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小狐啾啾 | 有巴黎、却没有黎巴嫩:西方媒体霸权的选择性遗忘

作者:吴硕 谢灵子

导语:同为遭受ISIS袭击的国家:巴黎事出,掀起社交网络的祈福哀悼之风;前一日黎巴嫩遭受最严重的自杀式爆炸袭击,却几乎无人于社交网络奔走相告。究竟是世界习惯了中东地区的苦难,还是媒体霸权的微妙折射?

小狐啾啾 | 有巴黎、却没有黎巴嫩:西方媒体霸权的选择性遗忘

11月13日晚,ISIS组织袭击法国巴黎市区并蓄意制造了一系列枪击爆炸事件,造成197人死亡。第二天,无论是世界性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朋友圈,都被类似“为巴黎祈福”的状态刷屏,一天之内似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巴黎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面,集体为身处巴黎的遇难者哀悼。

小狐啾啾 | 有巴黎、却没有黎巴嫩:西方媒体霸权的选择性遗忘

然而,就在巴黎恐怖袭击案发生的前一天,即11月12日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也同样遭到了ISIS组织的攻击,遭遇 25年来最严重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死伤人数达200人以上。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同个时间段,在社交媒体上基本捕捉不到任何对黎巴嫩之殇的悲悯痕迹,全世界共同“漠视”了这个充斥着太多战难的中东国家。

除了社交媒体,传统权威媒体对两起遇难世界的报道也有天壤之别。

小狐啾啾 | 有巴黎、却没有黎巴嫩:西方媒体霸权的选择性遗忘

(图为针对灾难中的巴黎,Facebook启用了“平安信使”(Safety Check)的功能)

自13号之后,许多国外新闻网站首页都是关于全球各地为法国巴黎遇难者默哀、祈祷的报道,中国各大媒体的头条几乎都出现过对法国巴黎枪击爆炸案的报道,虽然没有表现出与外媒一样的高敏感度和关注度。

然而,黎巴嫩的相关消息却无法在媒体网站的首页上找到。美国CNN在13号发表了文章《为什么ISIS的目标是黎巴嫩》之后就再没有关于黎巴嫩的任何消息。无论是篇幅,还是相关消息的更新频率,媒体对这两起遇难事件的报道都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媒体在报道法国巴黎时往往会偏向于描述类文章,报道黎巴嫩的恐怖袭击事件往往更像发布新闻通稿。

后来,两起遇难事件的被区别化对待逐渐被网友发现。

从各大国外媒体报道的网友评论上看,仍有一些欧洲网民较为关心黎巴嫩等地发生的恐怖袭击,并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甚至有不少网友不满或质疑一些媒体报道的出发点和选择性。有网友呼喊,“难道法国人的生命就比其他人高贵吗”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曾表示,像发生在法国巴黎的这种恐怖袭击,几乎每天都在叙利亚的境内上演。然而,与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相比,无论黎巴嫩还是叙利亚都无法吸引更多世界性媒体的关注。

那么,究竟是世界已经习惯了中东地区的苦难,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作梗?

媒体霸权主义

可以看到,世界几大主流媒体如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BBC等均分布在欧美地区,这些媒体几乎垄断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资源,并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鼓动下,依赖于强大的媒介技术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实现了西方文化强势和话语强权的全球化统治。

小狐啾啾 | 有巴黎、却没有黎巴嫩:西方媒体霸权的选择性遗忘

自从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他们除了以枪炮等暴力形式进行霸权统治之外,还利用文化软实力企图改造世界的文化格局。而媒体由于与生俱来的依附性权力、生产性权力及资源性权力而成为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的实用工具。当西方媒体霸权实现了全球性渗透之后,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媒体的文化软控制也逐渐凸显出来。

法国巴黎和黎巴嫩贝鲁特,一个是全球经济发达城市、一个是处于第三世界行列的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是代表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城市,一个是只因“战乱”被知悉的落后地方。因此,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呈现出对巴黎遇难的大力报道和持续关注,而对于国际影响力微弱的黎巴嫩,却选择了“遗忘”。

媒体霸权对社交媒体的渗透

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霸权的微妙之处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能够形成某种一致认同的共识和常识。媒体能够通过议程设置、框架建构、话语叙述等方式强化社会大众对某个事件的认识,从而形成共同的社会认知。因此,当媒体选择了巴黎,也意味着大众的聚焦点将集中在哪里。而社交媒体作为公众活跃的平台,必然地成为“为巴黎祈福”的线上公共场域。

尽管如此,当互联网为信息的分流与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到大众不再是被媒体霸权操控的“乌合之众”。正如一欧美网友所说的,“法国巴黎和黎巴嫩发生的事情我都知道,我只能祈祷整个世界的和平,并慰藉所有的遇难者们。”

参考文献:

李新,《英美主流媒体话语霸权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金苗,《媒介霸权论理论溯源、权力构成与现实向度》,当代传播,2010年第5期。

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月。

编辑:刘惠芳

运营:杜凯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狐说】,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名称 “狐说”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取海内外新媒体动态观察与分析。

狐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师生的专业学习互动平台。2014年11月成立,2015年6月第二次改版,并在荆楚网东湖社区同步上线。关注海内外新媒体,用独家翻译和原创评析打造兼具深度和趣味的知识社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