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教育总会有办法:父母掌握这6条原则,孩子成长更健康

文/桐阳妈

每天都会收到一些父母的问题:孩子无理取闹,睡眠颠倒,孩子逆反,一会要干这,一会要干那,磨蹭拖拉,说谎,爱发脾气,胆小等等。

其实我们想一下:任何职业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被单位录取。正规的月嫂公司也需要经过培训,有月嫂证,才能上岗。

我们怀孕了,成为血缘关系的父母,没有经过学习培训,没有上岗证,自然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

生大女儿的时候,我已经学习了6年多。生了二宝后,才知道相同的父母,俩娃的性格差异,天性不同,必须因材施教。让我更加懂得:父母更需要陪伴和支持。

最近看了一本书《教育总会有办法》,作者是罗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早教机构负责人和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教育理念,和我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

教育总会有办法:父母掌握这6条原则,孩子成长更健康

这些年的育儿实践,虽然俩娃有很多差异,但是有规律可循。

罗静说:早期教育最大的功能在于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让育儿变得更加从容。

怎样去读懂孩子?掌握以下这6条原则,孩子成长会更健康。

1.孩子生存的基本需求。

简单说,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二女儿天生喜爱甜食,家里的糖果只要她看见,她都找着去吃,还喜欢吃零食,垃圾食品就是最爱。

我的处理方法: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是我应该了解孩子的天性,知道什么是健康的食品。我尽量少带孩子到卖零食的地方去,家里的零食,每天定量。孩子哭闹,我不训斥孩子,温柔的拒绝。

《教育总会有办法》对孩子不好好吃饭,总结了几点:孩子吃饭不愉快,吃过多零食,喂的太饱,饮食单一,父母的强迫。

关于孩子睡眠不好的,可以去查这本书七个小方法让宝贝睡的香。

总之吃喝拉撒睡,不要和孩子较劲,咱们做好后勤工作,多做可口的饭菜,多运动不仅仅有助于睡眠,还能够增强抵抗力。

2.孩子的情绪管理。

坚持这个原则:情绪没有好坏,接纳孩子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说事情。

比如,孩子拼地图,没拼好,把地图摔到地下,还用脚踩来踩去。

遇到这种情况,我是通过三步来处理:

第一步: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会走到孩子跟前,抱着孩子:“宝贝,地图没拼好,很难过是不是?”孩子只所以摔地图,是因为孩子体验到挫折,体验到自己没有掌控的感觉,通过踩来发泄内心的无助感。当父母说出,你很难过,孩子就会感受到理解,妈妈看见我的挫折无助了。一个孩子被理解了,情绪就会缓解。

第二步:让孩子看见后果,换位思考

孩子情绪平和了,我会和孩子说:“地图被宝贝摔疼了,咱们一起揉揉,把地图送回家吧。下次你也不希望地图难过,是不是?”这就是让孩子换位思考,去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造成的后果。陪孩子把地图收拾完。

第三步:让孩子接纳失败,重新开始。

地图捡起来,接着和孩子拼,我不说,宝贝你可以。而是告诉孩子:“妈妈试试看。看一下会拼吗?”我专门挑孩子会拼的,我自己故意拼不上,向孩子请教:“宝贝,教教妈妈,这个怎么拼,妈妈不会拼。”就是这么一句话,孩子的自信就恢复了,原来妈妈也不会。

孩子一块块的教我,她拼不上的,我会说:“边上的挡住了,妈妈给固定住,你拼吧。 ”这样孩子就会拼一个完整的地图。体验到自己可以,下次发生到类似的,可能还会摔地图,但是情绪很快就没了,因为她知道妈妈能够理解她,她也知道自己经过努力也可以。

所以共情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沉浸在情绪里内耗,从而浪费生命。让孩子把生命的活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是情绪管理的意义。

3.孩子的人格完善。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和有些心理学上的说法一致,孩子的人格形成基本上在七岁前完成。

简单说就是孩子拥有的一些品质在童年完成:自信,自控,独立,情商,智商,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本书都有这方面的讲解。

比如,我是这样培养孩子的自控,不是通过说教,更多的是通过规则。

玩具要归位,不归位也可以,妈妈负责收拾,但是放在什么地方,我有选择权。下次想玩,你找不到,承担后果,玩不了。

培养孩子的独立,我更多的是让孩子体验自己可以。

比如孩子学自行车,滑板车,我从来没教过,让她们自己学。孩子刚学车,不会拐弯,我在后边扶着车,告诉孩子:“车子是儿童车,妈妈也不知怎样骑车?你试试怎样拐弯,不着急,慢慢来。”孩子后来学会了拐弯,兴奋的大喊:“妈妈,我学会了,这样拐弯。”

4.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胆小的孩子,内向的孩子社交不好,我认为这更多的是误解。社交和一个人的天生性格特质有关。

比如,大女儿小时后不爱说话,也不喊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焦虑,本来为了孩子好,刻意去培养孩子,实际上强化了这些特征,不胆小,也会变成胆小鬼。

我选择的是接纳和陪伴,我知道孩子不是不敢而是不想。另外,我不会希望孩子一定是成人的标准,只要她做好自己,不影响生存,做个有魅力的普通人就可以了。这样的心态养娃,现在6岁半,孩子变成自来熟,和谁都能玩。买东西结账什么,她都要自己主动来。

5.夫妻关系是核心。

不管家里几个孩子,夫妻关系第一,然后才是孩子。孩子看到父母相爱,不承担父母的责任,孩子安心做孩子,这样孩子更健康。

我和老公结婚以来,会遇到矛盾,但是我们坚持一点:好好说话,这就是言传身教。

6.别被那些育儿理念坑了。

什么孩子敏感期了,孩子打人了,孩子说话晚了,孩子的安全感滥用,这里边有很多坑。《教育总会有办法》指出这些误区,让父母科学理性有趣生动的育儿。

没有一本育儿书特别完美,但是书的价值就在于引起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不断的修正完善育儿之路。

如果让我对《教育总会有办法》这本书做个总结。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妈妈的上岗培训,0-7岁孩子的权威育儿指南,作为父母身边的枕边书,遇到问题,去查看,一定会找到答案。

桐阳妈:俩孩妈妈,2005开始研究心理学和亲子教育,擅长育儿,婚姻问题,婆媳矛盾。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