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

记原平车务段凤凰村站

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

本报记者樊康屹 本报通讯员张建秀

图为凤凰村站职工在制动室工作。 张建秀 摄

凤凰村站坐落在山西省宁武县东南海拔2000米的云中山上,是上世纪30年代修建北同蒲铁路时最早的车站之一。凤凰村站最早叫狼窝站,因周边荒无人烟、狼群出没而得名。1959年北同蒲铁路线路改造后,这个站因紧邻 “凤凰城”宁武县而易名凤凰村站。

站名改了,车站周边的恶劣环境依然没变。 “最难耐的是孤独和寂寞。”如今已70多岁的王银旭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凤凰村站担任站长。他说,为了排遣寂寞,凤凰村站的职工发明了 “喊山”和 “换车”的方法。 “喊山”就是职工寂寞的时候对着大山喊两嗓子,听着大山的回音仿佛有另一个人在回应自己。 “换车”是休班的职工乘坐仅有的一趟慢车,在车上看看旅客,听听人们说话,再原车返回。

59岁的杨广在凤凰村站工作了29年,他告诉记者,那时水要到车站对面的狼窝涧去挑,买菜要往返30公里去宁武县城,车站想自己开荒种菜,可荒地开了,菜籽撒了,小苗儿一长到5寸多高就因气温低再也不长了,许多职工因条件太艰苦纷纷提出调离。

1988年,年仅25岁的吕泽经公开招聘成为凤凰村站的站长。在吕泽看来,越是作业简单、生活单调,越要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越要有一种向上的士气。吕泽发动职工自己动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大家一筐筐从山下背土,建成了一片小菜园。在吕泽担任站长期间,全站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严肃两纪、落实作业标准成为每名职工的行为自觉。他们还在全路确定了 “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的安全座右铭。

吕泽的继任者郭圣地将 “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的精神继续传承,时时警示大家执行规章一点不马虎、落实标准一点不走样、发生问题一点不迁就、从严考核一点不放松。1993年7月的一个深夜,闪电横盖于车站屋顶。行车室闭塞机触电短路,闭塞设备停用。此时,正值旅客列车通过的高峰时段。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难度本来就大,加之车站下行复线配有复式交分道岔,如果进路错误,极有可能发生旅客列车重大事故。大家抓住关键,有条不紊地按照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规定执行,从0时至13时,设备恢复正常历时13个小时。他们接发列车21列,手摇道岔120余次,未发生任何事故。

山上的无霜期只有6月、7月和8月。车站每个职工的床下都备有一把扫帚,随时准备迎战风雪。只要雪花飞来,每个人迅速按照职责分工赶到南北岔区,清除积雪。35岁的助理值班员潘利国家在宁武,即便是休班,只要一看有下雪的迹象,他就迅速赶回车站。

2004年车站建起了水塔,架起了接收卫星电视的 “锅盖”,职工下班也能洗上热水澡了。近年来,由于太原铁路局大力推进小伙食团、小浴室等 “八小民生工程”,车站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每周车务段都会定时为车站送来时令蔬菜和鲜肉。 “现在这里尽管仍是段上最艰苦的地方,但与过去比已是天翻地覆了。”现任站长任春生说。

靠着一股不畏艰苦的精气神,一代代凤凰村站的工作人员在 “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的警示下,连续取得无责任行车事故的好成绩。车站也因此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模范集体、全路职工技术创新示范岗等荣誉。

记者手记

半个多世纪以来,凤凰村站设备历经变化,车站的业务性质也由只办理列车会让的技术停车站,变为现在的中间站,唯有车站周边的自然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许多地方早已不存在的饮水难、吃菜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凤凰村站的职工。但是,这里的职工始终认为磨炼是人生的一种收获,始终保持着一种以苦为乐、积极向上的精神,始终以“每天十八点,都是新起点”的座右铭警示着自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