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在沙漠中开出一条路 沙漠中的筑路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日讯 在自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交汇处,有一群人与风沙为伍,与困苦为朋,要在这大漠之中开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道路叫“京新高速”,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筑路人”。

9月19日,记者来到中建二局京新高速内蒙古项目,深入55公里长的建设沿线,探访这群筑路人的苦乐情怀。

天苍苍、野茫茫,风卷狂沙催人忙

在没有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分几步?

项目书记何开太向记者介绍,主要分三步。第一,需要测绘出道路的标高、走向,相当于在实地画出道路的轮廓;第二,修建临时建筑,实验室、搅拌站、梁场、指挥部、宿舍等,将所有生产生活场所建在工地边上;第三,才是修路、架桥。然而,同样的工程在沙漠中进行,一切都变得格外困难。

在沙漠中开出一条路 沙漠中的筑路人

测量员正在工作。顾超琦摄

茫茫大漠,是首先要攻克的难关,首战大漠从测绘开始。在茫茫大漠中勾勒道路的最初形象并非易事。一眼望去,全是一模一样的沙丘地,连一棵树都没有,不迷路都很难,测量更像是大海捞针。没办法,测量队只能两人一组、扛着红旗进场,将红旗插进地里,看见红旗就能辨别方向。测量点离驻地遥远,测量员们只能带着干粮出工。不管吃什么,不变的“佐料”是硬硬的沙粒。测量员们只能咬着沙粒将干粮咽下肚,吃饱了接着干。

今年春节,27岁的测量员王梨梨是在敖伦布拉格镇上过的。镇上只有两条街,2000多人口,是离项目工地最近的居民聚居区。节日期间,项目只留下三个测量员和一个会做饭的司机。“领导不放心,嘱咐年夜饭做出来一定给他拍张照片看看。”王梨梨说,“我们干到大年二十九,年初二就恢复工作了。”

风沙则是另一个考验。当地有言:“从春刮到冬,四季一场风”。项目上的人说,“不到这里,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沙尘暴。”每年4月到6月,都是阿拉善盟沙尘肆虐的季节。大风卷着沙尘铺天盖地袭来,阻隔所有视线……在项目上,几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提供些风沙来袭时的经验。

沙尘来袭怎么办?“马上停工,就地避风。”项目质量部经理杨成对记者说。

到哪里避?“其实避无可避。就是原地蹲下,用外套护住头脸。”

有用吗?杨成笑了,“其实没用。沙尘无处不在,眼睛里、鼻子里、耳朵里、嘴里……到处都是。拿外套蒙一蒙,总有心理安慰嘛!”

二工区经理李寅甫教了个窍门,“嘴里的沙子吐不干净,就喝口水咽下去。”为什么不吐出来?李寅甫笑而不答。

第二天,记者就遭遇了一场沙尘天气。大风吹来,地面上的沙尘腾空而起,整个大地都像是在冒烟。接着大风卷着沙尘袭来,沙粒打在脸上身上“沙沙”作响。暴露在表面的皮肤早就布满沙粒,沙粒还会钻进领口、袖口,粘在一切空气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记者吐不干净沙粒,含了口水想吐出来,却发现只能咽下去。张口的瞬间,可能又会灌上满口沙。

这算是什么等级的沙尘?何开太摆摆手,“小意思。真正的沙尘暴来了,你一步都迈不开,什么都看不见,喘气都困难。”

适应了在风沙中作业,克服了大漠缺水少电无法通讯的困难,特殊的工程要求和流沙地质又是新的“拦路虎”。工期十分紧张,一年中有半年冬休无法动工,两年半的工期中实际有效施工时间仅有13个月;工程结构多样、分布面广,平均每隔360米就有一座桥梁或涵洞,年轻人称之为“筑路百科书”;地质条件复杂,特殊的风积沙路基含水量不达标,而在看不见的地下,流沙层又是难以攻克的难点……

采访李寅甫时,他心里还惦记着那根打不下去的桥梁桩基。“正常一天就够用了,但这根桩我们打了15天!”李寅甫叹气,“流沙层就像漏斗一样,下探的旋挖机一拔出来,沙子瞬间就能将空洞填满。”最难的是,挡住了一个流沙层,却还有下一个,桩基必须“步步为营”。

对付沙子,水是关键。在风积沙的基础上压实路基,沙子必须有足够的含水量。沙漠里“水比油贵”,他们像农田灌溉一样在路面上挖水道回路,让珍贵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一到下雨,就是整个工地大干的时候,所有机械、人员倾巢出动,抢雨水、赶进度。李寅甫笑着说,“下雨就是下钱啊!”

沙漠、气候、地质……靠着坚韧不拔,一只只“拦路虎”在筑路人面前变成了“纸老虎”。

离开的人留下的人

戈壁滩、沙尘暴,缺水缺电没信号……面对非常恶劣的施工环境,许多人萌生去意。

5月11日,苏祥明带着20几个工人进场,正赶上狂风和沙尘肆虐的季节。在沙漠中搭起帐篷,睡了一宿醒来,发现帐篷早被大风掀翻,身上行李上厚厚一层沙粒;正干着活,沙尘暴来了,铺天盖地的沙尘将人重重包裹,工人们害怕得抱头跑;沙漠里特有的小虫子能往头发里钻,咬得人又疼又痒;工程进度不容延误,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只一个星期,工人就走了十几个。老苏带着工友干活有25年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丧气、难过,却不认输。“我劝他们,你到哪干都能拿到这个工钱,但这个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我们得有责任感、荣誉感。你走了,就是当逃兵,就是被困难吓倒了。”老苏说,“人家牧民能在这过一辈子,我们怎么就不行?!”

条件恶劣、沙尘唬人。包括老苏的队伍,整个项目陆陆续续了走五六百名工人。有些管理人员也承受不了压力,要求调工作或者干脆辞职,还有刚毕业的学生在项目住了一宿,第二天拎包就走。

对要求调离的同事,一工区经理张卫兵表示理解。生活上的困难他能克服,但生产上的困难真让人上火。项目地处沙漠,各种资源组织尤为困难,面对工期的死要求,张卫兵急得眼睛通红、彻夜不眠。“干不下去”的想法几次萌生,又被他按了下去。实在憋闷,就在下班后和同事喝点小酒,几条汉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眼眶就都湿了。“我掉过一次眼泪,那是最难的时候。”张卫兵感慨地说,“这要是自己家的活,我早就不干了!”

在沙漠中开出一条路 沙漠中的筑路人

项目工地一角。段玉栋摄

带着这些情况去问项目执行经理赵鹏怎么看,他想了想说,“我们是带着使命来的。”

是的。这终究不是谁个人的事,而是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京新高速的贯通,能为中国北部进入新疆辟出一条最快捷的大通道,从天津港至荷兰鹿特丹港也将拥有最为快捷的亚欧大陆桥。正是为了这项大事业,张卫兵仍在工地上忙活,和他一样的许多人留下来了,还有更多人朝着项目奔来了。

1993年出生的王宽宽是今年新毕业的学生,他一到敖伦布拉格镇就傻了眼。镇上只有两条街,处处都显示着荒凉,而项目还在七八十公里外的沙漠深处。恰在此时,妈妈打来电话,王宽宽忍住心中的失落专挑好听的说,“天很蓝,云很白,小镇很安静……”

裴晓惠今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原本可以做一名教师,但她却拎着行李和未婚夫于磊一起来到了戈壁沙漠,在项目上做了办公室科员。于磊本不同意她转行,“她不是工程专业,不了解工地上有多艰苦。”但裴晓惠态度坚决,“就是因为艰苦我才来,两个人在一起,再苦也不怕。”她告诉记者,项目上有好几对准夫妻,明年他们会举办集体沙漠婚礼。

如今,于磊和裴晓惠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在项目上;王宽宽适应了环境,对记者说,“新来的大厨手艺不错,一切都好。”;苏祥明的队伍越来越大,手底下已有一百四五十号人,被他劝服留下的工友有时会说,幸亏挺住了,回过头去看,困难也就那么回事儿……苦也好,难也罢,筑路人将它们时常挂在嘴上,却从未真正放在心里。对他们来说,苦和难只是需要攻克的一道障碍、必须翻越的一座山峰。

家远路长 情谊更长

裴晓惠把工区宿舍把头的一间叫做“家”。高低床、简易衣柜、折叠饭桌,是这个家里的主要陈设,门外的脸盆里是于磊养的几只小乌龟。“于磊爱吃饺子,有空我就包给他吃。”裴晓惠一脸幸福。

他们把家安在了项目,但对更多人来说,家在可望不可即的远方,那里有父母、妻子、丈夫、孩子……是身在大漠的人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王宽宽还是向妈妈如实说了环境的恶劣。妈妈问能坚持吗?他说能。“能坚持就行。”妈妈说。

张卫兵向记者抱怨大漠中的信号不好,用手机与儿子视频,画面模糊不清。“真想抱抱他。”

11月底,杨成就要做爸爸了,妻子怀孕期间他都在项目上。“等孩子长大了,我要带他(她)去看我干过的工程,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

工区财务总监刘莉琼在儿子高考的关键阶段来到项目,又错过了送孩子去大学报到的机会。儿子抱怨“我什么都不缺,就缺母爱。”她温和地说,“孩子都习惯了。”

二工区工程部经理王晓晓1月份离开家时,孩子才两个月大,到现在都不认识爸爸。“没办法,我们干工程的,走到哪,就得把哪当成家。”

项目执行经理赵鹏的家在广东,大半年没回家看上一眼,头疼时常发作也没空检查,心里还惦记着员工。“等项目结束了,我要带着大伙去旅游,好好看看内蒙古。”……

大多数员工进入大漠就没有请假一天,哪怕是10月份就要冬休,工人们停工可以回家,但项目员工还要做资料整理、数据核算,仍旧离不开。

虽家远路长,但项目与牧民之间的情谊同样温暖。施工会临时占用草场,项目部与每家牧民详细商谈。有的牧民心怀抵触,他们就去牧民家里洗衣、做饭、聊天、谈心。渐渐的,涌动的情谊融化了一切。一次深夜,协调办主任王殿臣从牧民家里出来就迷了路。不辨方向,没有信号,网络不畅,电话打不出去,导航无法定位。深夜在沙漠中迷失,搞不好半截车子都能埋进沙里!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刚才那户牧民竟驾车来了。“是不是迷路了?我带你们出去!”原来,牧民发现家门前的岔路口多了一个新车辙,担心他们走错路,赶紧顺着车辙追过来。如今,工地遇到难题,有熟悉情况的牧民帮着出主意;还常有牧民电话邀约,“家里杀羊了,来喝酒!”

在沙漠中开出一条路 沙漠中的筑路人

项目首片箱梁吊装瞬间。段玉栋摄

项目也在努力回馈着这片土地。得知当地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学用品缺乏,项目为当地小学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罕见的暴雨冰雹来袭,他们及时派出施工机械排除险情,解救被困牧民……哈达是蒙古族表达感谢、欢迎之情最诚挚的礼物,牧民们亲手将哈达赠送到项目上。在这片大漠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显珍贵。

“缺水缺电不缺精神,风大沙大信心更大”。书写着鼓劲话语的硕大字牌依次矗立在茫茫沙漠中,好像就是这群人呐喊出来的声音。经理、书记、工程师、质检员、测绘员、司机、工人、厨师、保洁员、锅炉工……在中建二局京新高速内蒙项目的战线上,每一个筑路人都不是以此时此刻的眼光看待面临的困苦,在他们心中有一个更远的时间点,那是不久的将来,京新高速建成通车的时刻。“到那时候,再想想现在吃的苦、遭的罪,又算得了什么?”张卫兵说。(记者 栾笑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