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图、文/熊爸爸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新加坡,金沙

前天是冬至,也是女儿的生日,今年,她8岁了。

晚上,我和妻子在必胜客为她安排了一场小小的生日派对。女儿邀请了一些最要好的朋友来参加,她收到了很多礼物,也得到了大家的祝福,看的出来,她非常开心。

回家后,女儿睡着了,我凝视着她红扑扑的小脸蛋,心里充满着幸福感,同时充盈在我内心的,还有一份庆幸。

庆幸什么呢?

庆幸在这八年里,我从一个对亲子教育几乎一无所知的“准爸爸”,逐步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父亲;

庆幸自己没有变成一个“缺席的爸爸”,而是参与到了女儿成长的全过程;

我更庆幸,在女儿进入叛逆期并将远离父母之前,我在数年时间和她进行了亲密无间的交流,这为我们父女俩一生的亲子关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三亚,亚龙湾

第一次看到女儿的时刻,我感觉被上帝之光照耀

女儿生于2008年的冬至日。

在还没有成为爸爸之前,对于如何去做一个爸爸,可以说我是根本一无所知的。

或者说,当女儿在她妈妈的肚子里逐渐长大时,我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那时的我,心里有的,只是焦虑和恐慌。

但女儿出生的那一天,似乎一切都改变了。

这一辈子我都会记得那个冬天的中午,冬日暖阳,光线热烈。

当护士把女儿从产房抱出来放到我的手上时,我第一次看到了女儿,柔嫩的小脸,带着一丝微笑,眼睛闭着,呼吸均匀,温暖、安详,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那一刻,阳光沐浴在我们的周围,我真的有如感觉到了上帝的光辉,内心充满了幸福。

这是我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幸福两字的真实含义。

从那时起,我知道,这个小小的生命将永远和我联系在一起了。

我,不能辜负了上帝的安排。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我们在三亚,天涯海角

给孩子最大的爱,不是别的,是陪伴

刚才说了,在我初为人父的时候,对于如何带孩子,我几乎一无所知,只能按着自己小时候的成长习惯,在带娃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

可能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孩子,每天工作之余,我都要和女儿一起玩好几个小时,为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应酬和朋友聚会(一年的应酬和聚会不会超过5次吧)。

在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开始给她讲故事,跟她轻声说话,抱着她在小区里散步,推着小车带她去爬小区里那座不高的山。

我那时不知道这种带娃方式还有个学名叫陪伴,我只是喜欢和孩子待在一起;我更没想到,这种简单的陪伴,会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受益良多。

女儿上了幼儿园后我才发现,原来有很多爸爸基本上是不怎么陪伴孩子的,他们把照顾孩子的责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基本上交给了妈妈们。

而我,却在女儿幼儿园的4年里,全程参与到了她的整个成长过程,或许这是我如今庆幸的一个重要基础。

那时,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下午如果回家早也一定是我去接,还会陪她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玩耍,到后来,她班上的所有小伙伴都跟我很熟悉了。

我有摄影的爱好,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上,我都会为小家伙们拍摄照片,班级小聚会、家长开放日、郊游活动、舞台表演、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一次不落。

甚至,在女儿毕业时,我还为班里每个小朋友都拍了一组写真。

女儿喜欢画画、英语和跳舞,她参加的每次活动或比赛,我都会陪同她一起,小家伙也非常享受爸爸的陪伴,她经常还会故意在她的同学面前让我抱着,似乎在告诉他们:看,我爸爸多么爱我!

。。。。。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广州白云山,和小伙伴一家周末郊游

到了现在,从我的个人经验出发,我想说,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真的不可或缺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无比希望爸爸能多陪自己。

但似乎大部分我们的爸爸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认识到了,他们也无暇顾及。爸爸们或忙着工作或忙着应酬,家里的孩子每天盼望着爸爸早点回家。

孩子才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那部分,而一旦错过了孩子童年的那段时间,长大后的孩子,可能不会再给爸爸补偿陪伴的机会。

爸爸们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别的,是陪伴。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香港,山顶公园

5年,我们一起读了2000+本书

我自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大学时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即使工作以后,也保持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自然的,我把这个习惯也传递给了女儿。

我们的亲子阅读是从女儿3岁半开始的,先是读中文绘本,后来读英文绘本,到现在,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们一起读了近2000本书(包括纸板书、立体书、洞洞书、绘本、桥梁书、文字书等等)。

亲子阅读的过程真是快乐而难忘啊,我敢说,天底下应该没有比亲子一起阅读更美好的事了。

女儿还小的时候,主要是我根据绘本内容读故事给她听。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讲好几个故事。女儿是一个“故事虫”,听完一个还要听一个,听完还要再听一个,往往一晚上要听4、5个,而我每次都讲的口干舌燥。

不过,我一点也不会觉得不耐烦,反而十分享受。

慢慢的,我开始引导女儿自己看绘本,然后让她根据绘本的图画来表述故事。

这个方法非常好,也推荐给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

为什么好呢?

绘本的特点是以图画来讲述故事,文字一般很少,而且只是辅助作用,孩子根据看到的图画,会讲出一个“属于她的独特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展现孩子对于图画的个人观察和理解,这个故事可能跟绘本上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但这丝毫不要紧,反而,这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独特性非常好的方法。

正是在和女儿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她的个性、兴趣和天赋,也慢慢理解了应该如何去培养她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希望女儿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再后来,我们又开始读英文绘本。

从最简单的字母图画书开始,再学单词,然后读句子。

我用手机录下了上百段女儿读英文绘本的音频,虽然发音尚不够标准,朗读也不尽流利,但这份记录我认为是无比珍贵的,因为,这是她成长的独一无二的档案。

得益于在6岁之前大量的绘本阅读,女儿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上了一年级后,从绘本过渡到文字书的过程也非常顺利,一个学期学完拼音规则后,就能顺利读文字书了。

如今,女儿在如饥似渴地读罗尔德.达尔的作品集、长袜子皮皮系列、以及纳尼亚传奇系列等等,阅读这颗种子已经在她的心里种下,并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是我最为欣慰的事,有阅读相伴,我想,女儿的这一生不会过的太差。

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喜欢上阅读,你可以多花时间在这上面,或者也可以跟我留言交流,我当言无不尽。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在自家阳台上阅读

读万卷书之余,更要行万里路

除了读书,我也是个特别爱旅行的人。

旅行在我的定义里,不是走马观花或到此一游,而是带着自己的体验目标,去寻找内心里想象的那个地方。

引用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说的一段让我印象至深的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

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因为此,之前做记者时,利用工作之便,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对于旅行像是上了瘾一般,停不下来。

现在有了孩子,自然要带着这个小生命一起出发、行走。

我记得和女儿的第一次出行,是在她刚满月的时候。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开着车,从广州去了深圳大梅沙。

面对东海岸的无敌海景,可惜,怀里的小屁孩只顾睡觉,一点享受的兴趣都没有,呵呵。

随着她慢慢长大,3岁以后,我们每周末的郊游就成了习惯。

我们会带上背囊,沿着珠江三角洲的小河徒步,也爬过广州的各个森林公园的山峰,我们在海滩上露营,在南沙的水道里划船。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珠三角,周末露营

那些年,我们去过太多地方,珠三角都几乎被我们走遍了。

省内玩遍了,我们走的范围越来越远。

后来,开始往东南亚走,泰国、新加坡、巴厘岛等等地方,女儿在5岁前都去过。

在旅行中,有两件事经常让我想起。

一次是带女儿在巴厘岛上的原始森林里漂流,我们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原始森林,在巴厘岛那样的热带气候中,溪水的却非常凉,沿途的各种动物就在岸边看着我们漂过,高高的悬崖壁上还保留着当地的雕塑和文字,那种感觉异常神奇。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巴厘岛,金巴兰海滩

第二次是在新加坡从圣淘沙坐缆车去对面的山上的花柏山公园,我们知道那里有座桥叫彩虹桥,但不知道正式的名字是叫亨德森波浪桥,于是不断地寻找,最后天快黑了,女儿也很累了,我们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却突然找到了那座桥,当时女儿的心情不知道有多开心。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新加坡,亨德森波浪桥

旅行对于孩子的成长绝对是无比重要的,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只有在旅行中,孩子才能真实地感受到。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旅行的过程中,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更是亲子关系中的无价之宝,这份经历会长久地留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中。

给各位家长一个建议,如果没办法做到每周出游,每个月安排一次省内旅行,每个季度一次全国旅行,每年一到两次全球旅行,不但孩子受益良多,你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非常的亲密。

对于旅行的热爱,也让我从事教育后,特意增加了一块国内外亲子游的业务,我想利用工作的便利,带着女儿走遍更多的地方,让孩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巴厘岛,海滩

冬至日,女儿8岁了,我想讲一个爸爸陪伴孩子的故事

泰国,华欣

女儿的成长是现在进行时,这意味着我跟她的故事也将不断持续和更新。

在女儿降生于这个世界的第八个年头,得益于此前8年的陪伴实践,我能够很有信心地告诉自己:坚持你的教育方式,继续陪伴她,和她对话、交流,一起阅读,共同旅行,这样,我们的心就将永远在一起。

更多精彩育儿故事,在我的公众号:书香贝贝(ID:babyandbook)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