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李大夫家庙体现佛山通济天下文化

文/佛山日报记者束维

活在这个世界,我们都以自己或家人为起点,游走世界,往而又返。伴随我们往返之间的,多是继承而来的祖辈的“价值信仰”,以及将要传承下去的永恒的“敦厚家风”。

佛山作为一个宗族文化浓厚的地域,祠堂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承载了一个地区的精神特质。

位于禅城区新风路的李大夫家庙,是明代礼部尚书李待问家族的居住地。修建通济桥、祖庙灵应祠、省城大路“羊城古路”,并创建文昌书院,皆是他调动各种资源、倾力于佛山各种慈善事业的结果,此外,他参与地方自治和社会整合,为自己和家族赢得了名声。

研究广府文化的广东历史学者罗一星评价,明清时期,李待问对于佛山城镇快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佛山在明末整合成一个“生齿日繁,四方之舟日以辐辏”的生气勃勃的“大都会”,而且对以后佛山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氏家族为佛山历史留下怎样光辉一笔?请随着记者的视野,走进李大夫家庙。

今时的李大夫家庙

2015年8月上旬的一天 ,记者来到位于禅城区普君墟附近的李大夫家庙”旧祠堂寻古问今。 这间旧祠堂,老佛山都会有印象,但除匾额“李大夫家庙”五个字外,了解它的人并不太多。堂前摆摊的李伯说,十多年前他就住在里面,只知是一个姓李的大官的祠堂,背后有什么故事,他知道不多。他提醒记者,若想知内情,看一下祠堂右侧立起的石碑。

李大夫家庙体现佛山通济天下文化

祠堂右侧立起的石碑记载着李大夫家庙的情况。图/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摄

记者靠近石碑,这里因长期缺乏管理,碑旁杂草丛生加之花坛密集摆放,记者只能绕圈走到石碑前,拨开杂草堆才看到石碑上的刻字。

一块石碑印有“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禅城区人民政府2012年1月立”。另一块石碑刻着:该建筑建于清代光绪年二十三年,坐北朝南,二进三间,抬梁式木结构祠堂建筑,面积232平方米。该处原为栅下铺天官坊,为明代户部尚书李待问家族聚居之地。

长久失修,令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祠堂,并不起眼。远远望去,屋顶则是明代典型建筑风格,硬山顶、人字山墙,博古花果灰塑瓦因残缺而显得败落不堪,屋顶多处长出了青苔和高高的杂草。

李大夫家庙体现佛山通济天下文化

这座不起眼的祠堂便是李大夫家庙。图/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摄

因为大门紧锁,记者无法入内参观。仰头看到,大门前廊的抬梁是木雕形制,大门上方镶嵌着“李大夫家庙”石额,五字为阴文蓝色正楷大字,落款还有一行小字,已看不太清楚。据资料记载,李大夫家庙后堂称为“怡和堂”,为瓜柱穿斗式抬梁结构,檐廊四檩内卷棚,刻有木雕福寿图案。

李大夫家庙体现佛山通济天下文化

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参观。大门前廊的抬梁是木雕形制,大门上方镶嵌着“李大夫家庙”石额。图/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摄

冼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新风路旧属栅下铺天官坊,为明代户部尚书李待问家族聚居之地。该家庙祀奉政大夫永安公李殿翔,此祠为李待问家族众多祠堂之一。罗一星曾统计,明清时期,其街附近有李氏祠堂、宗庙、家庙多间,民国初年尚有23间。到目前为止,仅存李大夫家庙这一间。

今年62岁的李待问支裔李(木隶)庄告诉记者,听她爷爷说,李氏家族,祠堂、宗庙、家庙多间,原粤剧团里面一间厂房曾是李氏祠堂,文革时被拆了,现仅存李大夫家庙一间。

李(木隶)庄还告诉记者,李氏家族到了民国时期,家境不如以往,但才人辈出,比如佛山骨伤名家李广海也是李氏后代。

佛山慈善传统与李氏有关

李待问,字葵孺,号献衷。其先世由陇西郡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元代初举族移居佛山栅下,遂将住地取名陇西里。李待问的爷爷从事铸铁业,家境颇好,李待问的父亲做过县官。有史料记载,李待问父亲八十岁时,纳一姓陈的婢女为妾,生下李待问。李待问出世不久,父亲撒手人间,母子俩常受嫡室欺负,故迁居到佛山突歧铺突岐里附近高巷内,以缝补衣服维持生计。

因家境贫寒,稍通文墨的李母,亲自启蒙李待问的教育。一私塾先生看他天资聪颖、好学,让他免费读书。李待问22岁时,便中三甲,赐进士出身,担任福建连城县知县,后升至尚书。成为佛山籍第一个官至尚书的仕宦。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李待问为官不攀权贵,曾为民请命免杂饷,修堤堰,救灾民以及整顿漕运。取得功名后,李待问一边在朝当官,一边不忘家乡,便与长兄李好问,共同捐资修建灵应祠(祖庙)的“端肃门”、“崇敬门”。1614年,他以郎中归里身份,倡议建立“忠义营”,以保卫本土治安。

通济桥原为木板桥,每逢雨天路人难行,李待问与另一位李氏兄弟,共同捐资重修通济桥,以石易木,以期永固,并建亭于桥之左侧,让行人歇歇。

不止如此,崇祯七年(1634年),李待问与同乡庞景忠,一同捐资修建通往省城的200里大路——羊城古道,该路“由城西渡海南岸,经盐步、佛山、黄鼎、西樵、九江诸乡落,通顺德、新会、三水、香山、诸邑”,极大方便了佛山与周边城市的互通发展。

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待问斥资大修灵应祠(祖庙),把佛山人供奉真武神像的祖庙正殿命名为“紫霄宫”。灵应祠山门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就是当时李待问所题。此外,他还带领李氏家族出资出力,大规模地修建门楼、改塑神像和修复照壁等扩建工程。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待问在佛山明心铺创建文昌书院,不仅佛山人就读,外地人也可以在此就读,为佛山后来科甲一方创造了条件。同时,这是佛山最早建立的接纳外地学子的古代书院。

从万历末年至崇祯末年,举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益慈善总少不了李待问的身影,研究广府文化的历史学者罗一星评价说,李待问对佛山乡事的关心和贡献,超过前代任何一位功名人物。

李待问是佛山明清发展的关键人

在佛山文史专家陈恩维看来,李待问成为进士后,在家乡修建李氏宗祠、家庙,整合李氏家族力量,使李氏一个小家族成为佛山的名门望族,也使李待问成为佛山地域新兴士绅阶级的核心人物。在这种强大的号召力之下,李待问开始为乡梓发展运筹,为民众做慈善则是他的第一步。

明代以前,慈善事业由政府主持和承担,普通阶层经济能力有限。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因为工商业发达,财富积累增强,民间慈善逐步兴起。在佛山,商人、乡绅是佛山民间慈善事业的“主角”,李待问及其家族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李待问一方面联络在朝任官的佛山籍人,另一方面联合李氏家族的弟兄,让他们出钱出力,还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在祖庙建立自治机构“嘉会堂”,商议佛山各项事务,使佛山进入全新的城市化运作管理。

在佛山史志的记载中,从万历末年起,至崇祯末年,李待问推出了“约均平”制度,打破行业不合理垄断,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的商业氛围。过去,佛山镇没有政府武装部队,李待问通过民间力量设立“忠义营”,并通过与政府协商,保留部分地方财政作为军饷发放,保证商户正常运营同时,也极大地保障一方治安。不仅如此,他让自己的兄弟参与修建炮台,抵御倭寇、海盗等。

罗一星认为,李待问对佛山的社会整合,是得到佛山人的普遍认可的,佛山历史上的这段时期,我们可以称为‘李待问时期'。以李待问主导的这一整套运作制度,不仅使佛山在明末整合成一个‘生齿日繁,四方之舟日以辐辏'的生气勃勃的‘大都会',而且对以后佛山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氏宗祠的前世今生

采访中,记者也遭遇了无数个困惑,先后在陈恩维、罗一星等史学专家的解答中,一一解惑。

首先,李大夫家庙的石碑上,刻着“建于清代光绪年前”,同时,透露这个家庙是“明代户部尚书李待问家族聚居之地”,一份资料又说是“该家庙祀奉政大夫永安公李殿翔”。

疑问一:李待问是明代中期的人物,而这座建筑石碑上并没有写“重建”二字,难道真是李待问过世后的二百年后,直至清代晚期,又建了一座新家庙?

疑问二:奉政大夫永安公李殿翔与李待问以及这座李大夫家庙,有何直接关系?

记者在百度、中国知网,均查不到奉政大夫永安公李殿翔的任何信息。直到周二晚上,罗一星查到资料,原来这座李大夫家庙所指的“李大夫”,并不是李待问,而是李待问的后代李殿翔。

从拍摄的家庙建筑照片来看,罗一星认为,此家庙在岭南家庙建筑中,不大不小,中规中矩,属于中型祠堂的规模。李待问最鼎盛时期是明代万历、崇祯年间,当时族人不多,但建的祠堂高大壮丽。目前祖庙高大而气派的牌坊就是早年从李待问祠堂移至过去的。可见,李待问所建祠堂多么气派。

罗一星还说:“清代,随着李氏家族人口不断增加,所建祠堂更多,但已不如明末时期壮丽。”这与

李待问支裔李(木隶)庄的旧时记忆也是吻合的。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李待问旧时祠堂、家庙早已不复存在,这座李大夫家庙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罗一星博士作为广州人,从大学本科时便开始研究广府文化,最近他重著《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他认为李待问所主导的一整套城市运作制度,为佛山明清时期鼎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他有些遗憾的是,最近一佛山朋友告诉罗一星,李待问的后代李广海,其纪念馆在政府、媒体、民众的关注、推动下,长期紧闭大门的李广海纪念馆又重新开放,目前了解李待问的佛山民众远远不如了解李广海的多,然后提及他所做的祖庙等,佛山人无人不知,事实上,祖庙现在的规模,与李待问当时对其规划、建制有着直接联系……

罗一星认为,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李大夫家庙,是时候该关注它了,不要让它被人遗忘到历史角落!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