁时也要赶制一床“单纱被”。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工艺制作流程及方法】

包括织布、雕版、制靛、印染等程序:

  1. 织布流程包括纺纱、上浆、织成等;

  2. 雕版流程包括贴粉本、刻纹样、通水路、拓回粉本等;

  3. 制靛流程包括浸泡、打花、过筛、沉淀等;

  4. 印染流程包括染液发酵、坯布装版、下缸上色、漂洗晾晒等。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制作夹缬的工具雕花版也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品,由红木制成,长年浸在水中不会腐烂。夹缬在染色时,雕花版必须具备防染和染色的双重功能,图案上的阳纹可以防染、阴纹可以染色。雕花版还暗藏着“明渠暗沟”的秘密,阴纹刻成的“明渠”要连接不断才可以使染液从容流入;“暗沟”可以使图案断绝部分也能印染上色。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雕版传承谱系,雕版工艺是蓝夹缬区别于其它印染工艺的本质所在,雕版艺师的传承决定着蓝夹缬技艺的延续。温州各地区的蓝夹缬染坊所使用的雕版,全部由瑞安市(县级市)的两大雕版世家制做供给。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夹缬的美,是精致绵密的美。宽宽一匹布,雕花夹布印,蓝白相与间。敞开来晾晒在竹竿间,山林之中就多了一尺与世无争的旧蓝。挂在石壁上,淡黄的灯光下被捕进游人的相机化作一撮凝固的古典。嵌在屏风里,也就添上了大家闺秀的雅致闲情。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印染传承谱系:蓝夹缬曾是温州地区的日用被面,印制蓝夹缬的染坊遍布温州城区、乡镇,据统计约有200多家,尚健在的染师达60余名。其中当前从事蓝夹缬印染的主要有薛勋郎、陈松尧和陈父子、卢发桂等。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印染活化石,至今尚存

精品头条-来自微信公众号

北京民俗(bjmins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