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老支书的家园情

——记路局优秀党务工作者、南平工务段光泽车间党支部书记张明祥

支部是我们党最具广泛性、重要性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书记就是这个基层组织的核心与“灵魂”,支书干工作是否有章法和创意、是否有激情和担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在铁路星罗棋布的基层党支部里,支部书记们有着怎样的情怀与作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我们找寻着、呼唤着,将目光停留在南平工务段有着29年党龄的老支书张明祥身上。

这名年近六旬即将退休的老铁路,有着怎样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浓郁的家园情怀?作为铁路基层老支书,凭借怎样的作为和魅力赢得职工群众的认可与信服?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近张明祥,领略一位铁路基层普通党务工作者闪光的品质。

干部扑下身子干,职工不会叉腰看。带领职工打胜仗、攻坚克难解顽症:老铁路有担当

南平工务段党委书记陈庸斌,是艘“潜水艇”,善于沉到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

2011年2月份,春运鏖战正酣。陈庸斌在光泽线路车间和顺巡养站辖内徒步检查,发现线路质量不理想,经过业务科室全面诊断,将和顺巡养站列为不放心班组。段里调整了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55岁的检控车间党支部书记张明祥和30岁出头的邵武线路车间副主任林玉应临危受命:“南平工务段就是大家庭,家里有了难事急事,党员干部就要有担当!”这句话,是老张的口头禅。

打翻身仗,从哪里做突破口?张明祥跟林玉应达成共识:和顺巡养站在全车间线路基础最好,如果和顺巡养站线路质量不“和顺”,其他工区就会拿来“说事”;只有和顺干得漂漂亮亮,其他工区才会顺顺溜溜。

两个人到和顺巡养站开动员会,老张说得话非常给力:世上没有救世主,打翻身仗要靠自己多流汗,和顺巡养站一个礼拜必须摘掉“不放心班组”的帽子!

车间把和顺巡养站的线路分成三段,机工队、本班组各三公里,莫口巡养站两公里,一个礼拜后看谁干得最漂亮。张明祥和林玉应给车间干部立规矩:下现场一律穿解放鞋、一律带水壶和手套,干部扑下身子干,职工就不会直着腰杆看!他和车间干部把现场当成办公桌,每天早出晚归,饿了就啃面包饼干,渴了就喝山泉水,带领职工“5+2”“8+1.5”,线路质量一天变个样,三天大变样。当月轨检车跑完,和顺巡养站消灭三级分,线路质量跻身全段65个班组前三甲,首战就打了个漂亮仗。

张明祥曾经担任过线路工、班组长和党委助理员、车间主任等职务,也曾经主任书记“一肩挑”。丰富的阅历、基层的淬火、实践的锻打,让他成为既有担当、又有章法的多面手。

在西陇巡养站,流传着张明祥让职工“一拨楞三回”的故事。西陇辖内有17条曲线,其中小半径曲线就多达12条,线路养护难度大,工长拨道水平欠火候,职工汗没少流、力没少出,但线路质量就是上不去,连续出Ⅲ级。班组职工泄了气:曲线半径这么小,三级分就是娘胎里带来的,没办法消除!

“你得有章法,章法不对头,累死也白搭!”老张对垂头丧气的工长说道。他主动请缨去西陇带班,每天带领职工起早贪黑地拨道。

西陇有条小半径曲线,拨过很多次,想了很多招,就是搞不定:刚拨完是好的,过一两天旧病复发。老张一测量:现场正矢比计划正矢大13毫米,按照惯例是要往下压拨道量的,让大家发愣的是:老张居然反弹琵琶,拨道量往上走。

“张书记,这就是你的所谓‘章法’?”面对职工的质疑,老张嘿嘿一笑:等着瞧好吧!拨完后过第一趟车,大家第二次愣了:曲线非常平顺。一个多月后,大家第三次发愣:曲线仍然非常平顺。“老太婆去菜场买菜,要多给她一小把,这条曲线反弹琵琶就是这个道理了!”老张的点拨让大家茅塞顿开。

“一拨楞三回”后,职工心服口服、干劲高涨。老张带领职工短短四天时间拨了14条曲线,最快纪录是一小时拨了三条曲线,而且拨过的曲线非常漂亮。短短三个月时间,西陇工区轨检车成绩大幅度提高,职工每月奖金水涨船高,大家的精气神自然好了许多。

在几个月后的一次轨检车检查中,光泽线路车间消灭三级分,线路质量全优,职工一个季度拿到的奖金相当于以往全年的总和,在全段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南平工务段沿线依山傍水、高堤深堑,桥隧曲线多、线路养护难度大,具有典型的山区铁路特点。段党委找准着力点,深入开展创建党员优质设备品牌活动,按照有党员的班组必有创优设备、无党员的班组由支部委员与职工共同创建的原则设置创优设备。

有的支部挑选质量过硬的设备作为创优对象,老张打心眼里不认同这种做法:创优创优,重在一个创字,又不是选优。在支委会上,老张提出了创优的章法:“党员要有担当,要把每个班组难度最大、病害最重的设备拿出来创优。最难的设备顶呱呱,其他设备就不会乱糟糟!”

第一次创优设备平推,光泽线路车间党支部取得开门红、包揽前三名。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光泽车间党支部创优设备在全段200多件创优设备中名列前茅。老张的话得到验证:选择最难的设备来创优,职工群众信服,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各班组消灭大批惯性病害,设备整体质量大幅度提高。

华桥线路工区工长吴德炳一向因业务精湛有些小傲娇,甚至公开质疑过“老张也懂业务?”三道到发线的缓和曲线,外大大得吓人,里小又小得吓人,吴德炳拨了无数次,每次拨完最多“撑”三五天便旧病复发。党员创优活动发令枪响后,张明祥憋足了劲儿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领职工首战以失败告终,随后重新拉弦线计算起终点,延长3.28米,让这条曲线华丽转身,拨道三个月后仍然非常漂亮。吴德炳心服口服,“道岔谢敏聪称王,曲线要数张明祥最强”在全段不胫而走!

老张办事讲章法,但也有“蛮干”的时候。

突然有天早上,老张发现自己居然无法动弹,连床都起不来,腰杆疼得用不上力。左边挣一下,起不来;右边挣一下,仍然起不来。一点点挪到床边,两腿耷拉到床沿下,攒了三五分钟的劲儿,总算站了起来。

张明祥晓得自己的老腰出了“严重病害”,需要“大修”,但当时管内线路正值大修,大型机械化养路设备对管内线路全面检修,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张明祥舍不得请假去医院,每天硬撑着赶到现场。

说也奇怪,老张的腰杆躺着疼、坐着疼,而且躺下或坐下就很难再起来,可一旦走起路来就有缓解。所以,老张到了现场,尽可能地或站或走,即使坐下小憩,也尽量找棵小树,起身时好借力。

终于有一天,老张彻底站不起来了,这才到医院“大修”。诊断结果:骨质增生。医生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动手术,而且是大手术!老张的脑袋摇得像波浪鼓:你们不是有微创手术吗?一个礼拜可以出院的那种,我就是冲着微创手术才慕名来你们医院的!

最终,亲属请院长出马,成功说服张明祥放弃开药回家保守治疗的想法,在医院做了近五个小时的手术,切除两块核桃大小的增生。手术第五天,张明祥就闹着拆线、出院。

出院第九天,把休息三个月的医嘱往抽屉里一塞,张明祥把老伴儿从上饶接到光泽当后勤部长,自己则风风火火投入到火热的大修现场。

克服等靠要,自己动手干。让家园美起来、让职工的小日子滋润起来:老支书有创意

池塘里荷叶掩映、鱼儿畅游,岸边垂柳摇曳、竹林婆娑。开心农场里,红艳艳的朝天椒、圆滚滚的西葫芦、绿油油的小青菜等十多种蔬菜长势正旺,枇杷树果香飘溢,葡萄园枝蔓横生,竹林里鸡肥鸭壮。金秋时节,大源村巡养站这一派休闲农庄风光,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这个休闲农庄范儿十足的大源村,在几年前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院子里垃圾成山、杂草疯长、鸡粪遍地,刮大风时垃圾漫天飞,下大雨时脏水遍地流。职工下班后就是喝酒打牌,宿舍里更是“进不去人”:脸盆里装满烟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方便面盒子摞老高,倒下来了就一脚踢出门。凳子上布满灰尘和脏东西,坐下去再起来,凳子恨不得粘在屁股上带起来。

面对基础弱、环境差、人心散的实际情况,南平工务段经过充分调研,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安居乐业、育人兴企为目标,开启了家园文化建设的厚重帷幕。

家园文化建设如一粒火种,让张明祥激情燃烧,但建家当初, 部分班组职工认为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后还要花一两个小时去建家,累!再说工务大老粗,没必要那么“讲究”。

老张也不多说,把最脏最乱最差的大源村作为建家突破口。职工白天去作业,他一个人甩开膀子在工区干,开荒、种菜、施肥、锄草、清垃圾。职工下班回来,洗完澡叼着烟看老张干活,老张边干边说:我老头子再有几年就回家带外孙,工区建设好了,受益的还是大家!工区点点滴滴的变化,张书记不图回报的付出,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让越来越多的职工下班后放下作业机具,抄起铁锨锄头加入到老张的劳作中。

老张眼里都是活儿,也很会干活,是干部职工公认的能人。但他也有不会干的活儿:电焊。职工种下丝瓜、南瓜、豆角后,老张就琢磨着用废钢轨和拉杆焊个瓜架。到外面一打听,要大几千块钱。老张舍不得,从车间拉去电焊机,边焊边学、边学边焊。因为要一只手固定拉杆,另一只手拿焊枪,没办法拿面罩,只好戴副墨镜做防护。整整两个下午的忙碌,20来平米的瓜架大功告成。老张的胳膊被飞溅的焊花烫伤好几处,眼睛又红又肿又痛,连续几天不停地流眼泪水。

老张自学成为“焊将”后更加闲不住:总计300来平米的八个果棚瓜架,各班组晾衣架、停车雨棚、铁门和休闲桌椅等等,这些铁味十足、让人眼前发亮、脑洞大开的作品,都是老张用废旧料具焊接成的。

在工区职工的手机里,记者看到过这样一幅图片:老张正在和职工抬石头,这块石头是要弄回工区做文化石的。石大杠沉,路窄坡陡,老张牙关紧咬,脸部肌肉扭曲,额头汗珠密布。

这可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啊。

建设家园文化,老张真的够拼,记者了解到的一件小事足以为证:有一次,张明祥正在大源村工区的菜地里,挥动大铁锤砸碎大石头,然后把小石块搬到远处。这无疑是个重体力活,被雨水淋湿的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汗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水珠不时从鼻尖滴落。这一幕,恰巧被前来走基层的党委书记陈庸斌和工会主席李雪松尽收眼底,两人赶紧上前帮忙。收工后,老张抄起地上的皮水管就是一通狂饮。陈庸斌心疼地批评道:“我说老张,你就不能等雨停了再干?也不差这一下嘛!”

“哎呀,刚开始雨很小,想着赶紧干完算了,没想到雨越下越大。既然淋湿了,就干脆弄完!”毕竟是年近六旬的人了,当天晚上,老张就感冒、发烧,多亏身体底子好,喝过几包药很快就康复了。

在建家中,上山背苗木、扛枕木、抬钢轨、挑泥巴、清垃圾、挖树坑,老张凡事亲力亲为。渐渐地,抽时间到班组“下地干活”,成为车间支委班子的常态。大家把裤腿卷起来、袖子捋起来,边干活边聊天,其乐融融。

干部冲在前,职工自然不落后:有的担心刚种下去的树不能成活,到晚上十点多还给树浇一道水;有的担心刚硬化的水泥路面和砌好的挡墙等裂缝,中午、傍晚休息时间都用来洒水养生。

铁关村有机车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三百多立方煤渣,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利用休息时间把煤渣清掉,又嘿呦嘿呦喊着号子抬来废弃水泥枕做好围栏,硬是把这块地方开发成了菜园,每天干得腰酸背痛,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在张明祥手把手的指导下,大源村职工用木枕打底、拉杆做桩,卷尺不离身、锯子锯不停,做出来的篱笆高矮一致、紧凑密实、笔直顺溜,很是养眼。其他班组职工前来观摩后受到触动,把各自班组不起眼的篱笆墙硬是做成了一道道风景。

在车间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大源村、铁关村、西陇、园岱等四个曾经的烂摊子、丑小鸭,出落得越来越漂亮,被全段干部职工称为家园文化的“四小天鹅”。班组的颜值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吸引附近村庄不少年轻人前来拍婚纱照,当地很多乡村负责人纷纷慕名前来观摩取经,兄弟站段更是纷至沓来。“建得这么漂亮,肯定花了很多钱吧?”不管路内路外,这是观摩者问得最多的问题。

“铁关村200元买桃树苗,大源村花了800多块钱请挖掘机挖鱼塘,西陇花了点钱买水泥沙子!”几个班组长的回答让来访者惊讶不已,继而佩服不已。

建设家园这么大的摊子,不靠砸钱靠什么?老张哈哈一笑:除了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外,创意取胜是王道!

走进“四小天鹅”,创意无处不在:大源村是休闲农庄型,铁关村走得是生态园林的路子:竹林、桃林、樟树林和洛神花林、芭蕉走廊错落有致、别有美感;园岱则是田园风光范儿,穿过百日草、雏菊花走廊进入工区,玉米、地瓜和各种蔬菜整齐有序,品种丰富;西陇则是复式生态款。从大门口的观景台往里走,拾级而上,文化石、小凉亭等等,犹如复式别墅般,每一层都有让人眼前发亮的作品。

“这些创意、作品都是我的心头肉,几乎没花钱!”老张扳着手指头给我们晒起了他的作品:

动脑筋、花力气最多的创意是西陇班组的观景平台:班组门口前方有个两百来立方大的土山包,出入很不方便。老张带领职工愚公移山,挖掉一吨多重的大树兜,蚂蚁搬家般推平小山包,停两部汽车都绰绰有余。职工出门就能看见远处青山如黛,白云飘飘,心情豁然开朗。老张琢磨着制作安全护栏,否定三个方案后,确定用拆除废弃猪圈、厨房的片石打底,用废旧枕木到砖厂换来两车红砖,砌成一圈城墙垛口式样的防护栏,砖缝之间涂黑漆,更给防护栏增添了几分古朴。老张又在观景平台前开发出迎客松、小盆景,右边开发出竹林和板栗林,职工闲来无事坐在城墙垛口或极目远眺,或喝茶聊天,不失为一种享受。

“含金量”最高的创意是用废弃钢轨和拉杆焊接成的组合健身器材:集单双杠、云梯和正反俯卧撑于一体,巧妙的创意、自己动手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路局工会专门给南平工务段拨款两万元予以奖励,段里用这笔钱给大源村班组每个房间配了台新彩电;

获得点赞最多的是每个班组里废弃钢轨和拉杆焊接成的露天桌椅;

最得意的是西陇工区用49张A四纸拼图后制作而成的两平米见方的“家”字……

在建家中,老张既是创意十足的设计师、又是统筹协调的总调度。在他的协调下,各班组之间互相支援、相亲相爱:铁关村职工满河滩找来文化石,吭哧吭哧抬上车送到兄弟班组;铁关村和西陇班组挖来杨梅和枇杷树支援大源村;大源村又把樟树送给铁关村,华桥和大禾山班组则为兄弟班组提供废旧拉杆……

光泽车间党支部家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为全段打标立样的作用,段党委连续两年在光泽车间召开现场会。截至目前,全段已完成98个车间班组的标准化整修,建成21个家园文化示范班组和标杆工区。

你把职工当亲人,职工就不会拿你当外人。为职工排忧解难,让活力竞相迸发:老大哥有情怀

干部职工对张明祥的评价归纳起来有三个“好”——好书记、好朋友、好兄长。这三个“好”道出了职工对这位“党代表”的信服与情谊。如何做到这一点?张明祥实话实说:“你把职工当亲人,职工就不会拿你当外人”。

职工周某特别喜欢喝酒,喝完酒嗓门大、胆子大、动作大,有一次酒后竟然威胁要拿石头砸车间主任。老张手一指:“你石头落下来肯定后悔,信不信?”

“张哥,我要调动,他不让!”

“叫张叔都没用。你拿石头打领导,哪个工长敢要你?这样,你自己去找,有哪个工长要你,我肯定放!”

周某找了一圈,没人愿意要他,又蔫头耷脑找到张明祥。张明祥给他下任务:“你早晚会让酒毁掉。先戒酒!”老张又找到周某的家属,嘱咐她把周某的工资卡收好,每个月给他一定的生活费。表现好、不喝酒的话,可以多给100元。老张还安排周某住在工长隔壁,接受工长监督。

老周戒酒成功,整个人精神多了,还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清清爽爽,拉着“张哥”到自己房间喝茶。老张很认真地对周某说:“你勇于改变自己,值得尊重,我今后不叫你名字了,要叫你‘周师傅’呢。”

周某觉得自己好像年轻了十多岁,浑身是劲儿。

人心有时候就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棍也撬不开它。而理解与关怀,恰似一只精巧对路的钥匙,能够打开紧锁的心扉。

“张书记是我老大哥,我服他、我也认他!” 铁关村工长陈玉兵毫不掩饰自己对老张的敬佩。但就在几年前,他曾经对老张一肚子意见。

铁关村自划入光泽线路车间后,因地处偏远,成为职工最不愿意去的工区。2011年,在园岱干班长的陈玉兵被车间调到铁关村当工长,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经过老张的动员,陈玉兵来到铁关村:我可是干一两年就要回去啊!

结果陈玉兵仅待了一两个礼拜就熬不下去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个把月才能回一趟家,“待在这里,好好的家早晚要散了”。再加上四周全是一人多高的茅草和成堆的垃圾,晚上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陈玉兵更加心烦意乱,脾气越来越暴躁,天天都有发不完的火。

有天晚上,陈玉兵在电话里粗门大嗓对老婆说:这鬼地方没法呆。明天我就去车间找老张,回园岱!

“不用找,我送上门来了,来陪你一起喂蚊子”!老张在门口笑眯眯说道。

那天晚上,两个人面对面聊了许久,从此,老张经常来陪陈玉兵“喂蚊子”、谈心。书记的关心就是最好的“除霜剂”“去火王”,陈玉兵的火气和怨气渐渐消解。

有一次,老张到铁关村检查,看到带班的是班长,一问才知道是工长身体不舒服。

他马上跑到工区去看陈玉兵,陈玉兵正躺在床上,一摸额头,烫得吓人,连忙让他去镇上的诊所看医生,还买来东西看他。陈玉兵心里热乎乎的,更加坚定了扎根铁关村的决心。经过努力,铁关村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的小日子越来越滋润,原先成天嚷嚷着闹调动的职工,都铁了心扎根铁关村。大学生崔常勋,去年六月份从高铁精调队调到铁关村当班长,他和另外两名高职生很快就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小日子过得平淡却滋润:“前辈们把这里建设得这么好,我们年轻人要扎下根来,把铁关村建得更漂亮、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把日子过得更惬意!”

工作上的事,老张管;生活中的事,老张也管:“日子不过好,工作肯定孬”!

光泽有20来名退休职工遗孀,芝麻大点事就上访,老张决定管一管。经过走访,他觉得让老人家们有事情做、乐呵起来,是减少上访的关键。退休点里的凳子坐上去会“唱歌”,墙皮大块剥落,日光灯亮度不足等等,老张一一解决,原先老旧的“雪花”牌电视也换成大的、好的电视,水泥地铺上防滑、美观的地砖。退休点里逐渐热闹起来,老人家们吃过饭打牌、看电视、聊家常。大家眼神普遍不好,喜欢把牌凑到眼前,然后用手指蘸口水看牌、出牌,扑克没多久就蓬松起来。老张去搞批发,100副扑克背回来:敞开打!桌子由原来的一张增加到四张,每天去晚了没有座位,不少老人就连打瞌睡都要到退休点来呢。

老人家们在退休点里玩儿得不亦乐乎,其他地方的退休职工遗孀召集去段里上访,大家都摇头:没空!再说有什么政策老张会通知,没政策就是睡在段大门口也没用。

“有困难找老张,老张不让你失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在光泽车间职工家属中流传开来。铁关村劳务工黄组建对这句话却并非完全赞同:有困难不用找,老张主动把你帮!

铁关村劳务工黄组建患有青光眼,家里六口人靠他一个人支撑,还有七亩田需要他照看,工区、家里两头跑。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舍不得花钱去做手术治疗,就这么一天天硬撑着。

老张不晓得怎么知道了黄组建的情况,主动去做黄组建的思想工作:现在不手术,将来失明怎么办?他让工区减少黄组建的工作量,让他腾出时间去做手术;手术后,老张让工长买上一堆水果到医院去看望他、开导他、鼓励他。为了多挣点钱,黄组建出院后提前上班,老张叮嘱工长尽量给他安排劳动强度小的作业,还让职工帮忙分担:“大家都是兄弟,拉一把。力气用了很快就能长出来嘛!”

老张拿劳务工当自己的职工、当兄弟朋友看待,劳务工也不拿他当外人。车间四个工区建设家园文化,上山挖树砍竹、下地移花挖土、入河寻石采沙,附近的村民们毫不阻拦,有的劳务工还从家里拿来板车、推车、土箕等无偿借给工区。

铁关村劳务工梁贤秋生活比较节俭,是村民眼里的“小气人”。可就是这个小气人,居然干了件非常大气的事:他说服家里人同意,把自家院子里即将挂果的四棵杨梅树移植到工区来,还找亲戚朋友要来廉价实用的树种,为车间、工区节省一大笔开支。村民觉得奇怪,梁贤秋眼皮一翻:张书记是好人,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的书记,他建家我是支持的!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是张明祥最喜欢的歌曲,没事儿就会轻声哼唱几句。

一颗种子,很小很小,但它植入泥土,就会生长出一片繁花,一片庄稼,一片树木,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张明祥不就是这样一颗金灿灿的种子吗?他有担当、有创意、有情怀,他把对铁路事业的挚爱、对企业的家园情怀和对职工的关爱,深深地播撒在淳朴善良的职工心中,让职工感受温暖、汲取力量、迸发热情。

我们期盼着,这样的“种子”越来越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