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听维和警察讲述感人故事

以内蒙古边防总队为主组建的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于今年3月回国。作为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的成建制维和警察武装力量,在为期8个月的维和行动中,防暴队全体官兵远离祖国、身处战地,在环境十分复杂、条件十分艰苦、埃博拉疫情十分严峻的特殊战场上,恪尽职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2015年8月13日,自治区公安厅在首府举行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首场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以“蓝盔利剑铸忠诚”为主题,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队长王东升、战斗分队教导员李振东、后勤分队护士莎日娜、后勤分队队员张东旭、后勤官闫海生5名报告团成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牢记使命,时刻胸怀祖国,直面生死考验的维和心路历程,再现了全体防暴队员舍生忘死、英勇奋战的维和事迹。

听维和警察讲述感人故事

王东升:

生死维和不辱使命

初到利比里亚,对外,防暴队成员主动拜访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联利团维和警察行动部等有关部门,赢得了有力支持;对内,他们制定标准,严格规范勤务,形成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执行联合巡逻勤务建议性指南》,受到联利团高层的关注。

联利团将利比里亚内战时锡诺州战斗最激烈、最血腥的锡诺橡胶园、巴黎营、萨博国家公园等6个热点地区的单独巡逻重任交给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

2014年11月22日,联利团再次下达专项任务书,将利比里亚参议院大选前后45天,锡诺州7个行政区246个村镇64个投票点,每天上下午两个时段近8小时的单独巡逻任务交给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危险的任务,巡逻地区既有前武装人员的聚集地,也有非法采矿盗猎的频发区,形势复杂,冲突不断,路况极差。

面对生死抉择,140名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坚决表态:“宁可丢了性命,也不能有辱使命!”

8个多月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疫情肆虐、维和勤务增加5倍的情况下,全员运筹帷幄,从容应对,共出动警力3.6万人次,车辆5000余台次,行程5万余公里,动用枪支2.7万支次、弹药63万发次,安全高效完成了埃博拉疫情下联利团分部、机场、油库等7个定点哨位全天候6144小时驻守任务;圆满完成了要人警卫、安全护卫、联合巡逻、空中侦查、安保巡逻等勤务177次。

听维和警察讲述感人故事

李振东:战火硝烟锻造使命担当

在疫情肆虐、危机四伏的利比里亚,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每名队员都要穿带20多公斤的装备,戴着厚厚的纱布口罩、护目镜和塑胶防疫手套,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执勤至少8个小时,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衣背,厚重的装备捂得全身长满了痱子。每一次执勤都是与危险同行,每一次执勤都是与死亡相伴,每一次执勤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

在利比里亚参议院大选最为关键的时期,2014年12月7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突然接到联利团紧急电话,格林斯比农场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请求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出警处置。面对混乱的局势,命令全体队员“检查装备和武器,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指挥车队向事发区域缓慢靠近。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这一举动似乎惹怒了狂暴的人群,人群如潮涌般向道路聚拢,阻止队伍靠近。

听维和警察讲述感人故事

“我们是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成员,请克制情绪,依法解决问题”,就在行动官用英语亮明身份、发出警告的时候,闹事人群中有人在喊:“China FPU、China FPU!”,几个像头领的长者挥手制止骚乱的人群,并示意与我们对话。我带着谈判组下车,几个长者迎了上来,激动地说:“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我们的朋友,你们经常来帮助我们,我们相信你。”人群的情绪一下子平和了许多,我们抓住事态缓和的有利时机从交谈中寻找处置的突破口。原来,新当选的撒布族参议员宣称“要解雇在竞选中投反对票的农场雇员,并减少克鲁族人的土地和就业机会”。这直接关系到克鲁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们带领族人封锁了撒布族农场,扣押了农场负责人。凭借对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信任,我们一边对现场群众进行安抚,防止局势恶化;一边协调并促成州政府出面和平化解了部族矛盾,未动一枪一弹便平息了这场群体性事件。就这样,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异域他乡,以仁爱赢得信赖,以亲诚博得民心,以专业创造典范,铸就了一支“攻坚克难、百战不殆”的维和铁军。

莎日娜:女队员是绽放的玫瑰

在利比里亚这片特殊的维和战场上,4名女队员像经历无数次风雨考验而绽放的玫瑰,散发着浓郁的沁人芬芳。任务区地处热带丛林,毒蚁、毒蛇随处可见。这些毒物,不仅仅威胁着队员们的生命安全,也给4名女队员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记得有天早上起床,我迷迷糊糊准备穿鞋出操,就在将脚伸进鞋子的一刹那,突然踩到了一团凉凉软软的东西,惊得我大叫一声把鞋子扔得老远,只见一只蜥蜴惊恐的从鞋里窜了出来。蜥蜴虽然可怕,却不主动攻击人,可是每次与蛇的不期而遇总让我们胆战心惊。一次,我们几个女队员在食堂帮厨包包子,清洗笼屉的时候,高煜发现水池下有根黑灰的东西,起初也没在意以为是水管,包完包子收屉的时候,发现水管怎么会自己打弯儿还在动,定睛一瞧,原来是条一米多长长着黑斑的蛇,大家赶紧用蛇钳子和长竹竿挑着它,准备扔到营区外的丛林里,路上刚好碰到为联利团分部打草的当地雇员戴维斯,他神色慌张地截住我们,不由分说几刀便把蛇砍死了,然后比画着告诉我们,“这种蛇叫黑曼巴,毒性非常强,一旦被咬伤,几分钟之内就可致人死亡。”看着蛇在地上抽搐的躯体,大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东旭:战地拓荒有为存在

2014年6月,我们到达利比里亚后,受埃博拉疫情影响,我们按照联利团要求,停止了在当地的物资采购,140名队员仅靠着联合国有限的补给维持生活。

炊事班班长黄伏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打破传统菜品的搭配模式,将现有食材重新组合,吃腻的黑馒头变成了小贴饼,压缩罐头变成了可口的肉粥,还精心研发出了“维和月饼”“维和蛋糕”,磨出了豆浆,点出了豆腐,让大家吃出了浓浓的家乡味。

在维和任务中,战车不仅是我们的基本装备,更是战斗力和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记得初抵任务区,大部分装备车辆因执勤任务重、当地路况差,车辆损耗非常严重。面对这种现状,车辆保障组组长笋布尔带领4名队友,一头扎进地沟,通宵达旦,熬得眼睛布满了血丝,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浆和油污。一次,他在切割铁块时,由于用力过猛,电锯滑脱,一下子就切到手指上,鲜血瞬间冒了出来,压都压不住,疼得他冷汗直流。我们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看着白森森的骨茬,庆幸地说:“就差那么一点,不然,手指就保不住了。”缝合包扎后,医生要求他必须休息。他如坐针毡地休息了两天,就背着医生偷偷地溜回了维修厂。

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笋布尔和战友们只用了短短的14天,他们以超常的工作热情和过硬的技术先后大修发动机16台,更换启动机3台,刹车片28副,各类小配件1000多个。当发动机欢快响起的那一刻,笋布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闫海生:

一场没有硝烟的

生命阻击

刚到营区,就听到广播里介绍埃博拉病毒史无前例的大爆发。2014年8月20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驻地出现首例埃博拉死亡病例,尸体就掩埋在距离机场执勤警戒哨位不足100米的地方,死亡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在我们的身边炸响,整个营区充斥着一股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

8月25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打破了防暴队营区黎明前的宁静,战斗队员陈道飞突然呈现身体发热、昏迷等异常状况,被战友紧急送到防暴队一级医院。一测体温,42度,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陈道飞一听,蹭的一下蹦了起来,流着眼泪强行把医生推出了诊疗室,边推边喊,“你们赶紧走,离我远点。”因为他知道,首例埃博拉死亡病例掩埋时正是他在执勤,结合自己的症状,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陈道飞把自己反锁在了诊疗室,外边的医生和护士心急如焚,大家拼命地拍打着门窗,大声劝说:“不要害怕,不要紧张,再大的困难大家一起来面对。”可是,逐渐陷入昏迷的陈道飞却听不见了战友的呼喊,高烧已经让他失去了意识,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大家迅速撬开了门窗,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张佳音不顾一切地冲进屋里。实验室里,医护人员紧张地做着对比实验。实验室外,战友们焦急地等待,期盼着结果。第三天傍晚,终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疟原虫的裂质体。这一发现让大家欣喜若狂,这足以证明陈道飞只是感染了恶性疟疾,排除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张佳音高兴地向诊疗室飞奔而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道飞和所有队员,整个营地沸腾了,笼罩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上空的乌云顿时烟消云散,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晴天。

面对埃博拉,我们的队员将生死置之度外,始终雪中送炭,救死扶伤,共接诊服务患者1163人次,处置危重急诊患者205人次,巡诊2000余人次。我们的善举善意和无私付出,让黄皮肤和黑皮肤成为了“一家人”,在当地,老百姓只要见到了中国人,就会伸出大拇指说:“Chinese,good!”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