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奉献风拂城乡 友爱花满家园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

走在嘉兴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这样一些情景:有的人臂戴红袖标,在十字路口帮助交警疏导交通;有的人头戴小红帽,在社区里扶老助残帮困……他们,是嘉兴的志愿者。

小善渐而大德生。正是他们,让“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薪火相传。也正是他们,让奉献的风拂遍城乡,让友爱的花开满家园。

注重模式、聚焦农村、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精神世界

志愿服务工作各具特色

注重建设模式、聚焦农村区域、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精神世界……盘点我市各地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各具特色是一道无法抹去的鲜明印记。

探索“公园+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今年3月,嘉善县建成“善文化”主题公园,并正式启用嘉善志愿服务总站。随即,在打造志愿服务招募参与平台、供需信息平台、惠民服务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孵化平台、理念展示平台中,嘉善县逐步建立起“网上+网下”的动员模式、“需求+供应”的对接模式、“项目+常态”的服务模式、“骨干+沙龙”的集聚模式、“挖掘+培育”的孵化模式、“标识+典型”的推广模式等。一系列模式让嘉善志愿服务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目前,该县已有注册志愿者近3万人,志愿服务项目182个,志愿服务队伍188支。

在平湖市,志愿服务工作由城区向农村延伸,农村志愿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志愿服务内涵丰富、农村志愿服务活力四射。8个镇(街道)志愿服务总站、86个村(社区)志愿服务分站、273个在农户家里建立的“爱心驿站”,按照“6+X”模式,组建春泥护花、银发关怀、扶贫帮困、生态护绿、平安护卫、文化有约六支固定志愿服务队伍和具有本村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该市现已建立志愿服务队伍730支。围绕民生服务事业、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素质提升等主题、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培训实践、激励考评、权益保障、长效服务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保障着农村志愿服务发展。

选择优秀志愿者等身边榜样作为“知行者+”志愿服务项目的领衔人,通过QQ群、微信,带领自发加入的志愿者开展“五水共治”、文明创建、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实现从听榜样说到跟榜样做、从行政推动向自觉行动的两大转变,这是市直机关工委近期推出的“知行者+”志愿服务项目。“跟着晓鹏做公益”、“和捍东一起学雷锋”、“爱心助学——用爱点燃希望”、“点亮星愿——陪孩子走出孤独”……首批确认的11个“知行者+”志愿服务项目,营造“身边榜样示范引领、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在海盐县,文化志愿服务助力着农民精神家园建设。县级层面,围绕思想理论、时事政策、农业科技等内容组建了12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镇(街道)层面,挖掘地方特色,各镇分别组建2支特色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村(社区)层面,突出邻里守望主题,各地发动村民组建了1支有爱心讲奉献的邻里互助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同时科学化设置,以分类服务紧贴多元需求;项目化运作,以资源整合提升服务志愿,文化志愿服务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农民思想实际。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确保着文化志愿服务长效常态开展。

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社区、街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加入,汇聚起禾城正能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为嘉兴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完善体系、构建网络、丰富服务内涵、创新体制机制

志愿服务工作各展风采

“三年内海宁每七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让志愿服务成为海宁市民的生活新常态,这是正在打造“志愿潮城”品牌的海宁市提出的新目标。《海宁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海宁市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制定出台,以“全城志愿文明海宁”为主题,致力于经过三年努力,形成一百个优秀项目、一百支特色队伍、一百名志愿骨干、一百场专业培训、一百个服务站点。该市现已有注册志愿者近4.5万人。同时,社会组织参与志愿和公益事业在海宁市蔚然成风。海宁爱心联盟、海宁义工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关爱环境、扶残助困等活动,营造着“大海海宁”的浓厚氛围。

1月盈利做成腊八粥分赠市民和孤寡老人、2月盈利捐赠给患尿毒症女青年马晓琴、3月盈利救助一对失足夫妻渡过难关、4月盈利捐赠尼泊尔地震和新居民病儿超宇……在海宁,由100多位爱心人士集资100多万元创办的嘉兴首家“公益众筹”社会企业南关厢素食馆搭建公众造血平台,走出一条具有海宁特色的公益新路。自今年营业以来,12万余元盈利全部纳入海宁市慈善总会专户。目前,该市还在筹建志愿者公益实体店,引领志愿服务潮流。

实际上,除海宁外,我市各地志愿服务工作也展现着属于他们各自的风采。

在南湖区,党团员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进一步完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进一步深化。党团员志愿者“上门入户结对服务”、“上街下乡集中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得到有效拓展,“96345一键通”、“联动红立方、青春先锋行”等多项特色服务,提升着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在秀洲区,由政府主导、联合民间志愿服务力量成立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增强了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志愿服务工作更加高效、便捷。该中心正逐渐成为志愿者的精神家园、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市民奉献爱心的平台、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在桐乡市,青年志愿者、红色义工等志愿服务团队和各类社会组织,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文化惠民、关爱社会特殊群体等各类主题活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营造出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在社区成立党员服务站、设立服务岗,要求所有在册党员和在职党员进站登记并根据实际认领服务岗,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健全党员志愿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党员报到制度、项目领办制度等让党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区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党员志愿者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在嘉兴港区,继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后,今年,下设8个分站1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总站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域全面拓展。一批知名度高、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明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建立,在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用行动传递着真情,用奉献书写着大爱,用双手传播时代正能量,这是志愿者的风采所在: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在嘉兴,志愿服务正如春风拂面。风吹柳绿,志愿服务工作遍地开花。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