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敢当矢志打赢的军队生物医学工程“急先锋”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瞄准打仗搞科研育人才纪实

张静 王立 檀琳

颅脑战伤电阻抗图像监护仪、非接触生命探测雷达、军用高原增氧器、野战伤员信息搜救系统……走进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就好像走进了我军医学装备的一个小小展览馆,多种为保障打赢研制的卫生装备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这还算不了什么的话,下面一组数据足以让人震撼——

全军唯一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军队重点实验室、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后勤重点实验室、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获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0项,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十余项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在SCI、EI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我军最早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员的院系,培养了全军2/3的医学工程与装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医院2/3的医工科与信息科领导、全军部队2/3的卫生装备管理与技术骨干!

难怪这个系被誉为军队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军队卫生装备自主创新的基地!

这组数据足以让人震撼。“实践强军目标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把姓军为战作为搞科研育人才的最高标准,敢当强军路上的‘急先锋’,让部队官兵满意放心。”该系主任王长军、政委赵贽告诉记者。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探索者

如果说我国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座金字塔,那么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创始人董秀珍教授,无疑是站在塔尖指点“江山”的专家之一。

而令人“称奇”的是她的从业经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国防科工委某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10余年,35岁进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48岁开拓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如今,已70岁高龄的她,仍精力充沛、斗志不减,活跃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一线。

1980年,在国防科研领域已小有成就的董秀珍,刚调入四医大时,面对医工这个全新的领域、陌生的环境、简陋的条件,要实验室没有实验室,要人才没有人才,更别谈搞研究、做学问。但她没有丝毫怨言和畏惧,她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既然四医大领导这么信任我,委以重托,无论矛盾再多、困难再大,我一定要把这个学科尽快搞起来!”没有仪器设备她想方设法筹措,没有教材讲义她加班加点编写,没有人才她主动协调联系。短短几年,医工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修理仪器设备的辅助科室,逐步发展成一个具有初步规模的教学科研单位,并最早在全军招收本科学员。

一个真正的学者总是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坐等命运的垂青。来校之初,在“恶补”大量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董秀珍苦苦思索医学和工学的结合点,几经波折,终于在临床科室寻找到医工交叉的第一个科研方向:心脏功能与信息研究,首先提出用阻抗法同步检测左、右心室功能的原理,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反复的实验改良,研制成功系列新型自动检测心脏功能的仪器,推广全国全军3000多家医院,造福广大患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3年,她的科研方向再次“转轨”,向生物医学工程原始创新领域发起挑战,研究国际专业领域公认的难题:生物电阻抗成像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对任何一个学者来说,都是一次冒险的探索,董秀珍在她48岁的年龄,坚定的迈出了步伐。因为她敏锐的看到了这项研究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前景,“其连续性成像的特性,会对未来战场高新技术武器造成的颅脑闭合性损伤进行动态检测监测,从而及早发现伤情变化,对指导救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在1995年首先提出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概念,开拓了我国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一路寂寞、一路风雨,她带领团队艰难的走过了22年的攻坚之战,终于突破微弱电流穿过颅骨成像这一世界难题,成功实现战创伤动态连续成像,研制出颅脑战伤电阻抗图像监护仪、胸腹部战伤电阻抗成像扫描仪等系列设备,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将给新型战伤救护和颅脑疾病的检测监测提供全新的技术装备支撑。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奖5项,获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金奖、国家优秀专利奖各1项,发明专利9项,发表SCI、EI论文64篇。

“依靠科研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方法,才能使他们不断深入、不断创新,最终闯出自己的天空。”在这一育人理念支撑下,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34名,指导本科生百余名。如今,她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分布在全军和国内外著名院校和企业,绝大部分已成名成家,学科领军人才、学术骨干、讲座教授,研究成果令同行赞叹。

采访期间,董教授多次讲到,医工系之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学术研究水平在同领域有很高的影响力,与我军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不遗余力的支持密不可分,从学科的初创、初建到发展、壮大,俞院士经常给予指导帮助,特别是在初建时期,提出了“以为军服务和开拓创新为特色、以科研带动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新思路,确立了生物电磁图像检测与监测、非接触生命探测、制氧增氧技术、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四个与军事医学紧密相关的具有前瞻性的军事医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合理布局,并长期给予指导帮助,为该系迈上快车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锤炼保障打赢的“硬本事”

依靠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的先进科学技术,研发部队用得上、未来战场用得着的仪器设备,是这个系全体科技人员的一致共识,也是他们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行动。

专业技术少将、三级教授、军队卫生装备教研室罗二平主任,始终瞄准部队需求这个“靶心”搞科研,在解决部队急进高原抗缺氧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2000年,罗二平开始了探索。为了了解我军抗缺氧装备的现状和部队需求,他几乎跑遍了我国的高原部队,没有仪器自己动手做,没有经费就去借甚至多次用个人工资垫付,为了省钱,多次下部队调研都是坐最便宜的“绿皮车”硬座,一座就是几天几夜,就这样一趟趟到南疆、去西藏、走边防,取得了大量宝贵数据。仪器研制成功后,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无论是进低压氧舱还是上雪域高原,他总是第一个去。“因为要在低压氧舱检测不同低压环境下的血氧浓度,做一次实验需要多次抽血取样,老师经常抽完左胳膊的血再换右胳膊,也不愿换我们年轻人。”学生心疼的说。

仅用3年时间他便研制成功“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填补了我军单兵抗缺氧装备的空白,并被军事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标志性成果永久收藏。目前,已配发高原部队20000余台,在近几年高原地区应急处突、地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相继成功研制出“营房帐篷富氧装置”、“便携式制氧机”、“高原车载氧气机”、“高原野战医用制氧车”、“高原直升机机载集中制氧系统”、“大型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保障系统”等系列制增氧装备。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

如何在军事冲突、暴恐活动及自然灾害中,通过非接触、远距离探测生命信号来实施精确救援,是战时保战斗力、平时保群众安危的关键所在,成为各国科学家探索的一个热难点问题。

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医学电子学教研室主任王健琪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生物雷达”概念,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16年的刻苦攻关。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严冬腊月,为得到一个准确的波点、一道微弱的频率,他们需要无数次在闷不透气的地下室,在阳光暴晒、寒风凛冽的废墟做实验,实验人员有时在地上一趴就是一整天。“我们实验前是帅小伙,实验后是犀利哥”,刚刚结束实验的一个研究生拍拍身上的灰,乐呵呵的开着玩笑。“别看我们团队中年轻人多,他们吃起苦来可不比我们这些老同志差!”王健琪说到。

坚持终有收获,他们最终在成功克服五大类百余个科研难题后,研制出伤员探测仪、穿墙人员探测仪、单目标(多目标)生命搜寻仪,实现战时伤员搜寻、平时灾害救援的非接触生命探测,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4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已列装军队、公安、消防等国家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近千台,接受了多次野战救护、应急救援、反恐处突行动的实战检验,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百余次突发事件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战场伤员信息有效传输,是战伤救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卢虹冰教授,在医学图像与远程战伤信息获取及传输技术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该系第一个“留洋”博士,卢虹冰教授因留学期间表现优秀,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高薪挽留,但她却毅然拒绝,毫不犹豫返回四医大。她说,“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我决不能辜负军队和学校对我的教育培养。”经过多年刻苦攻关,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三维影像特征的病灶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借助影像实现了“虚拟活检”;创建了新型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开发平台,开发了多个个体化手术设计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CAD系统“找不到”“诊不清”“治不精”“开发慢”的问题,先后研制成功了“无线自组织战伤信息传输系统”、“交互式便携急救ICU集成系统”等军事卫生装备。2013年,其研发的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CAD系统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强军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融合,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相融合,大力推进军事医学研究转型发展,使系全面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系主任王长军说。

作为一个医工交叉学科,之所以在科研领域屡获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学校和该系历届党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和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坚持姓军为战、保障打赢这条“主线”,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问鼎军事医学高峰。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董秀珍、罗二平、王健琪和卢虹冰领衔的四大科研团队,记者发现这样的共同点: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机制激励人才,制度保障人才。

近几年,医工系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按照学校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精英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提出“打造精英人才,引进特殊人才,培养骨干人才,激励青年英才,扶持苗子人才”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系政委赵贽谈到。

去年科室主任公开竞聘中,4名年富力强、学术业务精的优秀科技人才走上了科室主任岗位。

医学电子工程学教研室主任付峰教授,主持的战伤快速检测与适时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获批全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资助经费1400万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等课题12项,发表SC/EI论文56篇,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被评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军队教学成果优秀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物理教研室主任张晓军副教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EI论文18篇,使这个基础教学科室的科研工作有了新起色。

军事医学计量学教研室主任汤池副教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课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4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1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卫生装备教研室副主任申广浩副教授,本科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军队卫生装备研究,多次深入高原边防哨卡开展装备维修、技术保障等为军服务活动,积极从训练场、战场中寻找项目、凝练方向,大胆创新,研发成功了单兵制氧、营房帐篷弥散式制氧等多项部队急需的制供氧装备,成长为该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选送出国留学,到地方高校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学术会议,该系把年轻科技干部推在前台,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铺路搭桥,这是该系培养科技干部的又一大举措。

医学图像学教研室主任尤富生教授,在牛津大学留学的一年时间里,在电阻抗成像研究方面掌握了国际上的最新方法技术,并申请PCT国际专利1项。承担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军队十二五扩试、省部级课题等6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电子学教研室副主任路国华副教授,在英国攻读博士后期间掌握了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关键性技术。承担国家、军队、省部级课题等13项,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西安市青年人才奖各1项。

军队卫生装备学教研室景达讲师,是该系第一个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在骨骼细胞的力学信号和电磁信号转导方面做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被美国“第一届骨骼肌修复与再生年会”评为“年轻研究学者”奖。目前,以第一作者在该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等发表SCI论文16篇,以全军排名第25名的好成绩,被评为2014年度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如今,该系已有20余人先后经过国外和地方高校学习深造,举办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近百次,与耶鲁、哈佛、纽约州立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6名年轻干部赴清华等国内顶尖学府攻读强军计划,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目前,史学涛、张杨、季振宇、谢康宁、吕昊、徐灿华、李宝娟、刘洋等一批年轻力量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生力军”!

一系列人才培养机制的有益探索,使该系形成了以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09”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科研项目等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创新团队,涌现了一批科技自主创新人才:专业技术少将1名,三级以上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7名,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2名,军队院校育才奖19名,副高以上专家教授22名,1人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人分别受到军队、总后、陕西省人才资助,1人担任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8人担任国家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指导的学员参加全国、全军等各类大型创新设计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的好成绩。

如今,这支战斗力十足的人才方队,围绕着实现强军目标和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紧盯国际军事医学前沿,紧贴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需求,紧扣重大医工科技项目,坚持姓军为战、保障打赢,开足马力奔驰于军事医学发展的新征程!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