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秦二世而亡仅仅是因为残暴吗?——细说华夏3

秦朝公元前221统一六国,公元前207年灭亡,仅传二世15年,是历史上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前身秦国,自前771年立国,传承了五百多年,而且越来越强大,为何吞并六国之后却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深究,也绝不仅仅一个秦朝实行暴政就能解释的。

一,骄傲自大,歧视六国遗民,对各地反抗暴政的起义掉以轻心。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大增,之后二百多年间,秦国一直保持对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到了战国后期,各诸侯国的生死存亡都要看秦的脸色,养成了秦国统治阶层骄傲自大的心理。

秦国吞并六国后,兵役、徭役、赋税、军粮多数都在原六国区域内征取,秦吞并六国后的统治,带有骄傲自大和歧视,带有某种压迫和殖民的性质。

残暴,过度使用民力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有关数据统计,秦全国人口也就2000万左右,修长城、戍守边关、征南岭、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修建驰道以及种种徭役杂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人口达到300万以上,以致于男丁多半服役,田园荒芜,人民生活困苦。

加之,秦法严苛,百姓动辄被严厉处罚,杀头、断手断脚等酷刑,将百姓逼入恐惧的境地。反抗秦朝暴政的大泽乡起义,也仅仅是因为戍边的士兵因大雨迟到,怕被杀头,被迫兵变。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汉高祖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这才不得不起兵反秦。

三,仅依靠郡县制,不使用分封制——这是秦帝国快速消亡根本原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郡县制对于国家统一意义很大,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一味肯定郡县制。秦一味实行郡县制的弊端很多。

1.秦国单纯依靠郡县制,中央政府对很多地方的实际控制能力很弱。

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帝国的首都在关中的咸阳(陕西境内),对几千里外的地方很难有效管理,应当借助分封制稳定统治秩序,这也是周朝分封的原因。汉朝建立后,吸取秦朝的教训,在远离中央政府的边远地区建立刘氏宗亲的诸侯王封国,成功的稳定了统治。

2.宗室贵族和军功列候都无封地,手中也无兵无将,根本无力保卫大秦江山,以致于叛乱一起,秦二世昏庸无能,帝国很快分崩离析。

3.一味实行郡县制,等于剥夺了那些宗室贵族、老贵族和军功贵族获得封地和世袭特权,全面得罪了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士大夫集团和贵族集团,最终出现了天下一致反秦,而秦国内部的贵族消极抵抗的局面。

秦朝刚统一全国的时候,秦国的官员和贵族大多数都盼望实行分封制,结果被秦始皇否决,造成统治级阶内部分化。秦朝的郡县制和军功爵制度,如果君主贤明有才干,可以选用人才,国家可以兴盛。但是传到秦二世这种昏庸的人手里,非但没有发挥这种制度的好处,反而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离心离德。

秦移民五十万入岭南地区,但是秦朝统治陷入危机时,岭南的秦军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秦军首领赵佗更是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驻守北部边疆的军队,除王离率领的十万军队外,其他军队行动迟缓,不肯积极投入保卫秦帝国的战斗中。

这些都说明,刚刚从春秋战国封建制度走出来的秦朝,一味为了加强皇权实行郡县制,等于剥夺了士大夫集团和贵族集团最重要的特权——世袭封地和爵位,因此引起了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的敌视。

四,内部争斗,自相残杀!

秦二世胡亥为了争夺皇位,伪造诏书杀死了兄长扶苏。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始,为了巩固到手的帝位。秦二世胡亥在权臣赵高的指使下杀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和众多的大臣。先后杀死三十多个兄弟姐妹、名将蒙恬兄弟、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丞相李斯等。历史上哪个有名的“指鹿为马”,就是赵高和秦二世联手搞出来的。

秦二世而亡仅仅是因为残暴吗?——细说华夏3

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自相残杀,使得人才凋零,奸猾小人得势,国家治理更加混乱,统治阶级内部的向心力崩溃。面对秦末的农民起义军和六国宗室组织的反叛军队的攻击,秦朝统治阶层和宗室没有人有力量站出来约束秦二世和赵高的胡作非为,以至于连退守关中,守住秦国原有的疆土都做不到。

喜欢本文的读者欢迎订阅本头条号,《细说华夏》系列篇将持续发布!

作者:朱志广,本文系原创,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