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更多原创来源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打败糖尿病”。这是“世界卫生日”设立66年来首次选取糖尿病作为主题,说明国际社会对糖尿病的高度关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军教授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及时监测血糖,是控制糖尿病使其不发生或者晚发生对全身有害的并发症,从而减少糖尿病致残致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的有效手段。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作为内分泌专家,刘军教授研究的领域不仅包括成人糖尿病,还包括妊娠糖尿病。他是国内最早开展妊娠糖尿病研究的内分泌专家之一,目前仍然坚持每周2次妊娠糖尿病专病门诊。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怀孕时体重增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的增多,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内分泌科医生及时的干预和监管、患者主动自觉按时监测血糖尤为重要。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让内分泌科医生监管怀孕全程“天津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数据显示,1999至2012年,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增加3.5倍,从2.4%上升至8.1%。”刘军告诉笔者,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它背后是流产、胎儿畸形、羊水增多和巨大胎儿以及新生儿呼吸、肺部发育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原本有糖尿病史,正在治疗的病人,在怀孕前必须寻求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首先把口服的降糖药物改成胰岛素注射,然后规范地监测血糖,”刘军指出,糖尿病患者要认真评估糖尿病血压、心脏、肾脏、眼底、神经并发症来判断是否适于怀孕。只有身体机能适合,并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严格达标,所用药物完全调整以后才可以妊娠。

至于那些在妊娠前没有糖尿病,在妊娠过程中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刘军也希望能有规范的检查和专业内分泌医生参与治疗。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妊娠的情况越来越多,许多30-40岁的妇女也希望能再生一个。但是,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综合征、黑棘皮病等的患者也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每天至少要保证四次血糖监测

刘军坦言,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糖尿病在治疗和监管过程中都离不开五架马车—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心理教育,其中最重要也最难的环节还是自我血糖的监测。

据统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群数已超过一亿,其中占比较大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的仅十分之一。而各研究中指出,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研究显示,一天监测血糖四次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而每增加一次血糖监测(达到一天四次),可降低0.25%的糖化血红蛋白。而伴随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同时降低的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中凤,心梗等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作为糖尿病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定期监测血糖的孕妇仅为38.5%。有43%的患者是在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后才会就诊。“其实,糖尿病高危人群孕妇在第一妊娠期就应该进行标准筛查试验; 非高危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妊娠24-28 周也应进行筛查试验。”刘军告诉笔者,一旦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就该进行积极治疗和每日定时的血糖监测。

“以前的家用血糖仪由于技术原因,读数不够准确,给患者以偏低的假象,让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便忽视了定时监测。还有部分患者每天测血糖就像完成任务,没有很好的跟踪与整理自己的血糖数据。”刘军指出,准确度是购买血糖仪首要关注的问题。家用血糖仪虽然达不到生化仪测静脉血的精确度,但其测得的血糖值应与其测试值相近,差别越小越好。随着标准的升级,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血糖仪已可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APP自动控制测量过程,确保了血糖数据准确且有临床意义,于此同时APP的后台也能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血糖数据。患者完全可以在家里做好定时监测。

“开始可采用8点法,即三餐前半小时和三餐后2小时,再加上晚上睡前1次和空腹血糖;当血糖趋于正常时可减少血糖监测次数,如每天测4~6次; 当血糖达到正常时可再减少到每周2天,每天4次。”刘军认为,监测血糖的时间和频率是因人而异的,应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而定。血糖不稳定者应每天监测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或药物剂量。单独靠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者,应1周测1天全天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监测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和睡前血糖; 使用短效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前和餐后血糖,根据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剂量;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而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4次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刘军指出,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当,在生产后,即可恢复正常。但是,这样的人群仍然应该在产后6周,随访糖耐量试验,并且每三年随访一次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运动,任何时候都有意义“妊娠糖尿病的预防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减肥。”刘军告诉笔者,减肥说来简单,但是很多患者一听到就开始摇头,很难坚持。

作为一个坚持运动21年从不间断的人,刘军经常跟患者分析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减到标准体重,只要每天少摄入400-600大卡的热量就可以了。如何做到呢?晚饭不吃主食,控制甜食、蛋白质脂肪摄入,加上每天适度运动就可以了。”刘军介绍说,推荐运动量是每周200-300分钟,可以隔天运动,慢跑、快走、游泳等都可以。

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请及时监管血糖

但如果是孕妇,运动则不是以减肥为目的,而是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为目的。刘军建议孕妇每天餐后30分钟,在血糖开始升高的时候,用快走的方式来运动30分钟,使餐后血糖保持平稳。“遵医嘱、定时监测加上适度运动,完全可以战胜妊娠糖尿病。”刘军指出,适度运动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为了宝宝一生的健康,妈妈一定要重视血糖的管理。

[链接]

糖尿病人应该这样监测血糖

必须了解何种情况下需要测血糖。一是常规测定,可以测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具体频率遵医嘱并视血糖满意程度而定; 二是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情况时需要立即测定血糖来判断是否为低血糖,如果是,则需立即进餐碳水化合物来缓解症状。有关血糖和生活方式的情况应尽量仔细记录,为看病时提供详尽的资料。

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越高,误差越小,对于医生制定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无疑是更有保障的,患者所承受的风险也将降低。ISO15197是国际上衡量血糖仪检测系统准确度的基础标准,最新的2013版则要求血糖仪准确度误差保持在±10%或0.56mmol/L范围。患者应首先选用准确度高的血糖仪,以免出现波动很大的结果。

使用者血糖测量的技巧对保证获取精确读数也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在看医生时带着测量仪,让他们监督自己测量的技术; 或者在抽血化验时用自己的测量仪同时进行一下血糖测试,比较结果,以获得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更多原创来源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