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青花瓷其实是“混血儿”

青花瓷其实是“混血儿”

元青花的历史地位很高,但明朝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才跟周杰伦歌里唱的一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提起中国风就想到它

韩剧为了塑造励志姐,总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比如《大长今》,吹得韩餐、韩医神乎其神,还有一部讲陶瓷女工的《火之女神井儿》,萌妹子女主的厉害,恨不能甩开大明朝顶尖制瓷工匠八条街。总算有点自知之明的是,不管“火之女神”多厉害,她也有终极烦恼,始终调不出中国瓷器上那种像蓝宝石一样的颜料。这种颜料,就是青花。

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国风符号。最近在上海龙美术馆,也有一件非常特别的青花瓷——“康熙青花万寿尊”霸气展出。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制作青花瓷所用的颜料,一开始也全靠进口。关于青花瓷的变迁与发展,听听中国美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怎么说。文 余夕雯

一件瓷器

康熙青花万寿尊

当时大臣们“众筹”给康熙皇帝的生日礼物。

康熙皇帝六十大寿(1713年),普天同庆的“万寿节”。一道喜庆的圣旨下来了:凡65岁以上的老人,无论官民,都可以到京城的畅春园参加盛大生日派对,20岁以下的皇子皇孙、宗室子孙还要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这就是“千叟宴”了。

那么,给皇帝庆生祝寿,送点什么礼物好?既得送心头好,又要突显档次表心意。于是,前来赴宴的大臣们就商量,集资给皇帝定制一个近一米高的“青花万寿大尊”,密密麻麻,写了足足一万个“寿”字,字形还没有重复的,圆形、三角形,甚至还有绘制成蟠桃和小山形状的,都是吉祥的寓意。

这就是“康熙青花万寿尊”的由来。这件康熙皇帝十分中意的生日礼物,来自2013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当时被龙美术馆以6450万港元收入囊中。

一种颜料

钴蓝

蒙古人将这种波斯颜料和工艺引入。浮梁瓷局,是当时设在景德镇的全国唯一瓷业管理机构,专为皇家服务烧制宫廷用青花瓷。

从青花万寿尊说到青花。青花最盛行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元代。公元13世纪,蒙古铁骑那是很勇猛的存在,他们踏遍了欧亚大陆,攻占了一座叫尼沙布尔的小城,地理位置在今天伊朗东北马什哈德以西。

攻占城池之后,蒙古人发现了一群波斯工匠,他们烧制的陶器虽然看起来有点粗糙,器形也简单,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在适当火候烧造下可以呈现蓝宝石般鲜艳的色泽,这种颜料叫作钴蓝,当时只有波斯工匠掌握它的工艺。现在一些清真寺里,也常可以看到这种颜料绘制的图案。

精明的商人们也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他们观察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西亚和中东,古兰经禁止人们使用金银餐具,但富人还是希望用上精美昂贵的碗碟吃饭,所以景德镇出品的青花瓷的市场就来了——器物胎质坚韧,器形可以烧成西亚人惯用的大盘大碗,这种宝蓝色的器皿比金银器就要低调多了,古兰经也是许可的。于是,在元代最后几十年间,西亚商人和景德镇窑主就联手展开了一项贸易史上空前的商业活动,他们把大量的钴蓝料从八千公里外的波斯向东运往中国,接着,为阿拉伯顾客定制的青花瓷器再向西销往中东市场,双方获得巨额利润。

所以元青花在历史上地位不可取代,撇开工艺不说,它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当今国际上,元青花保藏最多的地方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此外,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西亚、非洲、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出土了元青花瓷器,可见当时中国瓷器制作业的繁荣。

一种工艺

青花瓷

明朝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质量上乘,清朝康熙年间则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顶峰,工匠们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时间

即日至11月18日(10:00至18:00,周一闭馆)

地点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五、第六展厅

门票 80元

看点

展出盛清宫廷文物260余件(套),涵盖书画、瓷器、玉器、古籍善本、缂丝、漆器、玻璃器、珐琅器、紫檀家具等十余个门类。

盛清的世界

——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

钴蓝这种颜料再好,也是存在弊端的。戴雨享说,进口的钴蓝的含铁量很高,纯度不够,所以烧制出来的釉面颜色不均匀,浓的地方泛铁斑,有些黑,薄的地方发蓝,画面会出现笔痕(比如鱼身部分),还是略显粗犷的。

一直要到明代成化年间,云南的钴矿石被大量使用,这是画青花必备的原料,它们被大量运往景德镇。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质量上乘,瓷胎和造型非常讲究。当时的工匠会把颜料调成水状,分出几个不同的浓度,如头浓(深色)、二浓(略浅)、三浓(较淡)等发色,这样烧制出来后就会有丰富的色彩层次感,民间称为青花分水工艺,这样烧成的瓷器温润细腻,极具美感,开创了新的装饰手法。

到了明中晚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青花瓷的需求较大,外销瓷器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就更加精湛了。通常,制作一个青花瓷器步骤复杂,揉泥、制坯、修坯之后,便在坯体上施釉,专业说法叫“荡里釉”,釉一般用石英、长石、黏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很多种,喷、吹、浸、浇、荡等都是。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经常采用传统的荡釉法。接下来就是画,先勾线画出图像,一般画得比较多的是山水、人物、龙凤、花卉、蝙蝠(同“福”,寓意吉祥)、寿字、寿桃、八宝等吉祥喜庆的装饰纹样,也有植物类的,比如芭蕉、萱草和合欢树。芭蕉画得很多,是因为在明晚期,芭蕉形象多用来表达文人士大夫阶层生活闲适、高情逸致的含义。纹饰题材很典型的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接下来是绘制完成瓷坯的画面,然后施外釉需要进行多次的施面釉工序,以保障陶瓷器形的釉面光泽。最后装柴窑经过三天三夜的烧制成形。比如烧制“青花万寿大尊”这样的大件器物,需要高超烧瓷技术的老师傅来控制火候和添柴时间。

总而言之,一件精彩的青花瓷作品需要过手72道工序,经过多位陶瓷艺匠之手才能得以完美呈现。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