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导语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杨时旸写了篇洗地文章叫《阿里给的生路是谁走好谁不送》,有点意思。反复看了两遍之后,觉得此人洗地技术也是有限。血在地上他擦墙,墙皮不防水,反掉自己一身灰。他说,给职业编剧一两百万改一稿大纲,都得跪舔。那么问题来了,我出一两百万,请你给我家养的猪配种,你干不干?在钱可以买到一切的思维逻辑下,所有东西都有价格,这是最丑恶的资本逻辑。

资本的逻辑根本上就是将人的差异性与个体化进行标准化同质化处理,把人的创造力叫做人力资本,所有人都是金钱构建的系统之下的干电池,仿佛《黑客帝国》里的机器人统治人类世界的方式。在这个逻辑下,这位杨老师也是有价的,不过一定不高,因为他觉得所有义愤发声的编剧们似乎如此没见过钱,这么点钱就可以收买。我倒是要问问,您见过几立方米的现金,几立方米的金条,或者银行存款单上多少个零,才能臆想出个一两百万。而且,这种臆想仅仅是臆想,因为凡是没钱的,都说钱不是事儿,都拿着虚妄的数字去打比方,因为说说而已嘛。我倒是盼望着,阿里徐副总裁能用钱来砸一砸我们编剧,让我们看看,什么叫为了影视业的未来挥金如土。你先把钱砸出来,我们再看卖不卖。听明白了吗?就是卖,那也得是自愿的。而不是“给你们一条生路”,我擦,这潜台词就是你们不卖就去死吧。这可不是土豪了,这是土匪。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杨还说,编剧集体发声是小知识分子对自我存在感的焦虑。我又呵呵了,存在感,什么鬼?拆一下这句话,小知识分子,那么谁大呢?这话里又是徐远翔的口气。潜台词是:就你们,算什么东西。别说是小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亦或是小子,屁民。不认不识谁上来说一句给你条生路,这就是叫板插架,骨子里透着鄙薄。编剧集体发声,又被定义为小知识分子,还是资本逻辑:知识分子在金钱面前是可以被掰弯的,尤其是小知识分子。对不起,出来说话的都是直的,跟洗地的姿势不同,要跪着撅起来。至于焦虑,编剧谁都有,焦虑什么?这个行业的未来,别被有两个臭钱的傻逼毁了。如果说批评和集体发声是换存在感,那你丫出来主动洗地是不是也是换存在感?

他又谈到了道德高点,更奇怪了。谁跟你谈道德了,编剧谈的是抵制这种擦屁股式的,对影视行业发展有害的,以资本控制一切的方式摧毁影视行业的思维和行动。这就算道德了?那还真得算。因为资本的思维就是无道德。以利益作为行为指导的资本就是缺乏人性的有价值的一面。资本考虑的问题永远是成本、风险、收益。哪个跟道德有关?编剧发声就是要告诉你们资本,别太自以为是,总有一种力量要和你抗衡,你们正在进行一种对创作者不尊重,对创作优质作品无效,违反创作规律的行动。当然,你家要是钱多,烧钱取暖也没人管你,能给一栋楼供暖不?反正我们不陪着玩儿,看不下去。所以,不抽你丫两个打耳光,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清醒。

他说阿里就是财大气粗。真是吓死宝宝了。粗不粗只有阿里自己知道,目前还真不知道搞出来过什么鬼,一个娱乐宝仔细研究一下也是骗网民的钱众筹买海报和纪念品。貌似财大气粗就可以让收入不好的编剧改善生活了?其实归根结底是要降低创作风险,节约项目开发成本,跟骗大纲的制片人一样,先弄一帮人写写看,反正是愿打愿挨的事儿。其实能改善谁啊?真有料的忙都忙不过来,陪你浪费时间?陪你玩儿的也是浪费时间。谁做主?一个项目的主导是什么人?创作可不是投票逻辑。所以这不是搞创作,不是开发新模式,是试错,是闹着玩儿,是不拿合作者当回事儿。又说签合同,付稿酬,我又呵呵了。这么一个杀人游戏模式,那可是杀一个就毁一笔钱,有多少钱够你杀的。不过我也猜想一下,阿里的逻辑可能是这样:我们是阿里,我们很有钱,缺不了你的,只要你写的好,我们通过了,大把的银票送给你,所以,你先写来看看。要是不放心,签个合同吧。在这种劳资关系里,资本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面对渴望机会的未成名或需要依靠写作获得收入的写作者。但是这种劳资关系就是骗局,因为根本没有保护乙方的基本权益。说到这儿,打个岔,编剧委员会应该和制片人委员会商定一项共同接受的合同模板,推广开来。让草台班子和行业骗子都进入预警模式内,这也有助于规范行业,减少纠纷。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至于徐副总裁客不客气,这都不是事儿,你笑着骂我和哭着求我本质不同,还有什么可谈的。你大街上让人劈头盖脸侮辱一通,还要感谢人家骂得动听?

最后又拿工业化生产说事儿,说得挺有道理。影视就是工业化的事儿,但那叫影视制作工业化。项目开发和创意以及剧本创作,如果进行集体创作,也是要在一个水平线上才行。一部美剧也就几个顶级编剧合作,没见过弄一堆什么班主上来抡大锤的。说什么编剧心理脆弱,把自己当艺术家。这就是狗屁话了。影视行业里没有一个岗位像编剧岗位一样,接受来自各个部门的意见,心理脆弱根本就干不了。况且,为了作品好,哪个不是跟自己的作品较劲。好的意见,谁不听?反倒是一些摆出老板架势的傻逼和替老板看家护院洗地的奴才不懂装懂,瞎提意见,说话都驴唇不对马嘴,来摧毁编剧的劳动和创作的积极性。折腾到最后,又推卸责任,说是编剧不配合,编剧没能力。我们还是海选抡大锤吧。其实每个编剧心里都希望资方赚钱,那才是作品的市场价值所在。

数据分析的外行话我就不跟他一般见识了。懂数据的人明白,所有数据都是过去式。创造工作面对的是将来时。简单例子:国产青春爱情片如今不死不活,数据都对,但是已经差不多穷途末路了。是创作者的问题还是数据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能伺候好观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造,而不是拿数据填补。

有句话他说得对。写作没有什么神圣的。写作是权力,写好是能力。但进入商业话语系统,就又得另当别论了。好比说我拉泡屎,不要了,你说你要,给你吧,你拿去卖钱,那咱们就得谈谈了。不过一般你不会告诉我,而是直接去卖,你说卖出去这是你的本事,但屎还是我拉的,你得给个说法吧。徐远翔的逻辑就是,给你个厕所让你拉,拉出能卖的,再说商业的事儿。

他说不要用小农经济小作坊写作那一套思维去思考大资本时代的商业大片。说得气势恢宏。我倒有个建议,不如让阿里开发一套编剧软件,这个成本绝对比请网络写手大逃杀要低,而且一劳永逸。我觉得这才是资本世界的目标和目的。

当他貌似懂行的谈起作者电影和情怀的时候就已经离题万里了。这不是我们谈的问题。与IP论战无关。归根结底,洗地文的作者根本不了解职业编剧的工作,更没有搞清楚这次论战的本质。他站在天桥底下臆想着编剧是什么样的物种,如何的紧张焦虑,如何的无能才逼迫资本要打破旧世界,其实无能的不是编剧,而是资本,正因为他们对内容创造的无能和乏力,才想出莫名其妙的创作方式,而且资本对影视行业的无知和骄狂只能依赖他们熟悉的工具——大数据。但当他们发现总有些东西是用钱也买不来的时候,他们就像暗恋别人却被鄙夷的丑婆娘一样,开始说编剧如何如何。反正也暴露了无知,不如坚持到底。

这事儿倒是可以坚持着看看,阿里的创作规则能出什么牛逼货色。我诚挚的希望他们的钱真能干出点推动行业进步的事儿来,最好把审查制度也改变了。

(文:康丁)【来源:新浪微博】

交锋编剧不打落水狗,但奴才洗地总要踹

(文:康丁)

【来源:新浪微博】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