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新闻小伙伴让建筑行业媒体惊喜 小而美团队出奇迹

编者按

作者邵梦实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学习新闻专业。在人大读书时,她因去美国交换了解了美国建筑师学会是怎么办“建筑周”的。对建筑一直很有热情的邵梦实,回国后立即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建团队,开创了国内最早的建筑媒体微信公众账号。她们所做的,是新闻小伙伴在新媒体实践中,给建筑行业媒体带来的一个惊喜。

新闻小伙伴让建筑行业媒体惊喜 小而美团队出奇迹

谢倪玮师姐邀请。

接到这个题我还是挺惊讶的,原本以为只有建筑行业的朋友会关注这样一个偏小众的新媒体平台,没想到南都媒体公开课和倪玮师姐也对我们过去一年的探索很感兴趣。

过去的一年多里我生活的重心几乎都扑在这个上面,在非盈利的状况下,团队所有人一起努力付出的成果就像一个奇迹。现在我们的微信公号不仅是建筑行业媒体中带给大家清新感的一个惊喜,也被看作是新闻小伙伴在新媒体实践中的一个案例。

做这件事其实是新闻学院里一群对建筑有热情的年轻人试图接近梦想的一次探索,我只是其中一员。我们能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和建筑行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我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尝试聊聊来龙去脉。

刚开始着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把握,只有热情和幻想,因为我所有的教育背景都是新闻学,看起来跟建筑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自己很喜欢(其实现在想想,没准儿就是因为永远隔层纱,所以才更想接触)。

得益于人大提供的交换生机会,我在加州看到了美国建筑师学会是怎么办自己的“建筑周”,同一天当地建筑师事务所都对公众开放参观,而且真的有普通民众热心去和建筑师讨论!晚上小画廊外面的露天演讲,很多人驻足,一问旁边的观众,她的职业是医生。

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周围没有这种环境。建筑其实和每个人都太有关系,学术上我没有什么话语权,我也不讨论建筑的优劣之分,但是作为一个人本身,我们对好的建筑其实有本能的感知。这样一个和每个人都关系密切的领域,我们却很少讨论,也很少对不满的生存环境提出有价值的想法,我想也许我可以做点什么。

回到人大,我发现有类似想法的绝不止我一人,很幸运一位精通技术和运营的师兄鼎力帮忙,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我们很快有了团队。我们最初的希望很普通,就是要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写建筑相关的内容,因为本该如此。我们的slogan很自然定成了“每个建筑都有故事”。

我们选择微信作为第一平台开始向外推送文章,原因很简单就是成本低。刚开始做的时候微信公众账号这个概念远没有现在这么火,我们成为了建筑领域中最早的账号之一,目睹了大量传统建筑媒体开号的过程。

从微信蔓延到网站,大家经历了拟策划、设计网页草图、起名字,细化栏目、搭建后台、采写发稿一系列又陌生又熟悉的过程,突然觉得之前学的东西好有用,但很快就又不够用了。

新闻学院里,关于行业媒体的课程非常少,缩小到建筑领域几乎就没有了,即使我本科的毕业论文就是在分析当下建筑媒体的生存状况(现在回看感觉无比幼稚),但对于具体我们要怎么做还是一头雾水。

几经周折,我和张晓曦(创始人之一)约到《建筑师》杂志的主编取经,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跑各种论坛拿一手的报道资料同时宣传我们小小的媒体,起初完全是圈外人用新闻人的态度使劲凑热闹的状态。

慢慢,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建筑师,和最顶尖的建筑院校和最优秀的建筑学子合作,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前辈的认可;我们的约采开始丰富,投稿的质量越来越高,开始有更多国内外的事务所投来橄榄枝,被邀请参加行业内的活动;我们做起了专辑,线上展,成为行业内报道最具时效的媒体,和欧洲的建筑新媒体建立联系;我们还在筹备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和大众有关系的事情。

当闺蜜说你们发的图都好漂亮,我想我们至少让读者不反感;当建筑可以用很轻松的形式和话语和大家交流,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小半;当朋友告诉我知乎上有一条问题“有哪些建筑设计网站推荐”,有人回答“中文的三开间建筑设计报道”而且被赞到置顶,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本科毕业我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继续读新闻学,在香港结识了更多帮忙的朋友和建筑院系非常支持我们的建筑师。我游走在新闻学院和建筑学院之间,山上山下跑,去过港中文的朋友一定很能体会!

很多采访机会其实都是机遇和缘分。记得刚开始采访建筑师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在听课,因为知识太匮乏,对方讲的我必须集中精力才能跟上,而且自己知道的永远浮于表象。但我也很感谢自己不是专业人士,这样不懂的术语也不会羞于提问,建筑师也会很耐心的帮我理清。一来二去,很多晦涩的字眼和关系其实都可以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不故作深奥反倒是我们的优势。

现在,我们的团队成员遍布五湖四海,北美、法国、西班牙、英国都慢慢成为了编辑们的学习之地。我最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我们的微信公号逐渐成为一个平台,给专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更多机会,也给没有机会接触这个领域的爱好者一个入口。如果带着梦想来到这里,我们恰巧又有条件帮助实现,那真是醉了。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其实有勇气开始做这件事要感谢的人太多。学院送我去UC Davis交换的一年我认识了葡萄酒经济学的Lapsley教授,之后每次做决定我都会想起他的鼓励;我们能做成,很大程度上是起初信任我的师兄,无条件支持我的父母,愿意一起试试看的晓曦,新闻学院里燃烧着建筑小火苗的师弟师妹,不计成本和代价帮忙拍图的挚交,身边把“三开间”喊成“三间房”却在断稿的时候帮忙写稿的密友,帮我们出主意的同行,和一路走来越来越多提建议和支持我们的建筑师朋友。

做点事真的一点都不容易,回头看我们踏过的路内心无比充实,向前看也是满满的期待和幸福感,这也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

小编提示:如想了解更多邵梦实和她们的微信公号的情况,欢迎回复我们获取相关信息。

邵梦实是应高倪玮的邀请回答问题“你作为一代人的女神,不仅课业出色,现在在办的一个建筑媒体公号“三开间”也有声有色,能分享背后的探索历程吗?”

现在邵梦实点名曾在parsons the new school交换,现在在ohio university的视觉传播学院继续学新闻摄影的陈天驰,和在港中文攻读新媒体的丁嗣赓回答问题,分享经历。

问陈天驰:你在新闻摄影道路上倔强的越走越远,是什么支持你坚定的选择,新闻摄影的路上又有什么有趣的分享?

问丁嗣赓:你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摄影中,还完成了个人画册Barcelona以及 The Silent Movement,和国内外摄影杂志合作发表个人作品,诸如摄影之友,中国国家地理, Traveller,Vogue等。摄影于你意味着什么?

近来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篇文章说,互联网公司需要的人是这样的:聪明、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放在一块地方就能野蛮生长。不止互联网公司,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行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我们做这个公众账号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些人,他们都是泛传媒系的学生,他们中有人做了记者,有人进入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有人出国读书,有人投身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有人考上公务员。关注南都传媒公开课,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光如星。

如果你想看到所有回答过问题的人的故事,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点击下方【听ta们说】。

欢迎你给我们投稿,写故事谈心事问问题,可以随时回复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南都传媒公开课(ND_newsroom),我们的小编会7*24h竭诚为你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