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周花红:干部真想干,干与不干不一样

在所有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因之中,“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上级领导为了‘不出事’,压制下级作为空间”“对发展理念和考核标准比较茫然,干事没有方向”的认同(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比例较高,而关于自身能力的考虑如“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确实干不成什么事”选择比例相对较低。(人民网8月6日)

在问卷调查中,“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认同比例达55.74%,“对发展理念和考核标准比较茫然,干事没有方向”的认同比例达50.0%。其实,干部干事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一个人对自己干的事情没有兴趣,那他只是图完成任务,做事情也会不负责任,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做出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干部干事创业也是一样,如果真想干,干与不干是不一样的。

干部干事创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这与干部想干事创业是一样的。这适当的激励也许就会激发他对这件事情的兴趣,从而就会认认真真干这件事情,那么效果自然也是干与不干不一样的。

十八大以后,中央掀起反腐高潮和出台八项规定,一些干部就开始消极做事,遇事情就躲,不愿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存在“保位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观念,而且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甚至成了一些人的“为官指南”“人生指南”,干工作没劲头,松松垮垮,拖拖拉拉,不思作为,得过且过。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给了“为官不为”滋生的土壤。这也形成了述职“默默无闻”,测评“悄无声息”,升迁“雾里看花”,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怎能不成为干部的不作为。

所以要消除“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思想,就要在构建选人用人良好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上下足功夫。以干事为前提,凭干事用干部,达到干部想干,那么干与不干就不一样的效果。(文/周花红)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