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读资治通鉴札104 田单大摆火牛阵的新闻真实性有多少?

按:紧接上文田单装神弄鬼聚拢军心。

按:虚词,于是,就,这是表示叙述的紧密,前后联系的一贯合成。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按,劓刑 [yì xíng]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所得齐卒,置之前行,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按:燕人中计,我更关心的是这消息是怎么送出去的?燕人如何接的头?如果我们考虑我国抗日期间的那些如《李向阳》中的吴友贵那样的人,那么我们其实也可以说,此时的燕国的军队中必然有大量的齐国的伪军,这样,燕国军队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必然都受到大大损害了。城中见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按:割鼻子是第二计了。上一计是装神计。聚拢军心的目的达到。此一计是两面捉弄人,即捉弄敌人,有将自己的军队玩弄于股掌之上。

单又按,又,表示顺序,时间前后,但是性质并列。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为寒心!"按:这里记述了当时的墓葬制度,即齐国人的墓葬是埋在活着的人生活 的范围之外,这里是城市之外,而不是将活人和死人都搞到一起。我们知道欧洲是这样的,墓地在城市中。燕军尽掘冢墓,烧死人。按:这里是用焚毁尸体来达到消灭敌人斗志,其实我们想这也该是当时的风俗心理。齐国,火葬是不允许的。必须入土为安。但是其实挖出来扔在那里也行啊,何必烧毁呢?这里就涉及到了火可能存在的我们现在还不大了解的意义。这是文化战,心理战。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按:田单可以说是用间谍的高手了。不仅骗敌人,也骗自己人。掘墓之计是第三计。上面是怒,此处是多了十倍,这就说明这招更狠,其次,上面还是坚守唯恐被抓,也就是心中还有怯意,此处已经共欲出战,有斗志了。只有有有斗志,士兵才可以用。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按:身先士卒,同甘共苦。与吴起同。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按:将自己 的妻妾放到军队中,这是安定人心,表示生死与共了。然后是给战士吃好。被围困三年居然还有吃的。真不知道这个城是怎么围的。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按,似乎城内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我认为这是不可靠的报道。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还能守三年?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按:诈降,第四计。在于使对方放松警惕。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燕将大喜,许之。按:行贿计。这是第五计。这是为了让燕国人更加放松警惕。假戏要唱的真。燕军益懈。按:果然中计。益字用的精准。

田单乃收城中,得牛千余,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大惊,视牛皆龙文,所触尽死伤。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按:火牛阵。当代评书艺术家刘兰芳有《杨家将》其中有杨六郎大摆牤牛阵的段落,似乎原本是从此处套来。但是评书中的安排更为合理些。其实这里最为有意思的不是牤牛阵,而是牤牛。一个被围困了三年多的战火中城镇,居然还能找到千余头牛,这简直就是奇闻。这千头牛得吃多少草?城里面肯定没有草,那么就得从外面来运入。1,这个城市的围困相当的松,我们可以预料。这个松弛到了可以大量的运入牛的草料的地步。2牛都可以有千头,那么里面的人也不会少。自然,跟外面其他力量会相当好的联系。当然我们得说前面乐毅已经放松了对即墨的围困。但是那是在齐国只有了莒城和即墨的情况下的。当然,我们分析了这个背景其实不可靠,就是其实是乐毅攻打不动了,成为强弩之末。但另一面,即墨城如此好的内外交流通道,不能不让我们想到外面定然有可以援助即墨的力量在。所以即墨的情况一定不会如文中所写那么糟糕,仿佛真的是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或者如唐代张巡守睢阳那样的战争。这个故事充满着太多的神奇和不可理解,如此大规模的复国战争,完全没有提到即墨城外的力量是什么,起码目前没有写。没有外因,只有内因,这样就高度突出了田单和齐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了,成为齐国人民宝贵的即墨精神。这种主旋律的文章实在是值得我们推敲。

齐人杀骑劫,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复为齐。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走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焉。按:仅仅于此,就足以证明乐毅在齐国搞的那些所谓的仁政都是假的,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特别是前文说由于乐毅让齐王的封爵而让齐国人感动的报道,自然完全是虚假新闻报道。当然,胜利的结果就一笔带过了。

乃迎襄王于莒,按:如此大战,齐王在莒城毫无作为。史家居然没有写一笔。足见此人。入临淄,封田单为安平君。按:此一节为田单复国之战。齐国复国使命完成了。

齐王以太史敫之女为后,生太子建。按:齐王家还真是很有收获。除了生孩子,齐王乏善可陈,所以,说他生孩子,其实就是骂他是个窝囊废了。国难当头在家过小儿女的日子。齐国风云之气当然无存。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按:此处有提到男女问题。强调女人的附属性。不过反过来我们得看,这虽然是司马光想宣扬的,但是那太史女能如此,恐怕当时的风气恰是如此。我一直觉着,凡是宣传什么,恰恰说明那个东西还少。如果遍地都是,就无需宣扬了。此处特别提到齐王后自己嫁娶,这就说明当时对女性的约束没有那么大。但是,社会的舆论已经开始对女性的独立性不利了。司马光当然是要宣扬男尊女卑,但是我们得看到更多的背后。其实史书中真正的贞洁圣女有几个?燕王后跟苏秦私通,赵国的女子能祸乱秦国和楚国,而楚国的女人去秦国当政几十年,这个齐王后也是当政几十年。综合来看,这时候中国的女性——把贵族的女性当作社会普遍女性的样板来看——可真是威风的很,能干,敢干的很。作为宋代的大儒,除了没头没脑地完全否定战国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外,还能干什么呢?不过,我们得说,这种对女性限制的逻辑都是在东方——开始是孟子谈这个,现在又是齐国太史。东方还真是文化背出啊。终身不见君王后,君王后亦不以不见故失人子之礼。按:这种糊涂账没什么意思。又开始宣扬所谓的孝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